分享

这些塑料做成的时尚款,正在危害环境与健康

 久信达 2020-12-21

乍看之下,人造纤维织物有很多优点。它们不仅价格便宜、干得快,而且贴身合体。但这种织物 已经成为一次性用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气候变化,还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把塑料穿在身上,我们却浑然不知

我们每天穿的许多衣服都有一部分或全部是由聚合物制成。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聚酰胺、聚酯、丙烯酸、尼龙等术语实际上就是合成纤维——也就是塑料。这些材料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它们不仅弹性好、干得快,而且手感柔软,重量又比棉花等天然纤维制成的衣物轻。

用于制造化学纤维的聚合物分为两类:纤维素和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素通常以木材为原料,如人造丝等;高分子聚合物的生产需要经过几个步骤,但归根究底还是以原油或天然气为原料制成的,如聚酯纤维等。2017年全球生产的纤维中约70%是化学合成的。目前合成纤维中占比最大的是聚酯纤维,占总产量的80%,且产量还在稳步增长,2017年其销量约为5370万吨,其中约94%是在亚洲(主要是中国)生产和加工的。人类生产的聚酯纤维约一半用在了服装领域。纺织品(包括工业纺织品)占全球塑料年产量的15%。

光鲜的时尚行业,

背后是令人担忧的环境污染

纺织业是地下水、河流和海洋的一大污染源。服装的加工和染色过程需使用2到4万种化学品,其中许多会引发癌症、改变基因序列、损害生殖能力,还可能导致过敏,影响内分泌系统。已知的有害添加剂包括甲醛、所谓的全氟化学物质、阻燃剂、染料,以及其它一些添加剂。工人在价值链上的许多环节都会接触到此类污染物,工厂和废水排放径流附近的居民也会受到伤害。

这一影响十分深远。纺织行业的许多工人——全球约70%的纺织工人为女性——都患有相关的职业病。现已证实甲醛和白血病死亡之间存在联系。纺织厂内接触合成纤维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极高。在中国,已有研究发现接触此类纤维的女性工人更容易流产。

合成材料制成成衣后仍会引发问题。洗涤过程中,塑料微粒会流入环境。研究人员已经发现,5公斤衣物在洗涤过程中会有600万微纤维进入废水中;洗一件合成羊毛夹克会释放25万颗塑料微粒。人类目前还不太了解这些塑料微粒对健康的影响。但格外令人担忧的是,塑料微粒会像磁铁一样吸附其他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和其他长效有毒物质。这些化合物可造成的极大的健康危害,并且会吸附在塑料微粒上,从而进入食物链。人类已经在盐、鱼类、贻贝甚至人类粪便中发现此类物质。污水处理厂和洗衣机还没有能力过滤掉这些麻烦的微纤维。

衣服换得越快,塑料污染和环境风险越大

消费者必须承担部分责任。64%的衣物在仍可以穿的情况下被丢弃。欧盟80%的旧衣物被运往垃圾焚烧炉或填埋场。剩下的,除了只有10%到12%在当地重新出售之外,其余则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当地服装生产者利益受损,市场遭到破坏。那些最终进入海洋的纺织品,它们在海洋中所处的位置比其他塑料制品更深,可能会影响生活在那里的海洋生物。

“快时尚”行业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市场上充斥着大批量生产的廉价服装。过去20年间,美国每年丢弃的服装量翻了一番,从700万吨增至1400万吨。这意味着快时尚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户外文化要求衣服尽可能实用,也推动了合成纤维的生产。

衣物回收正在加快步伐,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2015-2016年,全球再生聚酯消费增长了58%。但大规模回收要求不同类型的纤维不能混在一起,回收过程中分离混合纤维的成本极高。

除了生产适合回收的纤维,还需建立一套废旧服装综合回收系统。许多国家目前尚未建立此类系统。

因此,这只是一个浅显和暂时的解决方案。回收延长了合成纤维的使用时间,但纤维的质量会随着回收次数的增加而下降,最终还是会成为垃圾。

如果真的要减少环境和健康风险,就必须建立更加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二手商店买衣服、和他人交换衣物都是减缓新衣生产速度的好办法。

生产者目前无法用可持续来源的纤维(如有机棉)来满足人们的穿衣需求。有机纺织品确实存在,目前正在开发新的技术,将甲壳动物外壳、树木、大麻、荨麻、亚麻(最好是取材于当地)等天然材料变成可用于制造纺织品的纤维。但这些工艺同样必须接受检查,确定其对环境、健康和社会的影响。必须规避单一栽培、使用有害健康或环境的化学物质以及不可持续的林业实践等存在潜在缺陷的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