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宠物理念】永远给动物选择的权利

 宠物行为猫姐姐 2020-12-21

我们训练动物,或者做行为调整所依据的原理,大部分是设置一个场景,让动物看到不同的选择导致的不同后果。比如说,训练狗狗随行,当狗狗拉扯牵绳往前冲时,它得到的结果是,主人完全不动,它也无法前进;而当它松绳走在主人身边时,它得到的结果是,它可以继续往前走,更快到达它想去的地点,同时还会获得很多表扬和奖励。那对狗狗来说,哪种选择导致的结果更有利呢?当然是后者。当它理解了这件事,它就会自愿选择和主人一起松绳散步而不是爆冲。在这个过程中,狗狗是有选择的权利的,它可以选择往前冲,也可以选择随行,我们并不是通过紧紧拽着绳子来限制它的选择,强迫它随行。但很多时候,你可能不知不觉就忘记了给予动物选择的权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做了类似的事?比如,收养的流浪猫很怕人,却把它关在笼子里,强行靠近它给予食物和做护理;狗狗害怕和别的狗社交,主人为了改善它的行为,就牵着它去见别的狗狗,让它们社交玩耍;猫咪害怕小朋友,为了给它做“社会化”,主人邀请了好几个小朋友来家里和猫咪玩;猫咪不喜欢剪指甲,主人就抱着猫咪不让它逃走,拿出食物给它并开始剪指甲,即便猫咪不吃食物也要继续剪完……

上面这些例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给动物选择的权利。我们希望猫咪变得亲人,但并不是强迫它面对我们,而是给予它有安全感的空间,如果它觉得和我们的距离是能接受的,它会主动靠近,如果它觉得压力太大,随时可以远离,撤到安全的距离以外。狗和狗的社交也是如此。如果动物害怕某一类人,那我们做“脱敏”训练的时候,也会找到它们能接受的距离开始脱敏,而动物一旦表现出压力破表的状态,要能够随时离开和停止训练。我们在做护理的“脱敏”训练时也是如此,并不是强迫限制动物接受护理,在结合食物的情况下,动物是可以自由靠近和离开的,如果它们选择不吃食物离开,那就说明我们做过头了,需要调整强度。

用好的事物,比如事物和玩具,或一只友好的狗狗,来给予动物正面的体验是对的,但是我们需要始终注意把握程度,同时让动物知道自己是有选择的。如果动物感到自己没有离开或停下来的选择,它可能会因为极端情绪而发起攻击,这样只会带来更糟糕的体验。如果你很难判断自己是否做过了头,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学会识别动物的情绪状态,以及各种训练的方法和细节,来解决问题,每一次都要问自己,在这次训练中,它是有不同选项的吗?

如果你想要咨询猫狗行为问题或者想上行为训练课程,请联系我们的客服小姐姐!

⬇⬇⬇

(客服微信二维码)

一个训练师关于猫狗行为训练

知识分享和个人感

布偶白兰和金毛骨头的小专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