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篇]为什么我们要向水学习在线收听

 闲庭信步qloe2i 2020-12-21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开篇就说:上善若水。告诉我们人应该修道,但是修道要有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水,我们应该向水学习。为什么老子用水,而不用空气、阳光,或者其他的?因为他觉得水跟人很亲近。有些人不太会去看太阳,因为怕晒,看到太阳就撑伞,太阳大了就不出门。


有些人不知道空气那么重要,因为没有感觉。所以你说空气污染,他没感觉,你说空气很好,他也没感觉。可是水就不一样了,我们每天都要碰到。老子很喜欢用水来象征良好的德行,可是传到后来,水成了财富的象征,你看要不要命。流传的话语到最后会失真,这叫作市场导向、市场炒作。所以我们要好好去想一想,到底水用来代表财富比较重要,还是用来代表德行比较重要。


其实,我们也不必在这方面争论。因为一般人跟他讲德行很重要,他听不进去,而跟他讲财富很重要,他就听得进去。然后再引导一下,最后告诉他不要为富不仁,有了钱以后,还要注意德行,这也是一条办法。我们也都不反对。只是我们要了解,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原因很简单,就是下面这句话: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就是善于的意思;“善利”,就是利而不害。你说怎么没有害呢,它把农作物都淹掉了,那是谁做的事情,对不对。你不知道那个地方低洼会淹水吗?你不知道吗?,你说我爻抢那一季,抢那一季是对的,那抢得过就抢得过,抢不过就抢不过,也不是水说你种得越多我越淹得你多次,没有这回事。你朝这方面了解就对了。


“处众人之所恶”,人之所恶就是低下,水就喜欢低下。老子也提醒我们,低下没有什么不好,因为高低本来就是相对的。为什么人一定要高高在上,那基层的事情都没人做了吗?好,你现在都讨厌地位低的人,“人之所恶”就是人都很讨厌比别的人低下,可是水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不叫下流,它是冲走一些污泥,把上游的一些积起来的东西往那边冲去,那不是好事情吗?


“故几于道”,“几”是几乎的意思。“故几于道”,就是几几乎乎接近于道,但不能解释说水就等于道。水是道很好的象征,这样说才比较妥当。水,很善于无私地帮助万物,无私地利于万物而不求回报,它没有说你用它,就要收你多少钱。至于水费,那是人在收,不是水在收。水把船渡过去,若收费也是人在收,不是水在收。人利用水来收钱,那是人的事。人要争水道,要把水圈起来,不让下游用,这些都是人的事。水本身是不争的,它只有一个方向,即低的地方,它就流过去,仅此而已。


(这七个优点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都是我们明明白白可以看到的。)“居善地”,它很会用地。如果地里的泥土水分不足,只要它处得低,水就供应它,让地滋润,以便生长东西。很多人把“居善地”解释成很会选择好地方,因而就变成了人很喜欢看风水,这是块风水宝地,我把祖先埋在里面,一定会发达的。


其实,水没有选择地,只要这个地方低洼,不管是否被污染,是否很脏很臭,水照样去。所以它才会“处众人之所恶”。一切都按照它的本性,这就是水,不会因为别人的喜恶而改变。所以“居善地”,是说只要水到的地方,就算是再坏的地,很快也会改善变好的。这是很正确的观念,叫作福地福人居。我们老说这片地方风水好,其实应该说人好风水才会好。


“心善渊”,水是没有心的。可是只要水积得深了,积得多了,自然会孕育出无限的生机。就算水很浅,很少,都还有很小的小蝌蚪。如果积得多了,积得深了,积得广了,里面是可以生出很多很多东西的。这就告诉我们,人的心胸要广阔一点儿,不要太计较了。越计较,越无路可走。宽广一点儿,自然海阔天空。良心是从自然中产生的。所以,“心善渊”真正的意义是说,要凭良心去做事,不要张扬,不要想着非得让别人知道。水养活了很多很多的生物,它从来没有讲过说“你们是靠我,否则就活不了”之类的话。


“与善仁”,“与”,是给与、施与的意思。水给人的,是一视同仁,没有分别的。你是好人,我才给你用;你是坏人,我不给你用;你们这家坏,我就不进来,或者进来的都是脏水,水从来不会这样。只要你要得到的,它都同等看待。但是浪费水的,会自作自受,道理就这么简单。


“言善信”,水没有说话,却很有诚信。“言”这个字,在老子《道德经》里面,多半都是负面的意思。意思是说,做就好了,说那么多干什么呢?中国人也常常讲这样的话,你有本事就做,有真心就表现在行为上,不要老挂在嘴巴上,否则一天到晚讲一大堆都没有用。心中很纯净,心里面没有成见,自然就诚信。水不会说我给你保证,或者压个手印,表示我一定做到,这都没有必要。水不停流动,几乎不分昼夜,它也从来没有讲过说,你们有没有看到,你们在睡觉,我还在干活呢!从来没讲过。


“正善治”,“正”,就是我们常讲的水平。水真的平吗?大家去水边看一看,水是从来不平的。因为它是不停地在动,水越多动得越厉害,越少反而动得比较小。那为什么叫正呢?这是我们最需要了解的。一个人老追求公平,这是不合适的。天下有什么公平呢?我们要求公正。水是很公正的,因为它要保持它的活水,保持它的生化的机能,所以它不能不动。不动就变成死水,死水就养不出东西来。因此水始终很正,可以产生很多很多的生机。


“事善能”,水没有说自己在做事,但是它能做的事非常之多。它可以清洗污垢,可以滋养万物,可以灌溉农田,可以水力发电,但是不管怎样,它都是彻底的奉献。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要学习水的无私奉献。在道家里面,凡是能够无私奉献的人,就叫真人。意思是其他人都是假情假意的,都是嘴边讲得好听,都有所求,只有你真正在无私奉献。


“动善时”,中国人说一动,就要符合天时才对。我们常常讲,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永远摆在最前面,时机不对不要动,动了也白动。可是水很奇妙,它从来没有选择时间,不管怎么动都是符合这个时机的。比如春天的水跟夏天的水就是不一样的,到了冬天还结冰。之所以要结冰,就是等到来年夏天缺水的时候,水溶解掉,又供应给万物。所以,不管水怎么变化,怎么运动,永远是符合天时的,我们要向它学习。


老子把水的这七个功能说完以后,就总结了一句话,他说这些其实加起来就是两个字而已,叫作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尤,是怨尤的意思。我们常常讲天怒人怨,但是水都没有。天也不怒,人也不怨,为什么?因为它不争。大家要记住,仁也好,信也好,治也好,能也好,时也好,看起来都是好的,但一争就没有价值。要向水去学习,它有什么结果呢?一句话我们非常熟悉的,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第九章我们就要讲到退一步海阔天空。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