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瞿塘峡口古江关,夔门镇江铁索寒|千古夔州故事

 孬张 2020-12-21

夔门:锁江铁柱原址

天造地设境,三峡瞿塘关。

夔门千秋耸,拦江铁索寒。

瞿塘关,即古之江关,也称“铁索关”,位于白帝城下之三峡之西口,乃鬼斧神工之“夔门天险”也。

唐天佑元年(904年),蜀守将张武在此“作铁絙,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汉晋时称江关,五代北宋时称铁锁关,南宋至今称瞿塘关。《汉书》云:“鱼复,江关都尉治”。都尉是郡一级仅次于太守之军事长官,可见江关在军事地理上的重要性。

丰水季节

船过铁柱

《后汉书·公孙述传》李贤注:“江关旧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南岸,对白帝城”。

宋代将领徐宗武,在此设拦江铁锁7条,长200余丈,用来锁江,后人呼为铁锁关。陆游《入蜀记》称:“瞿塘关,唐故夔州也,与白帝城相连”。在草堂河注入长江的汇流处,卧着一方大石盘,石盘上兀立着两根锈迹斑驳高逾6尺的铁柱,这便是著名的"铁锁关"遗迹。

水淹铁柱

铁柱下方礁石上,遗有宋人元不伐的诗刻:"白帝城边春草生,黄牛峡里水波清。追思昭烈千年事,常使英雄气不平"。

宋人元不伐诗刻

唐宋以来,铁索关成为全国最大的商税关,谓之"夔关",过往商船,凡不缴税者,一律不予放行。

岁月更迭,瞿塘关战火烽烟早已散尽,白帝城仅存宫墙遗址。但白帝庙尚存,几千年关于奉节、关于夔州的故事,都藏在庙里或历史典籍里了……

迁移:铁柱上山

铁柱现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