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泰阳汉子 2020-12-21

哲学思想中有一种普遍的共识,即“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期盼与恐惧——没有发生的盼望着早一点到来;已经到了的,又巴不得早点离去。

但是,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离去;为什么来,为什么走,却不可预测,因而无人知晓。世界就是如此这般循环往返。

佛教中的“色”,并非是我们熟悉的“色”;更不是“好色之徒”的“色”。佛学词典中的“色”,指的是一切物质,世间万物一切“有色、有形、有相”的东西。

佛学中的“空”比较好理解;来自于梵语,词根就是印度人发明的“零”;空,反义词是“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于“空”的解释不尽相同。

佛教所说的空意思多样;说到底,不外乎“人空、法空“。人空又称生空、我空;法空;打破主张诸法恒存不变的迷执,认为诸法皆由因缘和合所生,并无实体存在。

简单说,佛教的“空”就是“假”和“不实”;空与色的关系,相当于“有”和“无”,阴阳的轮回。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都是视觉感知的对象——这也是认识的辩证统一。

佛家认为,世间看到的空,它是空也不是空;佛家认为,空中有实,循环再循环。重复再重复,无实无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