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五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试题语文

 老刘tdrhg 2020-12-22

浙江省五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试题

语文

(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效实中学、绍兴一中)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3分)

A.一条浅溪蒙绕着村落,平添了几分灵气;清泉山中来,凉凉溪流,汩汩(g)有声,鱼虾嬉戏水藻间;近处的田地瓜蔓(màn)繁茂,生机勃勃。

B.在现代化的都市里,钢筋水泥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zhì)比,然而许多人却成了雨天的匆匆过客,忘了咂(zá)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C.文学延展了我们的人生:它能够裹挟着你恓惶的内心左奔右突,能够重建你坍圮(p)的阅读视界,能够帮助你摆脱生活的桎梏(gù)。

D.在民生凋蔽、饿殍(pio)遍野的魏晋时代,琐碎、迁腐、荒唐、既无学术效用又无理论价值的谶(chèn)纬和经术,在时代动乱和农民革命的冲击下,终于垮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上,【甲】关于女性和妇女解放的话语或多或少是两幅女性镜像间的徘徊:秦香莲——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花木兰——逾越男权社会的女性规范、报效祖国的女英雄。

【乙】或许时至今日,我们仍难以真正估价“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毛泽东语)作为彼时的权成指令与话语,对中国妇女解放产生了怎样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句家喻户晓的口号确实有力地保障了妇女权力,进而支持并保护了妇女解放的实现。

然而,就另一个方面而言,【丙】“男女都一样”“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话语及其社会实践在颜覆性别歧视的社会休制与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历史造就的男性、女性间深刻的文化对立与被数千年男性历史所写就的性别文化差异的遮蔽。女性的话语与自我探究,由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性别差异的消失,成为非必要的与不可能的。这类把女性和男性等量齐观的做法,让女性在挣脱了历史枷锁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精神性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关于 B.家喻户晓 C.权力 D.等量齐观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В.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保护好松茸生长环境,实现松茸生态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利用,不仅关系到当地脱贫攻坚的顺利实现,更关系到全球生态的良性发展。

B.如何将科幻类型叙事与中国传统文化、情感范式、价值观念、美学标准进行有机嫁接、融合是我们这一代创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C.党员干部要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齐心协力图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名彩的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D.学生倘若只知道运用题海战术,我们就只能眼睁静地目睹语文沦为一种工具,并让学生主体精神迷失在功利和标准化的漩涡中。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 。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不过,笑若为表现幽默而设,只能算是废物或奢侈品,因为人类并不都需要笑。请问多少人真有幽默,需要笑来表现呢?然而造物者已经把笑的能力公平地分给了整个人类,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可惜。所以, ,是会笑而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笑的本意,逐渐丧失: ,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于是你看见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还有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近日,湖南常德火车站一名男子突然倒地,两名女医学生看到后立即上前施救,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整个过程持续近20分钟,直到教护车到达现场前,两人一直没有放弃。遗憾的是,该男子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这两位学生受到了一些肯定,但也遭到了一些网友的恶搞吐槽:“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名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该吐槽获得了6.1万点赞。两名女生表示有点受伤,不想纠结此事。她们所在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则表示,两名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学生的誓言,拟于新生开学典礼上授予其校长特别奖。

(1)请用句话概括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2分)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100字。(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上富丞相[注]书

[宋]苏洵

相公阁下:往年天子震怒,出逐宰相,选用旧臣堪付属以天下者,使在相府,与天下更始,而阁下之位实在第三。方是之时,天下成喜相庆,以为阁下惟不为宰相也,故默默在此。方今困而后起,起而复为宰相,而又值乎此时也,不为而何为?且吾君之意,待之如此其厚也,不为而何以副吾望?故成曰:后有下令而异于他日者,必吾富公也,朝夕而待之,跂首而望之,望望然而不获见也,戚戚然而疑。鸣呼!其弗获闻也,必其远也,进而及于京师,亦无闻焉,不敢以疑,犹曰: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数十年之间如此其变也,皆日贤人焉。或曰:彼其中则有说也,而天下之人则未始见也;然而不能无忧。

盖古之君子,爱其人也则忧其无成。且尝闲之,古之君子,相是君也,与是人也,皆立于朝,则使吾皆知其为人皆善者也,而后无忧,且一人之身而欲擅天下之事,虽见信于当世,而同列之人一言而疑之,则事不可以成,今夫政出于他人而不惧,事不出于已而不忌,是二者,惟善人为,然犹欲得其心焉。若夫众人,政出于他人而惧其害已,事不出于已而忌其成功,是以有不平之心生。夫或居于吾前,或立于吾后,而皆有不平之心焉,则身危。故君子之出处于其间也,不使之不平于我也。

周公立于明堂以听天下,而召公惑,召公犹未能信乎吾之此心也,周公定天下,诛管、蔡,告召公以其志,以安其身,以及于成王。故凡安其身者,以安乎周也。召公之于周公,管,蔡之于周公,是二者亦皆有不平之心焉,以为周之天下,公将连取之也,周公珠其不平而不可告语者,告其可以告语者而和其不平之心。然则,非其必不可以告语者,则君子未始不欲和其心。

是以君子忍其小念以容其小过,而杜其不平之心,然后当大事而听命焉。且吾之小念,不足以易吾之大事也,故宁小容焉,使无芥蒂于其间。昔者诸吕用事陈平忧惧计无所出陆贾入见说之使交欢周勃陈平用其策卒得绛侯北军之助以灭诸吕。夫绛侯,木强之人也,非陈平致之而谁也?故贤人者致其不贤者,非夫不贤者之能致贤者也

曩者,寇菜公为相,惟其侧有小人不能诛,又不能与之无念,故终以斥去。及范文正公在相府,又欲以岁月尽治天下事,失于急与不忍小念,故群小人亦急逐之,一去送不复用,以殁其身。伏惟阁下以不世出之才,立于天子之下,百官之上,此其深谋远虑必有所处,而天下之人犹未获见。

洵,西蜀之人也,窃有志于今世,愿一见于堂上。伏惟阁下深思之,无忽!

(有删改)

[注]富乐相即富相公富弼。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不为而何以副吾望 副:与……相符。

B.相是君也 相:辅佐。

C.且一人之身而欲擅天下之事 擅:擅长。

D.而杜其不平之心 杜:杜绝。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3分)

A跂首而望之 弃甲曳兵而走

B.虽见信于当世 赵尝五战于条

C.且吾之小忿 臣死且不避

D.伏惟阁下以不世出之才 亦以明死生之大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以往皇帝将客相贬滴出京后,会选用可以托付重任的旧臣留任相府,而富弼就是留任相府的旧臣,可见其深受皇帝重用。

B.作者怀着“古之君子,爱其人也则忧其无成”之心,通过历史上贤者安定身边之人的做法,委婉地对富阿提出批评和患告,

C.作者期盼富丽能够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事实与此相左,于是以“或日”引出自己对于富啊未能直言的忧虑

D.本文通过对周公、召公、范文正公等人为政时的赞颂,来阐述宰相的职责:语言上整散结合,善用铺除,使文章气势不凡。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昔者诸吕用事陈平忧惧计无所出陆贾入见说之使交欢周勃陈平用其策卒得绛侯北军之助以灭诸吕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夫众人,政出于他人而棋其害已,事不出于已而忌其成功,是以有不平之心生。(3分)

(2)曩者,寇莱公为相,惟其侧有小人不能诛,又不能与之无忿,故终以斥去。(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8分)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某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9.深秋时节,诗人行于郊外,霜天空阔,树叶稀疏,渲染了 的气氛。领联中“频忆”和“独寻”分别表达了诗人 和孤寂惆怅的思想感情。(2分)

20.赏析后两联的艺术手法。(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材料二: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 “在邦 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21.材料一中“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儒家 (限一个字)的思想理念;请用自己的话機括孔子认为达成仁的方法 (限四个字)。

22.孔子认为“达”和“闻”有什么区别?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志士仁人, 。(《论语》

(2)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氓》)

(3) ,申之以学梯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4)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王勃《滕王阁序》)

(5)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四万八千文,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荣以文科高考676分的高分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并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后会继续读研深造一时引发网络热议。

有人认为,好不容易考上北大,作为家里的大女儿,应该考虑家庭实际情况,选一个热门专业或者毕业后可以赚更多钱的专业;有人认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没什么不对;有人认为,考上了北大就无需担心就业,因而专业的选择不那么重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 自选角度,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