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徒行者》: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菩提恶之花 2020-12-22

波涛拍击码头;
荒野上大雨
抽打一辆废弃的火车;
歹徒们挤满了山洞。

----奥登  (英国)



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菩提之恶花

1

如今的佛法无边,修行在个人,所以国民党员李国深49年去了台湾,能在那个转折关键点追随而去的人,个人魅力和品质基本都是翘楚。儒释道实际上出世入世的频率,注定看到不断纠结的星云大师,算作鸡汤,也是头道。

弘法至此,今时令人看明白是不可能的了,幸好我们只要结果。星云大师说的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就是“不懂得金钱,金钱就是地狱;不懂得感情,感情就是地狱;不懂得人我相处之道,人我相处就是地狱...

《使徒行者》电视版和电影版都略看完了,电影中张家辉可圈可点之处比较多,大陆男演员同期当红者,与之相比,竟有花拳绣腿之嫌。星云讲的人间地狱天堂,倘若是人生过程,年近五旬张家辉的经历几乎就是周星驰《喜剧之王》小人物的缩影,只是凭着《证人》才真正步入电影殿堂,靠的仍便是前期生活磨砺。

吴镇宇当年主演的电视剧《灰网》,人物性格复杂,剧情深刻,男主最终在观众的眼泪中走上不归路,这个角色亦正亦邪。类似诸如刘青云、梁家辉等等他们的戏骨风范,套路宽广驾驭能力强,哪像大陆电影里这几位票房小鲜肉几乎本色出境,除了耍横装逼,并无任何表演可言。

换句话说,星云大师其实也是各种戏路都能驾驭的生、旦、净、末、丑,人生这个舞台,七老八十的厮混至此,也算不易,按照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这个逻辑,他的鸡汤,政治和人生相得益彰,佛光普照,本色不本色并不重要,关心社会毕竟不是坏事。

2

“使徒”大概是基督教用语,原意受差遣者,指奉主差遣,得着权柄,有能力传扬福音,有恩赐教导真理,并建立教会的信徒。“行者”或为佛教用语,指的却是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电视版的英文名字直译过来就是走在钢丝上的人,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卧底的涵义了。

一场血雨腥风,香港警队的卧底们失联了。之后女卧底收到一条神秘短信,神秘犯罪集团的两名干将可能是之前警队失联的卧底。于是,兄弟间的隔阂与信任轮番蓄势待发…此谓“做兄弟,在心中,你感觉不到的我说一万句都是废的。

其实穷途末路的港产警匪片能拍至此,已经算是竭尽全力。《无间道》的式微,循序渐进,“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重复死去无数回还得继续演下去,基情四射,男女之间远比男男之间要淳清无垠,到了最后,糊涂人更多,怎么样都别扭。

《使徒行者》中到底有几个卧底?谁黑谁白?如此电视版的卧底“欢喜哥”似乎更暗黑丰满些,长期浸润在黑色的环境,自身的本心麻木地丧失,坏事做尽。

尼采《善恶的彼岸》中说,“和怪兽作斗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也变成了怪兽。如果你长时间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可惜电影版淡化了卧底“欢喜哥”的悲剧性,仅仅保存了食色性也的吃面场景和对女卧底的喜欢。

有个缅甸版“龙的传说”出自《在缅甸寻找奥威尔》,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处女,每年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少年英雄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又一个英雄出发时,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像尼采的“深渊说”,诗意的警醒,道理深刻,悠远普遍,哲学的意味令人似懂非懂。《无间道》参透了,《使徒行者》在路上,人人懵懂,深渊无处不在,罪与罚,醍醐灌顶的是别人,名利场中,最后还是会变成自己最痛恨的人。

【插画:克里斯蒂娜·佩特森瑞典

- The End -



【菩提之恶花】

公众微信号:zhl172901515,欢迎关注原创微信公共账号

个人微信号:ahzhanghl,欢迎添加交流

纯属个人呓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微词,微下便知,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关注,读书、看电影,让我们一起在路上用心灵旅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