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一破再破的梦想

 菩提恶之花 2020-12-22

幸福的纸牌和悲伤的纸牌
静静地从天空向窗台上掉落
可是没有人倾向于生活
所有人都闭起眼睛眺望远方
那里的一切安谧而开阔
所有人都在为邻近的声音而痛苦

----波普拉夫斯基  (俄罗斯)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一破再破的梦想

▷菩提之恶花

1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内容如今仍是意义非凡,情节并不复杂,却真实地白描了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悲剧的重复。这个车夫就是骆驼祥子,他来自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譬如千千万万前赴后继从乡村来到城市实现梦想男男女女。

实际上很多东西即便百年之后,变化都不大。祥子们始终沉淀在城市的低端,基本是最下层,渴望用自己的劳动,获得城市的认可,也籍此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这种一厢情愿的祈求注定就是悲剧的开始。

农夫祥子试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最后选择了拉洋车。他以为用挣钱所得购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之后的生活便会蒸蒸日上。他对未来的把握,多半都在那辆没有生命,被他给予厚望的洋车上。

“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

城市似乎给了祥子们许许多多稍纵即逝的机遇,可是人生就像一辆洋车,所谓的方向和幸福,其实都说不定。祥子经过三年奋斗,终于买了辆洋车,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自己给自己挣钱了。但是不到半年,洋车便被人抢去了。

“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

现实中的祥子们与小说中的祥子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初心,这又能怎样?农夫的结果几乎大同小异,搏斗、奋斗、搏斗、奋斗,循环往复,而这些挣扎的结局,其实与《平凡的世界》殊途同归,小说和现实都以祥子们的失败结束,类似洋车的梦只能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燃尽的火柴残骸。

这就是自诩城市人看见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的视觉,曾经农村广阔天地的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如今的模样。

2

现在读老舍的或许不多,想着最后一次翻《二马》也是去年岁末的事情了,祥子是老舍先生文字中耳熟能详的人物,据说,1945年《骆驼祥子》在美国被译成英文时,译者擅自把结尾改成了大团圆,小福子没有死,与祥子二人恩恩爱爱。人生原是如此艰难,在美国人眼里,悲剧还是经不起瞧的。

老舍先生是个善良的人,不管是其幽默的一类文字,以及感伤的,都有着悲悯的情怀。在这个层面上,感觉只有鲁迅先生与之大差不离,内心相通。就像未来的一切都没有灵光,皆是不确定的绝望,在《骆驼祥子》中达到了极致。

祥子以拉车为业,最大的梦想是能够拉上自己的车。他没有爱好,没有朋友,没有长辈,没有知识,以为凭着自己的宽肩膀,大脚板,就能跑出一条康庄大道。可是自古以来,在这条道上,挣扎着与祥子一样用善良、体力、本能苦熬的许多人,最终被文明愚蠢地淹没。

老舍说,“愚蠢和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生活的真实是因为这样的情形如今依旧,过去的洋车也好,时下的房子也罢,是小人物如我般以为社会认知的梦想,而那些看起来有朝一日垂手可得的物质,有时候转瞬消逝在幻影里,当然包括我们。

像另一部小说中的月牙儿,以为体面的读书便能改变生活,但是小人物生活的不确定性,然后一步一步地被命运之手磨砺逼迫,一次一次地妥协,渐渐地改变初衷,走向庸俗的脂粉妓女,这个过程,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最多的是安于命运。

祥子这个车夫的命运,横亘了一百年,没有多大改变。痛苦才是生命本质,“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或许只有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痛苦才能珍惜稍纵即逝的欢乐。

我们中的大多数仿佛可以揉来揉去的面团,在生活的面前,早已失去了本来的模样,只有少数坚硬如铁的石头,也逃不脱被冲刷在河岸的命运,梦想这东西,一破再破,最后微弱的残口延喘,需要的就是果腹而已。



    【插画:方雨晴(一个执着炽爱生活爱用色彩表达感情的菇凉)】

- The End -

【菩提之恶花】

公众微信号:zhl172901515,欢迎关注原创微信公共账号

个人微信号:ahzhanghl,欢迎添加交流

纯属个人呓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微词,微下便知,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关注,读书、看电影,让我们一起在路上用心灵旅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