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妻子冲凉触电丈夫搭救触电身亡 触电后如何正确急救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0-12-22

潘先生一家租住在宝安区西乡凤凰岗一栋出租房内,20日晚上9点多,妻子邓女士在浴室冲凉的时候发生触电,心急的潘先生马上将电闸关闭后去搭救妻子,不料自己反被电击身亡,其妻捡回一条命,却也是严重烧伤。其丈夫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那么触电后要如何急救呢?

触电后的急救方法

发生触电后,应立即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最妥善的方法是立即将电源电闸拉开,切断电源,确保伤者脱离接触电缆、电线或带电的物体。如电源开关离现场太远或仓促间找不到电源开关,则应用干燥的木器、竹竿、扁担、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不导电物品将病人与电线或电器分开,或用木制长柄的刀斧砍断带电电线。分开了的电器仍处于带电状态,不可接触。救助者切勿以手直接推拉、接触或以金属器具接触病人,以保自身安全。

若伤者清醒,呼吸、心跳自主,应让病人就地平卧,严密观察,并送附近医院急救。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若意识丧失,救助者应立即进行下一步的抢救。使伤者仰卧在平地或木板上,头向后仰,松解影响呼吸的上衣领口和腰带,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直至伤员清醒或出现尸僵、尸斑为止。在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要设法与附近的医院取得联系,以便为伤员争取到更好的抢救条件。对于雷电击伤的伤员也要采取相同的急救措施。

在等待医疗援助期间,在电进入和穿出的伤口处涂少量的抗菌或烧伤药膏,以防止创面污染。同时使伤者保持仰卧位,脚和腿抬高。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立即就地实施抢救,万万不能停止救治而长途送往医院治疗。触电严重者应边送往医院边进行急救且不能停止,一直到交给医生。就地抢救,主要采用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因此,必须在电气工作人员中普及急救方法,人人都会进行,这样才能实施就地抢救。

急救及护理必须坚持到底,不得停止,直到触电者经医生做出无法救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实施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等抢救方法时,可以几个人轮流进行,但万万不可轻易中断;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仍必须坚持救护,直至交给医生。抢救中途,如触电者皮肤由紫变红、瞳孔由大变小,证明抢救有效;如触电者嘴唇微动并略有开合或眼皮微动、或嗓内有咽东西的微小动作以至脚或手有抽动等,应注意触电者是否有可能恢复心脏自动跳动或自动呼吸,且应边救护边细心观察。当触电者能自动呼吸时,即可停止人工呼吸,如果人工呼吸停止后,触电者仍不能自己呼吸,则应立即继续进行人工呼吸,直到触电者能自动呼吸并清醒过来。

急救中止的判断准则是触电者经急救而长时间无效,可放弃急救。

发现触电后,电气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措施及其操作技术,并进行模拟性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紧急关头救活触电者,否则将束手无策。

该如何预防触电?

采用安全用电。安全电压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取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它是制定电器安全规程和一系列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的基础数据。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频率为50~500HZ)有效值50V。

安全电压能限制人员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在安全电流范围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身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42V 电压时,必须采用保护措施。凡手提照明灯、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灯、高度不足2.5M 的一般照明灯、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便携式电动工具,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36V 安全电压;凡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如金属容器内,隧道或矿井内等),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12V 安全电压;对于水下的安全电压值,我国尚未规定,国际电工标准委员会规定为2.5V。

保证绝缘材料完好性和绝缘性。电气设备的绝缘,就是用绝缘材料将带电导体封闭起来,使之不被人身触及,从而防止触电事故。一般使用的绝缘材料有瓷、云母、香蕉、塑料、布、纸、矿物油及某些高分子合成材料。作业环境不良时(潮湿、高温、有导电性粉尘、腐蚀性气体的工作环境,如铆工、锻工、电镀和空压站。锅炉房等场所),可选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设备和导线。但绝缘并非万无一失,它也会遇到破坏,有的因为机械损伤,有的因为电影过高或绝缘老化产生点击穿。绝缘损坏会使电气设备外壳带电的机会增加,从而也就增加了触电机会。因此,必须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衡量电气设备绝缘性能最基本的指标是绝缘电阻,足够的绝缘电阻能把电气设备的泄露电流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可以防止漏电引起的事故。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有不同的绝缘电阻要求,并要定期测定。此外,电工作业人员还应正确使用绝缘用具,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

采用屏护。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是指能防止人体有意、无意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的遮拦、护罩、箱匣等安全装置。某些开启式开关电器的活动部分不便绝缘,或高压设备的绝缘不能保证人在接近时的安全,应有相应的屏护,如围墙、遮拦等,所采用的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若采用金属材料,必须满足《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制造一般要求》(GB/T 8196-2003)的规定。必要时,还可设置声、光报警信号和连锁保护装置。

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是指有关规程明确规定的、必须保持的带电部位与地面、建筑物、人体、其他设备之间的最小电气安全空间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及安装方式等因素,大致可分为4 种:各种线路的安全距离、变配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检验维修时的安全距离。

为了防止人体触及和接触带电体,为了避免车辆或其他工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为了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安全距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