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盧家灣聖伯多祿堂【圖文】

 還舊樓主. 2020-12-22

1917年地图中的卢家湾一带
 
     肇嘉浜是历史上流经上海县城的主要河流。它从徐家汇开始,自西向东折向东北流入黄浦江。在今打浦桥以东一段河湾的西侧有一条小浜汇入,昔日有罗姓定居浜畔转弯处,地遂名为罗家湾,后以方言谐称卢家湾。1914年,上海法租界第二次扩张时,卢家湾以北地区全部划入租界而逐渐城市化,卢家湾便衍化为区片地名。之后,法租界当局在这一带设有巡捕房、电车公司、水电厂等,具冠以卢家湾之名。1945年抗战胜利后,以旧警区来设置行政区划,于是又有了芦家湾区(习惯上也作“卢家湾区”,1950年改称“卢湾区”)。位于重庆南路上的圣伯多禄堂也被称作卢家湾圣伯多禄堂。而且,由于历史上卢家湾及毗连地区教会机构相对集中,故而在1933年上海教区地图中特别设置了一幅“卢家湾”扩大图,足见卢家湾地名之影响力。
 
1933年上海教区地图中的卢家湾地区扩大图
 
    卢家湾圣伯多禄堂,通称重庆南路天主堂,位于重庆南路270号,是市区教友较为集中的一所圣堂,为市区总铎座堂。圣伯多禄堂原是专供震旦大学的教友师生参加宗教活动所用的。震旦大学的“主保圣人”是圣伯多禄加尼削,因此在上海耶稣会《人事录》上也称这所学校为“圣伯多禄加尼削学校”(Schola B.Petri Canisii)。教堂既附属于学校,因此教堂在落成时的名称就是“圣伯多禄加尼削堂”。后来才改为圣伯多禄堂,并沿用至今。
 
震旦大学校名铭牌
 
    震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出生于江苏丹徒的一个教友家庭,曾游历欧洲各国,后又参与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他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遂决定毁家兴学。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初冬,南洋公学发生“墨水瓶事件”,学生集体退学。马相伯深为义愤,疾呼“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字始。有欲通外国语言文字,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科学救国准备者,请归我”。遂于次年租用耶稣会在徐家汇天文台的旧屋,创办震旦学院,接收退学学生,并自任院长,亲自编写教材授课。“震旦”一词为古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在一些国人看来,这也有日出东方的意味。
 
震旦大学吕班路(重庆南路)校门旧影
 
    由于震旦的建校和教学与教会本身有着种种关联,1905年教会意欲对学校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将其改变为教会学校。这显然违背了马相伯的初衷,导致马相伯愤然离去,另立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1908年,教会拟在卢家湾新建校舍,马相伯仍以办学为重,不计前嫌,捐现银4万元,并租界地基8处(当时价值10万多元),以购置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土地100亩,建造新校舍。教会把迁址后的震旦学院逐步办成了具备医学院、法学院、理工学院的正规大学,并改名震旦大学。
 
卢家湾圣伯多禄堂建造中场景
 
     震旦大学内担任行政工作和任职教员多为外籍传教士,因信仰生活的需要,校内设有一小圣堂。随着震旦教友师生的增加,小圣堂已显局促,无法满足师生信仰生活的需求,乃于1932年10月8日举行新堂奠基礼,以学校主保圣人取名圣伯多禄加尼削堂,1934年落成。新圣堂为拜占廷式,雄伟壮观,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拱形结构钢骨水泥建筑。正门上有头戴教宗冠冕的圣伯多禄石像浮雕,由整块大理石雕塑而成。中央有大穹窿,堂厅高敞明亮,无柱,处处可看到大理石装饰的祭台,并能清晰听道。堂内设座1000余个,周边设有5座拉丁小祭台。面对祭台的大型唱经楼,有20世纪30年代最新乐器电子管风琴伴奏,可供百余人登楼唱经。中殿山墙侧与唱经楼上饰有巨大的玫瑰窗。大门左侧有高耸的方形钟楼,堂前辟有堂场,两侧各有一条过道。钟楼装置着三只大铜钟,钟敲响时,钟可声传数里之外…… 
 
震旦大学校园内的卢家湾圣伯多禄堂
 
    作为学校附属圣堂的卢家湾伯多禄加尼削堂落成后,不仅满足了震旦大学教友师生信仰生活上的需要,而且也兼顾一些当地教友来参加宗教活动。圣堂周围除了震旦大学外,旁边还设有磐石小学(伯多禄即磐石,该校后为重庆南路小学)、味增爵会坟地、广慈医院等教会服务机构。
 
 
卢家湾圣伯多禄堂建筑外部旧影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虹口和南市沦陷,虹口耶稣圣心堂和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等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些教友迁居到卢家湾伯多禄堂附近,这里成为他们新的精神家园。自此圣堂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从原来一所学校的教堂成为公众教堂,而且是上海上层教友、知识分子教友最集中的堂口。那段时期,教堂的信友人数激增至3000人之多。或许由于这一原因,加上“圣伯多禄加尼削”这名字对上海教徒来说并不熟悉,圣堂就以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西满伯多禄更名为“圣伯多禄堂”了。
 
 
卢家湾圣伯多禄堂内部旧影
 
      1949年后,卢家湾堂宗教活动仍正常进行,直至“文革”期间被迫停止。期间,圣堂建筑与电子管风琴等设施均遭严重破坏。1969年,又在堂内开设工艺机修厂,至1971年又改为卢湾区文化馆使用。1978年后,落实了宗教政策,宗教活动开始恢复。1983年3月,在瑞金一路90号设善牧堂作为临时教堂。1984年,上海教区将卢湾区文化馆归还的部分用房即小剧场改作临时教堂,伯多禄堂复名迁回,并在当年圣诞节开放。那一时期,主日约有300人、四大瞻礼日约有500人进堂参与弥撒。
 
1949年时的卢家湾圣伯多禄堂
 
拆除中的卢家湾圣伯多禄堂
 
     1994年7月,该堂房产全部归还上海教区后,即因建设南北高架路需要而拆除,高架工程指挥部补偿教会一千万元人民币,让该堂在原址向西稍移,按原建筑风格重建,于1996年7月落成。重建的伯多禄堂占地面积2556平方米,有三层,比原堂增加了两层;建筑面积共4114平方米,较原来增加了1414平方米。大堂安排在三楼,建筑结构与原堂基本相似。中间是一个拜占庭式大穹顶,由四道相互垂直的大跨度圆拱所承托着。祭台上方是用古希腊建筑元素所搭出的一个金色壁龛。四根大科林斯柱支撑起一座三角形山花墙,在其下方则又是四根小科林斯柱架构成的一道圆拱,中间安放着张开双臂的耶稣像。壁龛底部从左到右依次放置圣伯多禄、圣若瑟、圣母和圣保禄的圣像。大堂底下两层作办公和活动用房,有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上海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等部门入驻。光启社是上海教区在1984年恢复筹建的一所学术出版机构,其前身为上海耶稣会主办的汉学研究所。社址初在蒲西路120号主教府处,1993年迁移巨鹿路君王堂,1998年10月又迁到伯多禄堂,现在已迁回徐家汇。上海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是上海教区的一个宗教社会团体,创建于1986年,会址即设在伯多禄堂内。该会宗旨是“爱国爱教,服务社会”,1992年曾移到巨鹿路君王堂二楼,1996年迁回伯多禄堂新堂三楼,该会有会员700余人,开展联谊活动、医疗咨询、保健讲座等各项社会服务工作,为教会、社区及居民服务。
 
 
 
卢家湾圣伯多禄堂今貌
 
    上海教区原先只在巨鹿路君王堂设有英文弥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友到君王堂来参加弥撒,但因君王堂场地较小,已无法容纳日益增多的外籍教友。教区遂将英文弥撒迁移至伯多禄堂举行。2002年5月26日,卢家湾圣伯多禄堂举行了首台英文弥撒。
    2003年6月29日,卢家湾圣伯多禄堂举行了庆祝建堂70周年暨圣伯多禄、圣保禄本堂瞻礼。2006年 7月1日,举行圣伯多禄堂庆祝“复堂十周年”庆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