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机肥该怎么施用

 承星履草 2020-12-22

一、作育苗肥施用。

  现代农业生中许多作物栽培,均采用先在一定的条件下育苗,然后在本田定植的方法。育苗对养分需要量小,但养分不足不能形成壮苗,不利于移栽,也不利于以后作物生长。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养分释放均均匀,养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发酵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入一定量的草炭、蛭石或珍珠岩,用土混合均匀做育苗基质使用。

二、有机肥作营养土

  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中,多种植一些蔬菜、花卉和特种作物。这些作物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收入,应充分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常使用无土栽培。

  传统的无土栽培是以各种无机化肥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浇在营养土或营养钵等无土栽培基质上,以供作物吸收利用。营养土和营养钵,一般采用泥炭、蛭石、珍珠岩、细土为主要原料,再加入少量化肥配制而成。在基质中配上有机肥,作为供应作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中,隔一定时期往基质中加一次固态肥料,即可以保持养分的持续供应。用有机肥的使用代替定期浇营养液,可减少基质栽培浇灌营养液的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营养土栽培的一般配方为:0.75m3草炭、0.13m3蛭石、12m3珍珠岩、3.00kg石灰石、1.0kg过磷酸钙(20%五氧化二磷)、1.5kg复混肥(15:15:15)、10.0kg腐熟的有机肥。不同作物种类,可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和需肥规律,调整营养土栽培配方。

三:有机肥的科学施用:

  有机肥具有机物质,不仅可提供作物生长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而且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质分解后产生腐殖酸、维生素、抗生素和各种酶,改善了作物根系的营养环境,促进了作物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有机酸还可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施肥的最大目标就是通过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协调作物生长环境条件。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不仅要协调和满足当季作物增产对养分的要求,还应保持土壤肥力不降低,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植物和肥料三者之间,既是互相关联,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科学施肥要充分考虑三者之间相互关系,针对土壤、作物合理施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土壤肥力施肥

  土壤有别于母质的特性就是其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供给作物不同数量、不同比例养分,适应作物生长的能力。它包括土壤有效养分供应量、土壤通气状况、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土壤微生物数量等。

  土壤肥力状况高低直接决定着作物产量的高低,首先应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合适的目标产量。一般以该地块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增加10%作为目标产量。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的髙低确定施肥量。对于高肥力地块,土壤供肥能力强,适当减少底肥所占全生育期肥料用量的比例,增加后期追肥的比例;对于低肥力土壤,土壤供应养分量少,应增加底肥的用量,后期合理追肥。尤其要增加低肥力地块底肥中有机肥的用量,有机肥不仅要提供当季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还可培肥土壤。

  2.根据土壤质地施肥

  根据不同质地土壤中有机肥养分释放转化性能和土壤保肥性能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案。

  沙土土壤肥力较低,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均较低,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养分易流失。但沙土有良好的通透性能,有机质分解快,养分供应快。沙土应增施有机肥,提髙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保肥、保水性能。但对于养分含量髙的优质有机肥,一次使用量不能太多,使用过量也容易烧苗,转化的速效养分也容易流失,养分含量高的优质有机肥可分底肥和追肥多次使用。也可深施大量堆腐秸秆和养分含量低、养分释放慢的粗杂有机肥。

  黏土保肥、保水性能好、养分不易流失。但土壤供肥慢,土壤紧实,通透性差,有机成分在土壤中分解慢。黏土地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黏土养分供应慢,有机肥应可早施,可接近作物根部。

  旱地土壤水分供应不足,阻碍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向根表面迁移,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应大量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