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路艰辛一路歌!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结大会发言摘要

 戈兵 2020-12-22

编者按:互联网时代,材料写得好的人,一定是能充分运用网络工具,找到合适的素材并为我所用的人。

我们每天都会更新几十个范文素材,并不定期批量更新几十上百个范文素材,都是紧跟形势的。

材料够公文素材网12月日更目录摘要

(12月10日—12月20日)

以上所有内容请在材料够公文素材网站搜索栏中输入对应关键词进行搜索……

编者按

     12月18日,焦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结大会隆重召开。会上,8位先进代表的发言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了3年多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对于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乘势而上,把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引向深入,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具有重大意义。现将发言摘要刊登。

焦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结大会发言摘要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剑 整理报道)

一路艰辛一路歌

张 勇

焦作市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督导组副组长

创建是艰难的抉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市委、市政府的历史担当。面对基础设施差、加分项目少、财政资金紧的重重困难,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毅然作出以全国文明城市为创建引领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市上下凝聚共识、汲取力量,一幅全民参与、全城创建的壮阔画卷在怀川大地上徐徐展开。
创建是艰苦的奋斗。“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市领导冲在前、干在先,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市委书记王小平多次到一线晨检夜查,看设施建设、查市容市貌、访民情民意、提创建要求,不断引领创建工作向更高质量迈进。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聚焦创建难点,进村街、入社区、看市场、访楼院,推动城市创建走深做实。市委常委包片、副市长包线,各级领导聚短板、盯弱项、解难题,持续推动创建工作上台阶。
作为创建“中枢”,焦作市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全体人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周新强一人承担3个人的工作量,从文字材料、活动组织到综合协调,成了“多面手”;抗疫英雄姬卫华从武汉援鄂归来,马上投入到督导一线;申大勇匆匆忙完父亲后事,立即返回工作岗位……
创建是艰辛的历程。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北山治理、城市水系建设、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等70多个专项行动。通过全市上下3年多来的努力,终于捧回了“全国文明城市”等一块块金字牌匾。

怀川闪耀“城管蓝”

杨廷中
焦作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我市以优异的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也包含着焦作城管人的艰辛与付出。
曾经,东方红广场等重点部位有许多违规户外广告,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我们迎难而上,迅速打响拆除广告攻坚战。为了不干扰市民生活,我们通常选择夜间作业,一干就是一个通宵。经过辛勤努力,我们成功拆除了8000余块、面积相当于20个足球场大小的广告设施,拆出了一片新天地。
山阳路五孔桥公厕保洁员介绍,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经常步行到这里如厕。老人说:“这里的公厕比俺家里的卫生间条件都好。”3年多来,我们对城区122座公厕实施环境、功能、服务“三大革命”,彰显了“小厕所、大民生”的人文情怀。
美化街容街貌也是广大市民的期盼。我们对389栋楼体实施亮化改造,打造以龙源湖公园等区域为“点”、人民路等道路为“线”,“点线”结合,规模“连片”的城市亮化景观,点亮了城市夜空。我们推动临街门店11800块门头招牌上档升级,扮靓了城市容颜。
每天三四点钟,广大市民还在睡梦中时,4000多名环卫工人已经奔波在大街小巷,200多台环卫车辆上路作业,176座公厕和91座垃圾收集站进入运转状态。全市环卫工人用默默无闻的奉献,换来了街道整洁,创造了城市之美,践行了城管人大考面前见忠诚的初心使命。
我们深知,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城市管理永无止境。全市城管系统将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让“城管蓝”为城市文明再添光彩!

文明创建铸警魂

汤凤军

焦作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政委

近年来,全市交警始终以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为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力推动城市交通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2017年8月25日,一辆28路公交车行至解放路一条斑马线前,看到一位白发老者准备过马路,司机停车礼让。这位老人走到斑马线中间时,转身向公交司机深深鞠了一躬。这一幕被央视等各大主流媒体广泛传播,温暖了无数人的心。斑马线上的文明,已成为焦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顽症痼疾愁断肠,‘一路三方’帮大忙;担当务实勇作为,凝心聚力为‘四创’。”这是网上流传的一首顺口溜。今年年初以来,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高效整合资源,组建“一路三方”街面联勤共管综合执法队,狠抓主次干道和“三圈三部位”周边的秩序治理,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019年5月以来,市区部分群众经常会在微信朋友圈内,看到好友晒出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和反思内容。交通违法者在朋友纷纷“点赞”中红了脸,微信圈中的好友也深受教育。近年来,我们创新工作机制,努力通过勤务模式改革实现效能提升。
3年多来,我们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冲在前、干在先,展现了“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交警气质和“敢担当、勇担当、能担当”的铁军风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用执着抒写责任使命、用奉献诠释忠诚担当,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打赢创建“人民战争”

吴 军

解放区委书记

解放区是我市的中心城区,也是我市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战场。在创建过程中,解放区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动员每一位群众参与到城市创建中,打赢了一场“人民战争”。
在解放区,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的例子有很多。我们不断完善“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加强幸福楼组、智慧社区、善治街区建设,涌现出锦祥花园小区、同心楼、沁园小区等一大批治理效果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楼院,让广大居民真正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学生路社区干部金雅兰,在带领群众清理楼院垃圾时,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晕倒在工作一线,大家称她为“拼命干部”;太行西路社区书记王辉,在拆除违建时,不小心扭伤了脚造成脚部骨裂,医生建议休息三个月,但他坚持拄拐工作,脚因充血肿得像个大馒头,被同事称为“拐杖书记”。
“打起竹板响连天,说说美丽楼院事,您出资来我出力,一院一景有内涵……”涧西街居民楼院71岁的徐廷杰老人,退休后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自编自演30多个快板说唱段子,动员群众支持创建;二中家属院83岁居民李忠庆虽然身患胃癌,四年来坚持为居民办公益板报700多期,及时让居民了解大事要事、民生实事、创建中的好人好事,带动群众助力创建……这些“快板明星”“板报达人”把楼院当舞台,用心用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奉献自己的才华,奏响了解放区全民创建的交响乐章。

创建让城市更美好

郑小林

山阳区委副书记、区长

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捷报传来,山阳区干部群众欢欣鼓舞,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回顾创建历程,山阳区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的同时,破解基础设施差、群众参与率低等难题,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焦东街道化二8号院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老旧脏乱,但不在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内。一开始,党群议事会提议集资改造楼院时,响应者寥寥无几。为破解困局,党群议事会主任魏修安发动党员带头捐款,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现场公示楼院改造项目,承诺15天让小院大变样。之后,群众看到小区一天一个样,有居民主动找到老魏要捐款,并参与义务劳动。最后,319户居民全部捐款。
2019年,山阳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3个,改造总户数占全市的60%。今年年初以来,山阳区评选表彰“六星楼院”41个,分别开展了“最美楼院”“最美街巷”“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提升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3年多来,山阳区大力实施“最美工程”,连续开展“最美山阳人”评选,先后评选出最美山阳人30名,并涌现出“中国好人”13名、“河南好人”4名、“市级道德模范”6名。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扛牢政治责任,完善长效机制,为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贡献山阳力量!

党群联心 幸福同行

张文君

中站区李封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封街道作为中站区的中心城区,连续3年代表焦作市接受国家文明城市测评组的实地测评和入户调查工作,均圆满完成任务。我们辖区需要改造的老旧楼院有68个,涉及群众7679户,动员群众共同参与创建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72岁的许兴山老大爷因身体残疾,经济困难,长期居住在向阳社区统建楼内10平方米的违建房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均吃了“闭门羹”。问题就在于,违建拆除后,老人住哪儿?向阳社区党委书记许庆霞动员社区工作人员四处打听,终于为老人找到了一处位于一楼的出租房,并为他专门铺设了无障碍通道。看到温馨的住所和社区工作人员周到的照顾,老人热泪盈眶,当即在“拆除同意书”上签字。
靠着这种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我们仅用26天就拆除了统建楼106处违章建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辖区共拆除违章建筑1000余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啥?就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美丽、让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生活。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老百姓对创建的态度逐渐从“不理解、不支持”转变为“我配合、我参与”。荣和小区存在黄土裸露现象,社区的党员利用休息时间,把从老旧小区楼道门前清理出来的废旧砖块,一车一车运到荣和小区,覆盖裸露黄土。居民看到后,纷纷参与其中,搬砖块,运水泥,齐心协力修了一条1.5米宽、800余米长的人行步道,并起名“幸福路”。

村庄在创建中蝶变

宋新亮

马村区待王街道待王村委会主任

“文明创建总动员,党员群众同心干。环境变美长效管,全村老少齐称赞。”这是待王村村民常说的顺口溜。听说今天我要来这儿发言,乡亲们嘱咐我把这段顺口溜带到会上来。
创建之初,村“两委”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我急得睡不着的时候,就琢磨:创建为了谁?创建谁带头?创建依靠谁?当这3个问题搞明白,心里就有了底气。我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商量对策,最终确定了“党员带头、依靠群众,治脏治乱、改善环境”的工作思路。
我们说干就干。首先,党员干部带头清理陈旧性垃圾,一清理就是1000多车。接着,我们着手改变群众乱堆乱放的坏习惯。村民喜欢把杂物堆放在房前屋后,看上去很不美观。村民老高是个犟老头,他强烈反对清理他家门口的杂物,甚至跑到街道去告状。
这咋办?我们想了个办法,跟学校结合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叫学生课外时间带着家长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整治。活动开始后,孩子们热情很高,主动带着家长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前面有党员干部带头干,家里有儿子孙子领着干,这下子群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了给小孙子当个好榜样,村民老高变了,不仅大力支持创建,还当上卫生监督员。
干着干着,我们的队伍逐渐壮大,村民们从“抄着手”看热闹到“撸起袖子”一起干;干着干着,村庄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门前有分类垃圾桶,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文明创建让待王村越来越美,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我和女儿有个约定

武 燕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苏家作乡党委书记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之时,也是我和女儿的约定兑现的时刻。
3年多创建历程,正值我女儿从中考到高考的苦读时光。2019年8月30日,正在村里督导创建工作的我,接到正上高三女儿的电话:“妈妈,今天是我的生日,能陪我一起过吗?”
女儿的话提醒了我,我已经3个月没有见到女儿了。我对女儿说:“今年生日你先自己过,等忙完这一阵,妈妈给你补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女儿懂事地说:“那好吧,等创建成功了,咱们一起去大沙河看白鹭。”
苏家作乡作为全市“以城带乡”迎检点,3年多来建成“四好农村路”40公里,改造旱厕5880座。苏家作村作为全乡最大的村,面积大、问题多、整治难,我主动分包了这个村。村内有12条道路,我和村干部每天都要走一遍,通过“脚板+手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村干群仅用3天时间,就清运垃圾800余立方米,整治乱堆乱放点50余处,使条条街道变了样。
今年暑假,我女儿参加苏家作乡的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捡垃圾、清除小广告。她说:我要向妈妈学习,认真负责对待工作,为文明创建出力。
在我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时,我和女儿的约定也到了兑现的时候。虽然高考期间,我没能去陪她,可女儿争气地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我们站在迎宾路大沙河桥上向西望去,水面波光粼粼,一群群白鹭正掠过水面,我连忙举起相机,记录下大沙河这美丽的景色,也记录下属于我们全家最幸福的时刻。
来源:焦作日报 焦作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