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格自律的人,往往是“深藏不露”的人

 布衣粗食68 2020-12-22

为什么要自律?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坚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一个真正自律的人,往往是“深藏不露”的人。凡事炫耀自律的人,往往是“伪自律”。做人,最好是保持安静,宁静致远,别张扬,不做作。

01

坚持读书,但不显摆自己的智慧。

严格自律的人,首先会努力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读书,一时半会也许没有用,但是坚持读书,用处会越来越大,干事创业的成绩,会越来越明显。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想要进步,就得多读书。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是注定不会成大器的,就是祖辈留下了大量的财富,也会慢慢亏损,最后变成穷人。

比方说,一个富商留下了一座工厂给儿子,但是儿子不善经营,不懂得和别人打交道,结果工厂肯定会运转不下去,不得不关门。

真正坚持读书的人,是深藏不露的。读书的时候,很安静,让书本里的知识,源源不断变成脑海里的智慧,并且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他。也许,他身处嘈杂的环境中,但是他读书的时候,很专注,忘记了别人的嬉闹。读完了一本书,他写好了笔记,但不会吹嘘自己的能耐。

那些在朋友圈里晒读书照片的人,往往是摆拍,或者是去图书馆打卡,拍完了照片,马上就放下了书本。这样的“读书”方式,一辈子都没有出息,只是故弄玄虚。

02

坚持赚钱,但懂得“闷声发大财”。

自律的人,赚钱的时候,也有好的习惯,不会信口开河,随便吹捧自己的钱有多少,也不会大手大脚花钱。

这年头,赚钱不容易,想办法捂住自己的钱袋子,很重要。学会“闷声发大财”是让自己变富的重要方法,不管自己赚钱有多么轻松,都不能洋洋得意,尤其是不能把自己的商业秘密随便分享出去,导致同行欺压你,抓住你的软肋。

坚持好好赚钱,一方面要守住口风,一方面要乐善好施。并不是让你做一个“心穷”的财主。在获得财富和施舍的时候,要低调,别唱高调。

自古以来,聪明的人,都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避免贼人惦记。干事创业,可以大张旗鼓,但是钱方面的事情,应该反其道而行之。

03

坚持沉默,管好自己的嘴,不乱说话。

自律的人,一定会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会乱说话,越是人多,越沉默。

我的同学阿丽,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把自己的丈夫说得一无是处。后来,朋友们都以为他们两口子闹离婚了,都认为阿丽的丈夫是一个很怂的人。

阿丽的话,转了一个大弯,传到了丈夫耳朵里,结果两口子真的吵起来了,谁都说服不了谁。

现在,阿丽和丈夫的感情,越来越糟糕了,始作俑者就是阿丽自己,真的令人唏嘘。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如果你做不到沉默,那么你就应该努力把握好说话的尺度,不要因为乱说话,坏了自己的名声,给别人带来麻烦。

有人说:“我们用两年时间学会了讲话,却用一生学会闭嘴。”坚持管好自己的嘴,需要一辈子严格自律。

04

坚持低调,不管自己多优秀,都很谦卑。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个骄傲自满的人,是没有出息的。

我的表弟小伟,在县里开公交车,他的驾驶技术很好,常常得到公司领导的表扬。小伟得到几次表扬之后,就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好的司机了。

有一次,公司举行驾驶技术比赛,小伟报名了。小伟一路过关斩将,毫无压力,越来越得意,还及时在朋友圈、单位群里发布了自己的成绩单。

这次比赛,小伟拿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可是,小伟却输了,单位里的人,反而看不起他了。究其原因,就是小伟太张扬了,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拿第一名的人,是单位里的一个新员工,虽然年纪轻,但是做人很低调,在实力、为人等方面,都胜过了小伟。

“强中更有强中手”,谁都不要逞英雄。要坚持做一个谦卑的人,给别人好印象,也给自己做事留退路、留面子。暴露自己的才华,往往不是好事;吹捧自己的才华,肯定不是好事。

05

坚持养成好的习惯,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很富有,但是抱怨连连,活得很痛苦?为什么有的穷人,脸上总是有笑容?究其原因,就是生活习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

喜欢抱怨的人,是习惯了抱怨,并且全家人常常一起抱怨。当一个人回到家里,听到了抱怨的声音,身心就会更加疲惫,感觉人生没有了出路。即便是腰缠万贯的人,也感觉不到幸福。

一家人,养成好的习惯,每个人都找准定位,做好应该做的事情。那么这样的家庭,才会更温馨,是心灵的港湾。

严格自律,不仅仅表现在人生的成就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扫地、看书、说话、交友、发朋友圈、创业、存钱、爱一个人等,都需要自律,养成了好的习惯,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还是对家庭负责。

一个有好习惯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觉得这一切都是平常事。

真正的自律,掩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间,也体现在成大器的方方面面。

俗话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你发现一个人越来越优秀的时候,你应该还会看到他背后默默无闻的付出。

一个人,越自律越成功,越自律越幸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