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邑竹海,添彩生态聊城

 康宁1adal04el2 2020-12-22


  虽是隆冬,但百竹园里一片翠绿景象。□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叶晨雯
 
  走进聊城百竹园,冬日的暖阳穿透细密的竹叶,斑驳的竹影映照在竹林小道上,庭廊流水,竹影随行。嗅着清幽的竹香,观赏满眼的碧翠,给人带来无比静谧的悦然心境。
  聊城栽培竹子历史悠久,栽植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临清公园中的淡竹、早园竹和黄古竹,均是在我国第一次南竹北移工程中引进的品种。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市把竹生态、竹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选择,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把竹生态、竹产业科学融入全市生态保护发展规划和实践中来,发挥好竹子在生态建设、美丽宜居城乡建设中的作用,打造水邑竹海,扮美江北水城。
  “竹子在湿地保护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聊城水资源丰富,引进和推广竹子栽培、建设水城竹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马福义说,竹子品种抗性较强,可以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推广栽培。作为常绿植物,竹子在北方备受人们喜爱,而且,竹林还有固土护坡、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美化生活等多种用途。我市在栽培实践中发现,建设竹景观、发展竹产业,可改善生态环境、丰富生态景观,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聊城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定位,着重做好“水、绿、洁”三篇文章,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市绿色化、生态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呈现出“城区、近郊、村镇绿化交相辉映,水网、路网、林网绿化纵横交错,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国土绿化新格局。2018年,聊城市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林业建设为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2000年后,我市陆续引进安吉京竹、望江哺鸡竹、箬叶竹、矢竹等散生竹、混生竹70余个品种的竹子进行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11月25日至27日,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聊城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林学会在聊城市联合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南竹北移”促进城乡生态宜居专家研讨会,我国16位竹子领域的知名专家参加会议并发言,为聊城市建设“水邑竹海、生态聊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城乡生态宜居给予指导和建议。他们一致认为,聊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水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竹生态、竹产业、竹文化,对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乡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山东省竹类植物有4属20余种,部分竹种在青岛、济南、泰安、聊城等地广泛栽培,主要用于公园和园林绿化。以竹为主景,打造竹林、竹丛、竹径,构建独立的竹林景观,以竹为配景,与建筑、庭院、花木调和搭配,营造浓厚的诗情画意,肥城的万亩竹子湿地公园、聊城的百竹园,就是典型代表。
  下一步,我市将大力发展竹生态、竹产业、竹文化,科学布局竹生态、竹产业,把竹子品种的适应性与自然条件、水资源条件结合起来,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聊城立足于以观赏竹、耐盐碱竹类品种为主的发展定位,建设北方竹子研发中心,建立竹子培育基地,为京津冀提供适应性竹子苗木,培植北方竹子群落,再现黄河流域竹子文明。
  竹子在生态修复、治污减霾、鸟类栖息、美化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将结合望岳湖生态修复、黄湖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在向阳近水防风处栽培竹子,打造竹海景观,将园林景观塑造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把竹文化融入城市文化体系,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建设宜居家园。

来源:聊城日报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叶晨雯 通讯员郭喜军 杨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