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 | 广西隆林白苗的“白裙传说”

 三苗网 2020-12-22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一、白苗白裙的神话传说

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内居住着3600多白苗人,他们和贵州、云南等地的白苗一样都是苗族的一个支系。

白苗妇女所穿的裙子,制作工艺比其他支系制作简单。裙子均为白色,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据《西京杂记》载:西汉成帝时,赵飞燕被立为皇后。有一次,她穿了一条白色的短裙子,与皇帝同游太液池,正当她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时,忽然大风骤起,她像一朵白云一样被风吹了起来。汉成帝慌忙命侍从拉住她的裙子。飞燕得救了,但裙子却被拉出了许多褶皱,汉成帝一看,有皱纹的裙子比原来更美了。

又有一次,飞燕凉晒的白裙被大风吹飞,其颜色与天上的白云一样,在天空中分不清哪一块是白云,哪一块是裙子。于是,宫女们以后穿的裙子都喜欢白色并折出折痕,她们把这种裙子称为“留仙裙”,现代叫作“白褶裙”。

另据说白苗妇女古代多穿筒裙,后来为了使自己的服饰有别于异族,便于辨认,才在对内能够区分的基础上,统一采用白裙的方法制作裙子。

流行在广西、贵州、云南、老挝、缅绚、越南、泰国、美国等地区的《白裙的来历》传说:古时候白苗穿的裙子与汉族的没什么区别。为了将其区分开来,有一家母女俩立志要缝制一种特殊的裙子,作为白苗的标志。她们苦思冥想,后来受到山坡上五颜六色山花的启示,按着白颜色的山花做成了一条裙子,穿到花场上踩花。苗家姐妹们见了,个个拍手称赞,她们也纷纷学着做来穿。

于是,这种白裙很快就传遍了各个苗寨,各个支系的苗族都穿起了长短不一的裙,为易于辩认,各支系选择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山花作自己的标记。

在咸丰、同治时,天津一带仍流行这这样的制式:裙处能伸缩,展开状如鱼鳞的白裙。

清朝李静山《 增补都门杂咏》诗:“白云如何不久留?皮绵单袷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白短裙”。

白苗的白裙制作工艺精湛,皱褶细密,有的可达千褶以上。而且裙身纵向挺直、横向富有弹性。

白裙一般用16至26米长的漂白过的土布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漂白过的土布铺置于草地或晒席上面,喷洒上水汁,然后折叠成一条条宽窄一致的褶皱。之后再次喷洒水汁,并用白麻线将其串连起来,使之定型即可。

白裙由裙首、裙身、裙脚三部分组成。白苗的白裙均为、中、短两种。以短裙为主,中裙过膝,短裙及膝。

白苗地区白苗女子盛装中以短裙为主,长仅有50公分左右,所以这种白苗短裙的苗族也因此被称为“短裙白苗”。

关于白短裙,在白苗另有一个传说:古代,白苗有一个英俊、勇敢的好猎手。有一次打猎时,他捕获了一只美丽的白色野鸡,并把它送给了心爱的姑娘阿耍。阿耍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位青年的深深爱意,便照着白野鸡的样子,终日整麻织布,挑最白的布块,做出了这种一张白短裙,把自己打扮得象白野鸡一样美丽。后来,附近的白苗姑娘便学着她的样子,纷纷穿起了这种向往纯白(心地善良),富于神秘色彩的白短裙。

后来,一朵白云飘来,看见一个白苗姑娘,风如何吹他都飞不走,绕着姑娘白短裙比白,结果比不过,就嫉妒地飞上了天空。

神奇的传说,是人们对白苗姑娘辛勤劳动和美好心灵的赞美。因为白苗姑娘往往把洗得净白的布和裙看作勤劳、能干的象征。她们面对自己白色裙子就会联想到做人、为人的行为——心要象裙子一样白,毫无污染。如果你仔细看过她们的白裙,就会发现那一根根白线,通过灵巧的双手,把那山川脊梁集中到那皱起白裙上。白苗妇女白裙上的皱条整齐对称而鲜艳夺目。

白苗没有不会折皱做裙的姑娘,母亲从生下姑娘的那天起,就注意教她认识美好的山川脊梁和天上白云鸟雀。待到姑娘会使用针线后,就教她如何将黄麻变成白布,教她如何折叠山川脊梁。

做出来的布不纯白和褶皱叠得不好的姑娘,就是长得再漂亮,也是不会引起小伙子的注目。

每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就是姑娘们白裙争艳的日子。姑娘们行走在野花盛开的山道路上,就象白色蝴蝶在飞舞。

走过热闹的赶圩场里,就象风吹来的一朵白云飘过,这时候,如果哪个姑娘的白裙绣得最漂亮、最净白、年老的人会赞不绝口。

二、白苗服饰的制作技艺及特点

麻制品是苗族世代相传至今的一种独特工艺,以纯白的麻布缝制而成的百褶裙,它不仅朴素,而且美观、大方。

纺麻织布工艺较复杂,苗族家家户户都选一两块肥沃的平地种植火麻。

一般旧历三月播种,待火麻叶青皮厚,到旧历六月初把成熟的火麻割下来整理成捆暴晒两三个星期。

晒麻后剥下火麻皮,撕成精致的麻丝,然后就把所有的麻皮裹成几个大圆形状,不分白天夜晚搓麻。

等把这些麻皮搓连成长长的线后,就上纺纱机,待纺麻完成,就把所有的麻线放进大锅头里和火灰一起煮。煮麻线时最好用烧柴的火灰来煮,这样麻线不仅白得快而且还柔软。

煮时经常翻动,一般煮三至四道,每次煮一至二个小时,然后用一块旧布铺在地上,把煮好的麻线放在布上裹成一堆,等冷却后背到河边洗净,如此反复煮洗至青皮脱落麻线变白。

把半成品的麻线平放在一个大滚筒上,再用一块长约两尺五,宽约一尺的青石板在麻线上来回碾压至麻线至柔软,再拿来放到十字架上,一根一根的退下来准备上织布机。

白苗妇女身着白短裙,一般长至膝盖,上身着短装。老年人一般用黑、青、蓝等颜色做上衣,正方形的衣领向后翻。

衣领全是精致的手工刺绣,穿着时用二至三条黑色的腰带缠绕腰间,再把衣脚和裙腰一起扎紧,整体造型非常端庄大方。

年轻人的衣服采用五颜六色的布料来做,其中有花布及绸缎等多种布料缝制,且专选用颜色最鲜艳的布料做衣服。

穿着时下着百裙,上着亮晶晶的衣服,一般上衣可以穿一至两件,年轻人衣服的衣领和老年人相似,衣袖则用刺绣缝贴再钉上小珠珠,整件衣服非常漂亮。

包头全是手工刺绣,其中包头分三部份:

第一部份是紧贴头部的部份,长约一尺四寸,宽约四寸至四寸五。中间段部份主要是用绣花白布,花的两头贴上小花边,尾部是用小珠子点缀。白苗戴包头就靠尾部把整张包头扎稳,戴包头按个人爱好,少则戴五张,多则戴七张。

腰带部份采用刺绣黑面料布,在尾端钉上小珠珠,一般年轻人缠腰带至少要缠十七至十八条,色彩艳丽。

围腰分采用一块黑布或是白布绣上各式各样的花朵,等整块绣好后,用一块簿簿的纱布贴在反面作里布。再用一块长2尺5寸,宽2寸5的黑布或是白布绣围腰头,这样穿带很方便。

包裹脚部分:按各人所需,用一块长约两尺五至三尺的黑布或是白布裁成三角形,再在布上绣上花纹,贴上小花边,然后在包裹脚的最下边钉上一排小珠珠,这样的包裹脚既漂亮又简便。

如此,白苗通过繁杂的工艺,才制作出了从头至脚一整套漂亮的服饰,穿在身上,神采奕奕,非常引人注目......         

END

如果你也有身边的民族作品想投稿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