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脚走过雪地

 田野文学馆 2020-12-22

编者按:下雪了。好容易过一个周末,但比驻村更忙了。编辑杂志,写材料,以至于顾不上在公众号发文。今晚,忙中偷闲加发这个小文,告诉朋友们那个不一样的雪天。《驻村故事系列》明天继续,感谢亲爱的读者,感谢您们一如既往地支持!

天,阴沉沉的。没有风。雪粒夹着雨点,沙沙地往下落。一位少年,赤着脚,挑着一副担子,在雪地里蹒跚前行。扁担的一头是做饭用的柴火、玉米面,另一头是红薯,还有一双用塑料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黄球鞋。

这就是我青春最深刻的记忆。那位挑着鞋子而赤脚走在雪地里的少年就是我。至今说起来,我的儿子总不能相信那是事实。因为,赤着脚在雪地里行走已经够奇葩的了,况且,还是有鞋子不穿。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那一年,我十三岁,在离家三十里外的一所初中上学。

那时候,村里到镇上没有公路,更没有汽车,一切都要靠步行。劳累不说,最重要的是,鞋子。家家户户都很穷,孩子又多。因此,娃娃们是很少有穿鞋子的,赤着脚在雪地里疯跑那是常有的事儿。只有上了学,家长才不得不给孩子们做或者买一双鞋子。在孩子们看来,穿鞋子完全是为了脸面。因为,光着脚可能更方便一些。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但是,赤着脚在雪地里行走,说不冷那是瞎话。雪是脏雪。看似白茫茫的,落到地上都化成了水。山路上,或石渣,或泥泞。凉。冷。疼。不过,我从来没有想过后退,或者辍学。因为,我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读书。到了学校门口,已经是下午了。这时候,我把挑子放到屋檐下,在学校傍边的小河里把脚洗净,穿上黄球鞋,然后,重新挑起挑子走进校园。

每当我跟儿子讲起这段经历,儿子总是好奇地问:“老爸,你有鞋子为何不穿呀!”是的,鞋子是有的,就挂在扁担的一端。但是,这鞋子是上学穿的,而不是走路上穿的。因为,家里穷,一双黄球鞋往往要穿一年。若果中途烂掉,可能要打赤脚了。而赤着脚在教室里上课,那会被同学们耻笑的。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孩子再也不会为一双鞋子而纠结,在也不会赤着脚在雪地里行走了。但是,那段赤脚走过雪地的经历却永远激励着我。在此后的岁月里,无论工作再难,生活再苦,我从来没有感到过难,感到过苦,感到过累。因为,这些苦与当年赤脚走过雪地相比,那不过是九牛一毛。

其实,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任何人都可能会遭遇困苦的窘境。不要灰心,不要抱怨。因为,只有经历过痛苦的历练,你才会变得更加强大!(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