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江女人》之丹花(15):栓子哥,你就收下吧

 田野文学馆 2020-12-22

21

夕阳,透过树梢,把余光撒在了白家庄。村子的东南边已经搬了四五家,砖头、土坯、废弃的家具扔满了地,一片狼藉。国宝吃了饭,往岗上李家庄走去。

李家庄的仓库在东村口。国宝上了山岗,到了村边,往东拐。走出村,便是一个麦场,有十几亩地那么大。麦场上,堆着十几个麦垛,高高大大的,像十几座小山丘。旁边,有三间房,土坯墙,仰瓦片。

国宝走进屋,吕栓子在收拾家具,王改焕在做饭。一口铁锅,支在三块土坯上,就是一个锅灶。柴火受了潮,不好烧。王改焕爬在地上,不停地吹。三个孩子,赤着脚,在谷场上打闹。毕国宝见了,心中一阵酸楚。移民,这就是移民啊!迁一次,穷得连一双鞋子也穿不起。没有经历过搬迁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移民的这些苦。

国宝进了屋,叫了一声:“大哥!”

吕栓子停下手中的活,扭头一看,见是毕国宝,便走了过来,大声道:“毕工作员,来,屋里坐,屋里坐!”

毕国宝进了屋,屋里弥漫着青烟,熏得人睁不开眼。在板凳上坐上,吕栓子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撮烟,一张纸条,对国宝说:“兄弟,卷一支?”

“谢谢大哥,俺不会吸!”

“男子汉,不会吸烟可不中。”栓子自己卷了,噙到嘴里,点着,滋滋地吸。栓子边吸边说:“对不起,今天让你受委屈了!”

“没啥,没啥,嫂子心里急,这可以理解!搬上来,条件苦些,你们要多理解!”

两个人正说着,丹花、顺阳也走了进来。丹花手里提着擀好的面条,炒好的白菜。对王改焕道:“听说你们今天搬上来了,知道锅灶没有建好,俺擀了面,炒了菜,拿着上来,方便些!”

王改焕说:“谢谢大妹子,你可真是个好心肠的人。不像那些干部,整天只知道扒房子,糟贱人。”

“嫂子,你就不要再怨人家毕工作员了,人家这也是工作!”今天收了工,李丹花就听说了毕国宝与王改焕的事。心中便对毕国宝有了些同情。国家干部,也不是她想象的那么好当。

国宝说:俺该走了。明天是九叔公搬迁,俺得过去看看。这是一些布票、粮票和几块钱,栓子哥不要嫌少,让嫂子去扯几尺布,给孩子做双鞋。大冷天的,别冻坏了身子。等救灾物资下来,一切都好办了!”

“毕工作员,这咋成啊?你们工作人员,也不容易!”栓子道。

“栓子哥,你就收下吧!人家国宝一家人都是国家干部,宽裕着呢!”顺阳道。

国宝告别了栓子,走了出去。

丹花看了看国宝的背影,心里想:这毕国宝真的变了呢!(未完,待续。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