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贫路上,不许落泪

 田野文学馆 2020-12-22

人物小传:田野,男,197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县文联副主任科员,县文联驻穆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第八届拔尖人才,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田野(右二)在西簧乡桃花村采访

我是2017年4月1日正式背着行李离开县文联到淅川县老城镇穆山村驻村的。就在这一天,妈离开老家去十堰太和医院检查身体。本来说好兄弟们一起陪妈去,可是,因为扶贫,我只好让三弟带她去。这一去,妈就再也没有回来,而我也自此进入了人生中最忙最苦最难以割舍的阶段。

那天,我乘车来到了老城镇穆山村。这是一个坐落在丹江河畔的小山村,毗邻老城集镇,全村347户,1350人。当时有贫困户94户,388人。这些贫困户主要集中居住在丹江湖边的三个半岛上,耕地面积少,住房条件差,脱贫任务重。特别是住房问题。因为受移民政策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穆山村的贫困户住房大多为上世纪70年代移民后靠时建造的屋架房。在走访贫困户的时候,每到一家都会被人拉着看屋顶的漏子,看墙体的裂缝。在贫困户石建国家,他拉着我的手说:“田主席,你看看这房子,真不是人住的地方。一下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夜里不敢睡觉,担心房屋塌下来就再也出不了屋”。

穆山村一角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要想完成脱贫任务,必须帮助贫困户解决好住房问题。脱贫攻坚责任组经过多次研究,决定通过避险解困和易地搬迁两种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努力,如今,全村61户贫困户的避险解困项目正在施工,10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搬迁已经入住新房,1户D级危房改造已经完成,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

妈患的是胰腺癌,并且已经到了晚期。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我正在参加村里的党员干部大会,讨论村里的产业发展。我看是三弟电话,便拿着手机走出了会场。当三弟告诉我这一不幸消息,我禁不住失声痛哭。三弟哭着说:“大哥,你快点过来吧,妈必须马上手术,我一个人扛不住”。可是,扶贫工作刚刚起步,我哪里能离开这个小山村?我只好让弟弟妹妹们去陪妈手术。

在妈最需要我的时候没有在她跟前,我心里牵挂,愧疚。可是,这时候,村里的扶贫工作却又出现了新问题。这一天,我正在村部填写扶贫明白卡,一位老人走了进来。他大声问道:“我来看看村里有哪些人当贫困户,我这么大岁数了咋不够贫困户资格?”经过问询,这位老人有三个儿子,两个在新村有新房,一个户口已经迁走。按照贫困户评选标准,他家的条件不够。我给他讲贫困户条件和评选办法,不是年龄大就一定能当贫困户,可是,他还是心里不服。他说:“我不够条件,但是,有些人有房有车,凭啥能当贫困户?”我一听,马上认真起来,我问老人道:“你这个问题说得很好,究竟是谁有房有车还在当贫困户?”可是,老人却吱吱唔唔地不肯说。

穆山新村鸟瞰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人既然这么说,说明我们的工作肯定有失误。当时,脱贫攻坚工作正在进行回头看。在脱贫责任组和村两委会议上,我严肃地对大家说:“要抱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全面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严格审查。只要有问题,查处一户,退出一户。”通过2017年的回头看和2018年的大数据比对,截止2018年年底,全村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原来的94户减少至73户,有21户被清退或稳定脱贫,确保了识别精准。


我的父亲母亲

四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在妈有病后我第一次到十堰太和医院见到妈。那时候,妈刚做完了手术不久。那天夜里,我攥着妈的手,叮嘱妈的脸庞,不敢松手,不敢打盹,我担心妈会趁我不注意时悄悄地离去。第二天下午,我向妈告别。我说:“妈,你好好养病,听医生话,下个周末我一定来看你”。可是,每次到了周末,我又因为扶贫工作而无法脱身。因为,我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任务。

这天,我正在村里贫困户家走访,县扶贫办打来电话,让我做县扶贫信息员,希望能够采访撰写一些奋战在一线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我是一名业余作家,31年来坚持每天早晨5点起床创作。我知道信息员是一个额外活儿,按照当时的情况,我根本没有时间来做。但是,我还是应了下来。因为,我不能让自己的文学创作缺席这场脱贫攻坚战役。

田野(右)在西簧乡桃花村采访爱心企业家袁戎

村里扶贫工作任务重,工作日不能脱身,采访只能够安排在周末,创作只能能安排在夜里。我从身边的人物写起,然后,转战到金河、西簧、滔河、寺湾、毛堂、荆紫关、上集等乡镇。对我来时,每次采访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亲眼目睹了上至县领导、下至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生产队队长甚至贫困户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付出和努力。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林森分包在穆山村,他是接触最多的一位县领导,每次来都是直接进村入户。一次,我看到他脸色蜡黄,额头不住出汗。司机告诉我,朱书记刚刚做完手术,肚子上的伤口线还没有拆呢。淅川县行政审批中心驻荆紫关镇金家沟第一书记高飞是一位年轻的妈妈,驻村的时候,孩子刚刚断奶不久。可是,这个村手机信号不通,几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与孩子通一次电话也成了奢侈;淅川县滔河乡蔡家村支部书记蔡春德为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转让了县城生意火爆的两家餐饮店;荆紫关镇南街村三组组长马福兴一个月只有140元的工资,为了能够保障荆紫关易地搬迁项目顺利实施,他没日没夜地当起了村里的调解员、安全员……驻村两年来,我在完成驻村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36篇共10万余字的扶贫纪实文学作品,《李书记攀亲记》、《手机》、《我是谁,为了谁》、《桃花村里北京人》等受到了县主要领导的点赞和读者的好评,总点击量超过100万人次,传播了淅川扶贫文化,为助推淅川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田野(右)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林森(中)、县文联主席王志一(左)在穆山村调研贫困户住房问题

妈的病越来越厉害,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手术。这次是胆管改道手术,胃切除了三分之二,十二指肠、胰腺都被摘掉了。这是一次生死离别的考验,我一直想陪妈,想陪妈把这个手术做完。可是,因为扶贫工作,我不得不再次把妈交给了弟弟妹妹。不过,当我再次返回工作岗位,一次意外差一点儿要了我的命。


田野与父亲母亲在一起

我们驻村的宿舍原来是安排在穆山村村部一楼。一楼地势低,屋后的路面正对着宿舍的窗户。7月21日,我一个人驻在村部。半夜,天下起了暴雨,路面的水一下子沿着宿舍窗户冲进了屋内。当我发现时候,水已经快到膝盖了。那时候,宿舍的电线插板就放在地板上,如果不是断电,当我把脚伸进带电水里那一刻,我可能真的要走到母亲前面了。

2017年8月20日这天中午,妈已经进入了昏迷状态。我急忙赶到医院接妈回家。到家不到一个小时,妈的呼吸越来越弱,最终闭上了眼睛。


田野在西簧乡卧龙岗村采访

扶贫路上,不许落泪。在驻村扶贫的700多个日子里,我虽然在报刊杂志刊发的稿子少了,稿费收入少了,但是,我采访和撰写了10万余字的扶贫纪实文学,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和担当意识更加坚定;我虽然没有照顾好母亲,但是,我却在扶贫路上收获了亲情、良知与硕果。2019年是淅川脱贫攻坚决胜期,我坚信,有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乡亲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