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事儿别找事儿(短篇小说连载1)

 田野文学馆 2020-12-22

写在前面的话

驻村已经两年零十个月了,在这将近三年的时光里,我采访了60多位扶贫一线的干部,近距离感受到了扶贫人、贫困户以及一般群众在这场战役中的付出、艰辛和支持,体会到了人与人在利益面前心灵的叩问和茫然背后的善良,这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源泉。

我是一位写作路上的苦行僧,我说过,这段居家的日子我一直在思索我的文学人生道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回归我的散文和小说创作。不过,小说不同于纪实,小说中的人物不同于现实中的人物,他们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譬如,这篇短篇小说中的李九成,他可能会像你,会像我,会像他,其实,李九成谁都不是,他只是我笔下一位正直、善良而又时而有一点点私心的艺术人物。

说到题材,扶贫领域的文学作品已经够多了,特别是写第一书记的,大家、名家都已经写过,我自己也写了不少,有纪实,有微电影,现在留给我的空间已经不多了。我的想法是换一个角度,面向人民群众,塑造出在脱贫攻坚中最底层人物的人性光辉,这也许是我在庚子年的文学之路之一,至于能够写多少,走多远,我不知道,但我会努力。

最后,特别提醒读者的是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人物和情节纯属虚构,千万不能对号入座。此外,我是一边写,一边发,希望能给读者、特别像我一样居家防疫的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1

花花已经失联三天了,这对于梨花村的李九成来说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儿。他下决心要把这个小偷揪出来,为花花讨回一个公道。

花花是李九成家养的一只芦花老母鸡。李九成住在新村最后一排,房屋背后就是大山和果树林。按理说,家里丢失一只老母鸡,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儿。可是,花花是李九成的老婆去世前留下的,如今已经五年了。李九成每天见到花花,就会想起老伴,想起老伴站在院子里端着玉米籽喂鸡的样子。

究竟是谁对花花下了毒手?李九成苦思冥想,这一想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体一下子便消瘦了许多。

儿媳王大妞见李九成萎靡不振的样子,劝说道:“爹,不就是一只鸡嘛,丢了就丢了,我回头给你买20只小鸡,几个月就会长成大母鸡的。”李九成说:“不行,一定是他偷吃了咱们家的花花,我一定要让他给一个说法。”王大妞说:“谁?”李九成说:“你是人民教师,不要掺和这件事,我自有主意。”

王大妞在村里的小学教学,时间快到了,她急着要去上班。可是,她看到李九成表情严肃的样子,知道公爹的二百五毛病又要犯了。她说:“爹,花花的事儿好说,你可别没事儿找事儿,为了一只鸡把村里人都得罪完。”李九成说:“谁偷吃我的鸡,谁就是我的敌人。我抓偷鸡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难道还没有一个说理的地儿?”

王大妞知道一时半会儿劝不醒公爹,只好骑上摩托去上班。临行前,王大妞还叮嘱说:“有话慢慢说,可别发脾气。气下毛病,还得自己掏钱治病。”

2

李九成怀疑是梨花村扶贫驻村工作队偷吃了他家的鸡。

李九成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这是因为一是他家与工作队的驻地只有一墙之隔,二是他与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马晓波吵过架。其实,与其说是吵架,不如说是李九成曾经刁难过马晓波。

这件事儿发生在几个月前的一天。那时候,驻村工队刚到梨花村不久,李九成便去村部找马晓波。

李九成去找第一书记马晓波,目的是想当贫困户。别看李九成六十多岁,他经常看手机,玩微信,看新闻,更是村里的百事通。他知道当上贫困户,那就是搭上了国家扶贫的快车,不费力就能拿到钱。他曾经在家扳着指头算过:光伏分红一年3000元,到户增收一年5000元,村里扶贫车间分红一年2000元,孩子上学不收学费,还有生活补贴,就连村里的公益岗位不是贫困户也当不上。贫困户与一般农户,这个区别这是太大了。

李九成想当贫困户,但是,他是懂政策的。他知道,儿子有一辆大货车,整天跑运输,收入不低;儿媳又是国家公职人员,这些都是硬杠杠,李九成是瞒不过去的。可是,李九成还是不死心。他想去村部探探底儿,给马晓波一个下马威,事情也许会有转机的。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马晓波刚从从县城回来,公文包还没有放下,李九成便拿着一张带有扶贫宣传单走了进来。

李九成进门就问:“你就是第一书记马晓波?”马晓波说:“我就是,你不是我们驻地隔壁的老李吗?”李九成说:“你不要管我是谁,我问你,这张宣传单第三段第二行写的是啥?”这一问,便把第一书记马晓波问住了。要说宣传单上面的内容,马晓波是能够从头到尾背下来的,但是,要问第三段第二行写的是啥,马晓波还真一下子想不起来。

李九成见马晓波憋红了脸,心里暗暗高兴。他知道,自己这个下马威已经凑效。他大声说:“马晓波,你身为第一书记,连宣传单上写的是啥你都不知道,你这个第一书记是咋当的?村里的贫困户又是怎么评出来的?”马晓波一听,便想发火。可是,他马上意识到自己是驻村第一书记,并且刚到梨花村不久,对村里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再说,李九成之所以这么说,肯定是评选的贫困户有问题。不过,这些贫困户不是马晓波评选的,驻村工作队来梨花村之前,村两委就已经评选出了67户贫困户。

马晓波马上换了一张笑脸,说:“老李,你有啥事就说啥事,没有必要发脾气。至于那张宣传单,上面写的是贫困户识别和退出相关知识,你要想知道,我一条一条说给你听。”

李九成见状,知道难不住马晓波,马上变了话题。他说:“我不想听你解释,我想知道咱们梨花村究竟是谁当上了贫困户。”马晓波一听,便说道:“我们驻村工作队欢迎你监督工作,贫困户的名单在墙上贴着,档案在柜子里放着,你想看就看,想查就差,有意见就提。”

李九成看了一眼贫困户名单,一眼就看出了问题。龙飞虎在县城开有门市,王改英的丈夫是退休教师……要是这样的话,我李九成也能当贫困户。不过,李九成没有直接把龙飞虎和王改英的问题说出来。他说:“按照这样的条件,我也能当贫困户。”

马晓波说:“老李,你家的情况我是了解的,你儿子有一辆大货车,儿媳又是公办教师,这是硬杠杠。”

马晓波一下子就抓着了李九成的软肋,李九成有些急了,他大声骂道:“马晓波,你是不是收了人家的礼,胡乱识别贫困户?你不让我当贫困户,我非要到县里告你不可。”

马晓波也生了气,他大声说:“老李,你有事儿就说事儿,没事儿别找事儿。哪一家贫困户不够资格,你可以直接说出来,我们去查证,谁家有问题就把谁拿下。但是,你家要当贫困户,门儿都没有。”

李九成知道自己是胡闹,但是,李九成不服。从此,李九成便不理马晓波,就连马晓波给他打招呼,他也爱理不理的。这次花花失踪,他断定就是马晓波偷了他家的鸡。

俗话说,捉奸捉双,抓贼拿脏。李九成在驻村工作队驻地门口的垃圾桶里,找到了一堆鸡骨头。他用手捧着这堆鸡骨头,眼前马上浮现出一幅画面:花花误入工作队驻地的院子里,马晓波一下子抓住了花花,然后,割头,脱毛,最后上了餐桌……

李九成的泪水流了出来,挂在了脸上,滚烫烫的。他用塑料袋把鸡骨头装好,气冲冲地向村部走去。(未完待续,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