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40年丨祖国日新月异之后,高考变了哪些容貌?记机器人的监考、阅卷、参考之旅

 RoboSpeak 2020-12-23

今天,2017年高考拉开了序幕,在全国940万考生打响一生中最重要一仗的同时,也引发了无数人的感慨。高考对很多人来说是命运的转折点,是懵懂青春结束重要标致,也是我们不同寻常的一场“成人礼”。而不知不觉中,高考从1977年恢复以来,恰好经历了40个春秋。40年来,高考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40年来,国家在党中央与各界精英一起让祖国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除去以上,我想,高考之所以成为每个人的话题,是因为在这与青春作别的路上,高考是第一座驿站。本以为是重压之后的解脱,没想到此后的每一步都会走得越来越沧桑。每年夏天的轮回都收割青春的记忆——整体是那么相似,个体却又千差万别。当又一批年轻人挥手告别青涩的岁月,总能勾起我们对逝去流年的回望和喟叹,那是我们曾经走过的路,路上有了新的旅者,一年又一年……

但作为一个科技版的自媒体,这些不是我们谈论的重点,今天我们想说一说,科技与经济的进步让我们的高考变了哪些容貌。

不知不觉中的变迁

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原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当时对于全国上下的知青来说,他们的心情用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这句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然而,或许是时间紧张,也或许是国力不足,刚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我们就连印刷试卷的纸张都不够,最后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才凑够了570万考生的考试用纸。

1990年,经过几年的试点试验,全国高考广泛推行标准化考试。《人民日报》称其为“我国自隋唐以来考试方法和阅卷手段的一个重大改革”。所谓的标准化考试,即试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另一部分是“主观题”,答案写在试卷上。选择题的答题卡由计算机扫描阅卷计分,主观题由阅卷人阅卷评分,两者相加,即是该科考试的成绩。从此出现了伴随每一个考生的噩梦----答题卡。因为每次考完总会听见有人说:答题卡没涂完、答题卡涂错了、我答题卡涂没涂啊……

再后来就是伴随科技发展,查不出具体时间节点的变迁。40年来,电脑与互联网的进步几乎是我们每个人见证的一个历史。而电脑的发展也为高考做了它应有的贡献。为了防止阅卷老师于与考生之间的某些小沟通(详情可以看看中国古时候的八股考试,再加一些想象力),高考变成了无纸化网上评卷。考生报名从现场手写报名资料,变成电脑信息采集。为了让考生尽快知道自己的成绩以及让出错率降低,高考的红榜变成了网上查阅分数,网上报名等等等等。

阅卷老师在电脑阅卷

机器人登上高考舞台

高考不得不提的还有各种防作弊手段。从最初的单凭监考老师一双火眼金睛到如今身份识别仪、指纹验证仪、信号探测器、金属探测仪等防作弊仪器,正所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直到去年,高考的考场上竟然飞起了无人机,六旋翼无人机能“全频捕捉”无线电信号,并实施跟踪、定位。最远可以飞近千米,能够在500米高长时间悬停并进行360度旋转、扫描,空中续航力能达半个小时,能抗4至5级的大风。

随着机器人的发展,不仅仅是监考,机器人也在阅卷这款领地上开垦了一条新路。去年高考结束后安徽、湖南等地的其他考试中,阅卷机器人已经小试牛刀,今年或许会进一步扩展。这款阅卷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这项计划由科大讯飞公司牵头,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大学等30多家科研院校和企业共同负责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可以说汇集了一批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阅卷机器人不仅客观题正确率高于人类,连主管的作文题也被评论为相比于人类更公平。

但机器人并不满足于监考与阅卷,它的最终目标是参加高考,今年的高考还有一个重大新闻——“数学高考机器人”AI-MATHS,将在公证机构和媒体的见证下,挑战2017年高考数学题。这款机器人同样也是国家863“超脑计划”的重点支持项目。不过去年5月,在宣布这款高考机器人参加考试时,团队设定的目标是110分,当时其已在模拟考中取得过115分的成绩。但在今年2月的一次模拟考中,AI-MATHS得到的分数是93分。那么AI-MATHS在今年高考的表现如何还是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吧。希望AI-MATHS能有不俗的表现,因为毕竟按国家计划,是希望它能在2020年考上清华。

最后,祝每一位考生高考顺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