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规矩这么难,为什么中国人坚持了上千年?

 highoo 2020-12-23


建议您点击上方喇叭标志
收听朗读音频,获取最佳阅读体验

有年份的工艺品是不说话的史书,一器一物,一书一画,就记录着一个时代的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人们生活的质朴、抽象的呈现。
《国家宝藏》里曾经收录过一件新疆出土的工艺品——《伏羲女娲图》。绢本上,女娲持规,伏羲执矩,人首蛇身,蛇尾交缠,二人背后便是日月星辰。

绢本上的两位华夏始祖手中持有规与矩,向后人们诉说着,宇宙洪荒,万事万物,无一例外地都要守规矩,遵法则。 

“规矩”是中华传承千年的文化。匠人造物,做事有规矩;世人往来,处世有规矩。

规与矩,最早是指曲尺与圆规,是古代匠人常用来绘制图形的工具。
《孟子·离娄章句上》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最基本的表意,便是没有“规”与“矩”,无法画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
古人以准绳测量平直,以规矩丈量方圆。从此器有了尺度,物有了准绳,一丝不差,一拍即合,这是中国器物的规与矩。

传统的中国器物,都遵循着严格的规矩。做木工的老师傅常常说,下料要“一丝不差”,“进一线”或者“出一线”,做出来的椅子看起来都会有巨大的差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匠人们造物,遵守起规矩来,往往是一丝不苟,一丝不差。像明代的红木雕花椅子,靠背流畅富有线条,扶手略有弯曲,美观又舒适,尽显中国匠人造物的规矩。 


古人造物,处处讲规矩,诗词讲究平仄对应,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连建筑也是画在纸上,从中间一折,便可重叠。

图纸上的勾勒的建筑的线条,本来是简洁而又自由的,而当其对称组合以后,就变成了秩序,呈现出一种内敛朴素、稳固和谐的中式建筑之美。

在规矩下建立的这些中式建筑,并不是刻板生硬的老古董,反而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呈现出规矩里的文化底蕴。

建筑规则当中的对称,是中国人对天地的认识,也是我们对和谐的追求,对礼法的重视,这里面的庄重大气,有礼有序,包容世间百相,海纳山河大川。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礼法,守规矩。讲规矩才能在中国社会里走得长远。

小孩子随长辈外出,不小心乱拿了主人家的物件,常常会被长辈们训斥一句,“没规矩”。

在传统的中国人的家庭教育里,规矩,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养与礼数。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选自《朱子治家格言》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选自《弟子规》

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问人姓名

及门先趋,为客启阖,入门必为客安坐

相聚时,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宴请会客之时,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选自《常礼举要》

规矩,浅浅的看是一种对人事物外在的约束,像是把人框在一个圈里,左右动弹不得。深深的想,是一种古人今人对心性的一种修炼与养成。

在宴席上,长者先动筷幼儿方能吃饭,是在生活里用守规矩的形式,从细小处培养子弟的恭敬心,在日常的起居中,让子弟们练习尊重,懂得敬畏。

在规矩中熏习久了,入世与人往来,就会明白高下,懂得分寸,明了主次,有所进退。

一项规矩,一份礼数,一种品质。

古人用规矩教诲子弟们,如何格物、致知,修身、齐家。

守规矩,守得是行为,修得是内心。

在日常的人际往来里,规矩,就是一面镜子,照得见人们内心的仁义礼智信。

年轻的一代人,总是不那么喜欢规矩,觉得规矩是一种约束、束缚。

在节日里祭祀,连烧香烧几根,磕头磕几下,都有定数,大大小小皆是规矩。 

向往自由主义的人,往往觉得规矩是一种束缚。守规矩,让如今的很多人闻而生畏,望而却步。

守规矩,难吗?其实,难的,是知行不一。什么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讲,“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当一个人见到好的事物以后,自然就产生了喜欢它的想法。

知行合一,“知”是指看透想通一些道理,而“行”是一种想要去实践的想法愿望。真的想明白了,就想去做,继而在行动上做出一些改变。

有一本书里解释的很到位,“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深刻的感觉它。”人只有在看透想通以后才能变化为行动,才会发生改变。

知道规矩和理解规矩是两回事,并且知道和理解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

古人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到了七十岁,这一生所有的规矩,看透了,想通了,已经变成心里的是非判断的标准,成为待人接物的分寸尺度。

有所为有所不为,契合心意,又不逾越规矩。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人生过程,去经历,去体悟。

有了真知,自然就会行到,规矩如此,人生万事亦是如此。知行合一处,便是从心所欲时。与诸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