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年代为什么会成为全香港女星的噩梦?

 wupin 2020-12-23

90年代的香港娱乐圈,繁荣也恐怖。

恐怕再也没有一个时代能够像90年代的香港娱乐圈一样百花齐放。从一无所有到爆发就是一场触手可及的梦。每个年代的普通人都渴望改变命运,现在的人都会选择好好读书,若是不喜欢读书,便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至少很多都不会选择送进娱乐圈,但目光放在那时来看,进娱乐圈似乎是穷孩子发家致富的最好选择了。

若不是家庭落寞,曾志伟还过着他的富二代生活,他本来想做武师,结果根本挣不到钱,只好进娱乐圈开始跑龙套;周润发在洗车房本来干得好好的,偷摸了一下车主的劳斯莱斯被侮辱后,也挺身进入了娱乐圈;张国荣家族落魄后,做过服务员、洗车工等多种工作,后来选择进入娱乐圈,他直接了当地说,

之所以进娱乐圈,没啥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来钱快啊。 ——张国荣《今夜不设防》

男孩子们进圈大多是自己选择的,女孩则大多是迫不得已。这似乎也注定了在这个圈内,二者不公平的结局。

钟楚红进娱乐圈之前从没穿过高跟鞋,靠着做兼职帮忙养活6口之家;刘嘉玲穷得衣服都买不起,来香港之前唯一的愿望就是买一条好看的喇叭裤;最惨的可能要属蔡少芬了,母亲欠下千万赌债,不得不把她“卖”到娱乐圈挣钱。

为啥偏偏要进娱乐圈呢?就像张国荣所说的,因为来钱快啊。那时的电影不将就门槛,天马行空,那时的港姐风气盛行,吸引着全国观众的目光,也吸引着无数商业大佬们的目光。

在那个蒸蒸日上的90年代,娱乐圈就像是一块大的淘金场,只要好好努力,似乎就能淘到自己的金子,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

不过那时香港娱乐圈跟现在还不太一样,就算像周润发那样,长得好看,也是要看实力的,要不就会被人骂。长得不好看的,就得豁出了命的努力了。

有多努力呢?就这么说吧,那时一心想在娱乐圈闯出点名头的愣头青们都是全年无休的,只要公司安排,不论戏好戏坏,都是先演再说。除了演戏,愣头青们想要往高处钻,还得抓紧参与其他流程,编、导一样都不会落下。这么算下来,他们的所有时间不是泡在剧组就是泡在公司。

再加上香港当时的大社会崇尚集体创作,后来曾志伟回忆,

当时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回公司就有饭吃,七点钟就先去吃饭,然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一来二去就是一整天……当时张之亮还提议,老板,我想在申请在公司安装热水壶,大家都不愿意回家,想在公司洗澡。 ——曾志伟《人物专访》采访

奋斗青年们,在宽阔的市场环境下,将他们的理想,将个人命运义无反顾系于中国电影之上了。

当然了,我说的奋斗青年大都是男性,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当拍戏少了现在的宽松和愉悦,就变得压抑甚至变态了。

90年代的宽容和开放环境,将香港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就像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男人们看到了无限的金钱、机会,电影的无限可能。一头钻进去。大多数从青年时代就被塞进造梦的影视厂里,耳濡目染,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成名,如何拍戏,对女性,对家庭的意识被逐渐模糊和扭曲了。

另一边,女星们则是迎来了一个孤独、落寞和被玩弄的时代。

她们一度被视为一种可以被交易的物品,事业心什么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关于李嘉诚和李嘉欣之间的绯闻八卦,这段不知真假的故事还被某位导演用了去,放进了自己的电视剧里。

尽管不乏实力,背靠大佬还是女人们最好的选择。就像美人张敏,因为有向华胜撑腰,没几个人敢得罪。一路算是星途坦荡。可她要面临的烦恼也不小,自古以来大佬的“正宫”争夺战那都是非常艰巨且凶险的。

漂亮、身材是女人最重要的筹码,智慧、耐心很重要,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机会。整个过程就像一场赌博,用青春、时间和所有的一切去赌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可惜美人张敏最后输了。

抛开大佬们,还有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就是事业上升期的奋斗青年们。这种选择远离了尔虞我诈、声色犬马,却很容易掉入寂寞的深渊。

大家都应该听过曾志伟的奇葩婚姻故事吧,他跟第一任老婆王美华的新欢当夜,新郎官穿着新服跑到外面跟朋友们喝酒玩乐去了,玩了三天三夜之后才回来。

后来曾志伟娶了第二任老婆宋丽华,结婚没几年宋丽华就带着孩子们前往了加拿大。两人分居20多年,曾志伟很少回家,后来儿子曾国祥说自己对父亲的感觉并不亲切,

大家关系一直很疏离,他对群体生活的需要,远远超过对家庭的需求。 ——曾国祥专访

梦工厂一样的氛围里,也就催生出了短暂的“剧组爱情”。

周星驰和朱茵的爱情,为后来人啧啧称叹,羡慕。但周星驰真的爱过朱茵吗?或者说周星驰真的懂懂爱情和家庭是什么吗?

在一次采访中,刘镇伟说了一段关于周星驰的往事,当年周星驰跟朱茵合作完《大话西游》,周星驰预感到两人要分手。后来周星驰爱上莫文蔚,他跑去找刘镇伟说,不知道怎么搞的,这段时间我特别容易爱上别的女人。

看透一切的刘镇伟说了句,别用爱,说花心就可以了。

刘镇伟感慨,周星驰一辈子都在寻找跟自己合拍的女人,可这样的女人根本不存在,他其实不爱任何人,最爱的只是自己。

对女人来说,她们似乎天生就知道家庭和归属感,会轻易为家庭放弃事业,可男人大多对家庭不敏感,更何况当他早已将自己献给事业的时候呢。

如今回头看时我们会发现,90年代的女星们特别而光彩,像是活在象牙塔里一样,可象牙塔里的女人真的得到尊重了吗?是有得到,可她们身上的成绩和标签比成绩更重要。

出道就被全香港人期待着“被虐”的利智在1987年的“千粒慈善演唱会“上,被周润发和曾志伟用蛋糕分别砸到了左右脸,之后周润发更是把整个蛋糕都打在利智的左脸上。台下、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在笑,在欢呼。

走下台后的利智哭成了个泪人儿,张国荣看她在后台哭泣,走上前用普通话安慰她,她弱弱问了句,为什么大家都要这样对我?

以“香港玛丽莲梦露”著称的钟楚红跟曾志伟拍一场打耳光的戏,拍了二十多次都没有成功,曾志伟急了,直接狠狠一耳光打在钟楚红脸上,打得她当场愣在了原地。曾志伟说,你现在知道该怎么打耳光了吧。

等导演再次开拍的时候,霸气的钟楚红一耳光回了过去,打得曾志伟耳鸣了半天。

不是谁都像钟楚红这样硬气。

90年代过去,除了留下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还留下了什么——

有一阵子,“小龙女”吴卓林多次上热搜,但每次都不是因为什么好的话题:一次是因为被曝光是成龙的私生女;一次是因为被拍到捡垃圾;一次是因为她被曝出有“自杀自残”“出轨”“离家出走”等心理问题。

她的生活比电影电视剧还要狗血,残酷的是这一切都不是真人秀,只是失控的生活。

她们母女被裹挟进宿命的洪流里,被某种无情又神秘的力量所左右,而这力量来自传媒、来自大众、来自她们所遇到的关键人物、来自她们冥冥中做出的那些决定。 ——吴绮莉好友

相比于从出生起就不敢承认生生父亲的吴卓林,曾志伟和4个儿女的关系则是非常的疏远。长女曾幼仪曾表示,自己的父亲更像是个远房亲戚。有一次曾幼仪非常想念父亲,给父亲写了一封长达三页纸的信,曾志伟回信仅两个字:想你。

曾国祥说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女人堆里,对“父亲”两个字根本没有太深的印象。曾志伟自己也在公开场所承认说,不管怎么说,我永远是个失败的父亲和失败的丈夫。

一切都源自90年代充斥着幻想和美好的梦,当年的绮丽繁华落下帷幕,剩下的只有残香和痛苦的现实。

有人终生备受梦的折磨。

2016年港媒报道50岁的关淑怡因情绪不稳在香港大屿山愉景湾“坠海自杀”,事情的经过是她正和朋友在散步,突然之间关淑怡跳进海里,不管好友怎么呼唤就是不回头,后来友人报警才终于捡回一条命。过去12年,一直缠绕她的是单亲的压力和关于孩子父亲的无限猜想。

还有人将自己的所有激情和期待永远留在了那个梦里。

时间再往前倒,2002年7月的一个傍晚,刚生下一个满月婴儿的陈宝莲从上海静安区一高层寓所跳楼自杀身亡,结束了她只有29岁的生命。

90年代那场绚丽的电影梦已经落下帷幕了,它对女人来说,却是一场不愿再回想的噩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句话,

所有的光鲜亮丽都敌不过时间并且一去不复返。

真正属于女星的梦什么时候会到来呢?它是现在吗?谁又能给出准确答案呢,知道的恐怕之后身后的滚滚红尘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