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骑行312,第三天

 史客郎骑行 2020-12-23

Day3,2017/9/18

汉庭合肥火车西站店->肥西->六安-> 叶集镇九龙商务酒店,138km

终于又看到了G312的里程碑,K515,距浦口的那块碑已经有184公里了。从K520向西骑一个多小时,看到去刘铭传故居的路口,原来以为就在合肥市区的边上,其实还是有些距离的。刘铭传自号“大潜山人”,站在国道往南看,根本看不到什么大别山余脉或者大潜山,想来由此向南还远着呢。


刘铭传是淮军重要将领,出生于肥西县的刘老圩,现在改名为铭传乡,在潜山脚下。刘铭传是淮军最早的一批将领之一,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家,成为清政府的高级将领。曾经有一个时期,太平天国是绝对的正面典范,凡是参与镇压太平军的都是反面人物,在我的记忆里,刘铭传曾经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在中法战争期间,刘铭传担任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督办台湾军务。在彻底丧失台湾海峡制海权的情况下,刘铭传率军守住了台湾岛。中法战争后,台湾建省,刘铭传担任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修建铁路,开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事业,促进台湾贸易,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了台湾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台湾防务也日益巩固。刘铭传是对台湾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对中华民族来说,刘铭传是一个有功之人。前些年,台湾海军的一艘现代化军舰就命名为铭传号。

之后,刘铭传在满清新旧势力的权斗中失势,离开了台湾,闲赋在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溃败,清廷令刘铭传出山,刘因病重辞命。不久,《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刘铭传得知自己一生中花精力最大创置的台湾省被割让给日本,忧思郁结,口吐鲜血,于光绪二十二年一月十二日在六安刘新圩病逝。今天又是九一八,应该记住这些对民族有功的人。

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刘铭传率部占领常州,住在原太平军将领陈坤书的护王府。一天夜里,刘铭传听到院子里有金属撞击之声,派亲兵到院中搜查,发现是马笼头上的铁环撞击马槽发出的声音。他命亲兵将马槽移开并刷洗干净,发现是一个铜盘,上面还有蝌蚪形的文字。后经人鉴定,这个铜盘叫“虢季子白盘”,是西周时期的遗存。

虢季子白盘于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为时任眉县县令的徐燮所得,徐卸任返籍时将虢盘带回了常州。至太平天国时期,护王陈坤书镇守常州,虢盘又易手成了护王的珍藏。

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铭文共八行一百一十一字,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前816)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胜猃狁,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宣王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了马匹、斧钺、彤弓、彤矢。虢季子白专门制造此盘来纪念这件事情。铭文如下:

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寳盤。不显子白,壮武于戎工,经维四方。搏伐猃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聝于王,王孔加子白义。王各周庙宣榭,爰飨。王曰:“白父,孔显又光。”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戉,用政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

铭文语句以四字为主,且修饰用韵,文辞优美,行文与《诗经》全似,是一篇铸在青铜器上的诗。铭文中“薄伐狁”、“折首”、“执讯”及“是以先行”等句,可与《采薇》、《出车》、《六月》、《采芑》等篇所记史实相互征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比如,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线条讲究清丽流畅的感觉,而字形却注重疏密避让的追求,有些线条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造型的精练与细密,使我们惊讶于西周金文中这样清丽秀逸的格调。虢季子白盘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向西不远看到“六安人民欢迎您”,进入六安境内。


半小时后到三十铺镇,天气炎热,停车在一个小超市买了一根雪糕,和老板聊了几句,顺口向老板打听皋陶墓的位置,老板说到二十铺之后向南五六公里的样子。这个和地图的指示不同,或许那是传统上皋陶墓的所在。但要脱离今天的行程,来去至少十公里,还不一定能找到,我还是老老实实去地图指示的所在。

过了杭淠干渠上的皋陶墓大桥,不远处就是皋陶墓。


六安、皋陶

六国,故地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一带。古六国传为皋陶之后所封之地。六安有皋城,位于六安市区南门。《史记·夏本纪》:“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受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史记·帝王世纪》:“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

皋陶,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出生于山西临汾洪洞县皋陶村,葬于六,被认为是中国司法的鼻祖,是和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六,在商周时期是东夷诸族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国,和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时和时战,皋陶应该是东夷族的一个杰出领袖,后来被纳入了华夏族的古史系统,成了一个半人半仙的圣人。

传说中皋陶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皋陶的主要功绩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獬豸的形象被保留在“灋”(法)字中,据说它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淠河,古称沘水、白沙河,是淮河右岸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岳西和金寨县境内的大别山北麓,流经岳西、霍山、六安,于正阳关入淮河,全长253公里。六安在淠河下游,远古时代,给六安带来的应该是利多于弊。在古代,凡是能够治理河流的头领,往往会被众人敬仰,成为英雄,甚至被推上王位和神坛,皋陶或许也是大禹似的治水高手。淠河应该是六安的母亲河。

淠河位于淮河南岸,淠河流域主要的方国是英和六,稍往东是被称为群舒的小部落群,这些部落和方国应该是来源于同一个大的群体,但彼此争斗不已。六安是古六族的活动中心,舒城是群舒的活动中心,但古英族不知活动在何处。英布应该是英族后代,他出生在六县,那么英族早被六族融合了。英布年轻时因犯法被处于黥刑,又称黥布,陈胜吴广起义后,山东豪杰并起,尤其以原来楚国地方为甚,英布也领了一支义军,加入到项梁、项羽的西楚义军中,以骁勇善战闻名。秦皇朝被推翻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英布被封为九江王,定都于六,辖九江和庐江二个郡,相当于今天安徽的江淮之间,这是六安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个诸侯国的都城。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嫌义帝楚怀王碍事,把这个毫无势力的牧羊人赶去遥远的郴州,暗中又命令英布在半路上偷袭他,于是英布派人袭击义帝,杀死了他。如果没有这件事,中国会不会也像日本或者西欧一样,有一个万世一体的王或者教主,却没有多少权力,而封国的诸侯相互争权夺利。不管如何,仅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项羽和英布都是没有政治头脑的武夫,“欲以力征经营天”,而他们偏偏要去做需要极高政治智慧才能完成的事。

温柔乡是英雄冢,项羽和英布都是这个德性,刘邦估计也是,但刘邦比项、英二位要努力一些,他把项羽又拖进了楚汉战争,英布却袖手旁观,一直拒绝出兵帮助项羽,后来居然在随何的劝说下背楚投汉,被项羽打得大败,狼狈地去投靠刘邦,这时候英布才明白自己为何一直是项羽帐下的小弟,好在刘邦还是收留了英布,只是再也不可能和刘邦同起同坐了。

项羽死后,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是汉初八个异姓王之一,英布还是以六为都城,治下包括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郡,把势力延伸到了江南。不过刘邦很快就对异姓王动手,先后铲除了彭越和韩信,英布意识到下一个该轮到自己了,在惊恐之中准备反叛,这种事情不可能瞒过所有人,于是被手下一个官员贲赫告发,于是英布扯旗造反,很快被刘邦的中央军镇压,英布败退后逃亡到长沙王吴回的领地,在鄱阳湖的兹乡被杀死,这个兹乡现在已沉入鄱阳湖底。

英布死后,淮南国被废,到汉武帝时,封胶东王刘寄幼子刘庆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只是领地大大缩减,只领五县:六、蓼、安丰、安风、阳泉。六就是今天的六安市,如谿水首受沘,应该指的都是淠河,而当时上游叫沘水。蓼是东蓼,今天固始县的北部,安丰在固始东南,大致上相当于今天的叶集区,安风是今天霍邱的西南部,阳泉是霍邱的西北部。东汉时曾短暂地封汉明帝之子刘恭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国,三年后,徙封刘恭彭城王,食楚郡,六安国复为庐江郡。

坐在皋陶墓前休息,突然心生奇想。有二点我想不明白:第一,皋陶的出生地是临汾附近,从临汾到六安,今天走高速公路是八百多公里,中间隔了无数的山、无数的河,对那时候的古人来说,几乎是到天涯海角的距离了。这究竟是分封呢,还是流放呢?第二,皋陶的陶字,为什么要读成yao,而不是tao?或者说,为什么偏偏要读成姚、尧的音呢,明明是个陶字?

对皋陶这个远古人物我们了解多少呢?尧、舜、禹、皋陶,被称为上古四圣,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尧,又叫陶唐氏,尧都平阳,平阳就是临汾,皋陶也是出生于临汾。舜,姚姓,名重华,据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这三个人的名字里都有yao这个音,他们所做的事情里也都有制陶这件事。

据说舜的生母去世得早,他的父亲是个瞎子,眼瞎心也瞎,继母心眼更坏,继母生的儿子叫象,也不是个好东西。古书里说,这三个人活在世上的唯一目标就是害死舜。但尧很欣赏舜,把自己的二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舜。最后一次,姚重华的父亲、继母和弟弟,骗姚重华上了楼顶,然后抽掉梯子,放火把房子烧了了。这下他们以为姚重华必死无疑,他的弟弟象要求二个嫂嫂改嫁给他。这时候,姚重华从门里进来,毫发无损,原来他早就准备了一对人造翅膀,飞下来了。

舜后来接替尧当上了普天之下的王,据说是尧主动禅让的,加上舜后来禅让给大禹,这是被儒家千古传颂的公天下,大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是为家天下。尧是怎么死的?传说和史书记载都不清不楚,有一种说法是被舜流放到今天秦岭里面的丹水边,没人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反正都是舜放出来的风声。当然,说象不是好东西,也是舜放的风,舜可以说是处心积虑,手腕也很辣。再看看对皋陶的评语: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多么的讽刺啊!

皋陶和大禹是什么关系?真不知道了。大禹是河南阳翟人,他后来娶于涂山氏,新婚仅二天就走了,被后世赞了几千年,不很奇怪吗?才二天呀,以后再没有回去过,三过其门而不入,世上的好男人是这样的吗?涂山是滁水的发源地,涂水发源于肥东县梁园,古代归六安国。

再看看獬豸头上的独角,这真的是一根独角吗?会不会是一根被特意缩短的象鼻子呢?据说舜是重瞳子,青光眼还是白内障,那个叫重华,到底谁是瞎老爹,想想吧。

然后起身去地方吃午饭,走了不远,后轮又漏气了,转了好大一圈,找到一个修车的老师傅,是前天补的那个地方爆开了,可能是路上温度太高,老师傅的手艺真好,后来再没有爆胎。午饭后继续上路,走不多远,前轮又漏气,下来一查是被扎了一根针,这次前后都没有修车的,只好自己动手换了备胎。突然意识到圣人的往事怎么可以乱猜瞎想呢!居然还敢把瑞兽獬豸想像成是被截断鼻子的大象,于是被獬豸的神角顶了二次,有罪啊!

出六安市区,过淠河干渠,和进六安时的杭淠干渠一样,这都是杭史淠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应该是洪水时做分流用,平时做灌溉用的。


淠河干渠

再往前不远是淠河,过了淠河大桥,G105从南而来,和G312汇合到一起,G105的里程碑都在公路的南边,和我骑行方向相反的那边,而且中间还有隔离带,我看到一块碑,从一个口子拐了过去,拍一张照片留念,我的前轮就是在那儿被针给扎了。

淠河

在我自己动手换轮胎之前,问了一个路过的老人家,前后是否有修车铺,他建议我往回走,不然向前一直要到分路才会有。分路就是分路口镇,汉元帝时,封第三代六安王刘定的儿子刘交为博乡侯国,按字面上的理解应该是一个乡侯国,就是一个乡的规模,位置就在分路口镇。分路口镇西边的那个镇叫姚李镇,进入叶集区,G105G312在此分道,G105向北,G312继续向西。

窦融是西汉初年汉文帝的窦皇后家族的后代,窦氏家族的窦婴曾经被封为魏其侯,秉承窦太后的黄老之术治国。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刘彻掌权,他有极大的权力欲,从无为之治猛然转到有为之治,窦婴是反对这种治国方略的,被汉武帝找个借口杀了,之后窦氏家族失势,逐渐转去河西走廊一带。到窦融一代时,窦家在凉州已经很有势力了。

王莽政权崩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在长安以西以南形成了刘秀、隗嚣、公孙述三足鼎立的局面。刘秀和隗嚣都要拉拢窦融的势力,窦融很明智地选择了刘秀一方。如果没有窦融的支持,刘秀最终还是能够战胜隗嚣,收复凉州,但时间会很长,代价也很高,所以刘秀很感激窦融,在建武八年封窦融为安丰侯,辖安丰、阳泉、蓼、安风四县,除了六县,就是西汉六安国的规模。同时封窦融的弟弟窦友为显亲侯,相当于今天甘肃天水市的秦安县。安丰县治、安丰侯国治可能就在今天的叶集镇。

往前不远看到K612的里程碑,上面写的字有点模糊了,大概意思是:2016612日是她的生日,我徒步从南京走到成都,希望能赶上为她祝贺生日,但我未必能坚持下去,也赶不上她的生日,爸爸妈妈请原谅我,我该怎么办?......从南京过来已经走了280公里,可怜的孩子!为什么不骑车呢?


S210省道处,前面的G312国道又被合并到一条高速公路,只能从一条乡级小路往西,还时不时的有坑坑洼洼的路段,但骑着骑着,发现又骑上了G312,没弄明白是什么状况,然后就进了叶集镇。晚饭时在镇上找了一家快餐店,有点心、盖浇饭、炒菜,一应俱全,而且看着很干净。镇的规模不亚于我们的海门县城,比三厂镇要繁华,我相信这儿以前确实地处要津,是有资格成为一个县治,甚至更高一级郡治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