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界 | 除了蒙娜丽莎,你所不知道的巴黎卢浮宫

 弘雅书房 2020-12-23

卢浮宫

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卢浮宫,是每个热爱艺术、历史的人心目中的圣殿,它位于美丽的法国巴黎,动人的塞纳河从它旁边缓缓流淌而过,这座巍峨的建筑群曾经是法国王室的宫殿,自然是气势撼人,显现出王室的气派。

胜利女神像

始建于1204年的卢浮宫,历经了漫长的光阴修建和完善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这里曾经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除了举世闻名的丰富藏品之外,卢浮宫本身就是八百多年法兰西历史的见证者。

蒙娜丽莎

卢浮宫不仅仅拥有着我们所熟知的蒙娜丽莎、维纳斯和胜利女神像这些著名的藏品,建筑本身就体现了法式建筑的审美哲学,浪漫的基因就像刻在法兰西人民的血液骨髓之中,而卢浮宫就是法式美学的集大成者,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卢浮宫不断地扩建完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的建筑样式、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洛可可建筑形制等都曾在卢浮宫的建筑史上留下印记。

我们都知道卢浮宫曾经是法国王室的宫殿,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卢浮宫曾经面临着被拆除的厄运

12世纪末,最开始修建卢浮宫时,并没有将它当做法国王室宫殿,而是用作防御的城堡,当时的面积仅仅只是大致相当于现在卢浮宫最东端院落的四分之一。当时的法国国王并不住在卢浮宫,这里仅仅被用来存放王室财宝以及武器。

皇帝查理五世,皮埃尔·保罗·鲁本斯,1603年

到14世纪,查理五世突然发现卢浮宫看起来比位于塞纳河中的城岛(西岱岛)的王宫更适合用来居住,于是才将王室搬迁到了这里。

在他之后,反复无常的法国国王又搬出了卢浮宫,到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仅仅成为居住在卢浮宫的第二位君主。

随后的几代法国国王一直持续对卢浮宫进行扩建,每一代法国国王的审美趣味都刻在了卢浮宫的建筑群中。

为了满足王室贵族们奢靡的生活,需要有各种寻欢作乐的场合、珍藏珠宝首饰的秘密地点,卢浮宫因此而不断增加华丽的塔楼、别致的房间和精致的艺术装饰。

到了路易十四年代,这位被称作“太阳王”的异常自恋的法国国王——我们现在被当做体现女性气质的高跟鞋就是他发明的,为了体现出自己统治时期的独一无二,决心搬出卢浮宫,将法国宫廷移往凡尔赛

这时候卢浮宫的扩建不仅终止,路易十四还很认真地考虑计划放弃卢浮宫,将其拆除。

但是他后来改变了主意,转而让法兰西学院、纹章院、绘画和雕塑学院以及科学院搬入卢浮宫的空房,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和艺术家被国王邀请住在卢浮宫的一层和大长廊的二楼。

路易十四死后,他的儿子路易十五——最著名的言论是“哪怕死后洪水滔天,也要及时行乐”,这位任性的君主在1750年正式提出了要拆除卢浮宫,可能是为了继承他父亲未完成的计划,但是由于他的骄奢生活,宫廷开支庞大,以至于无法支撑雇佣拆除卢浮宫的工人开支。

于是,卢浮宫就因为王室缺钱而得以幸存了下来。

到了路易十六时代,这位性格温吞懦弱的法国国王实在无力收拾他父亲和爷爷给他留下的烂摊子,随后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在这期间,卢浮宫被改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卢浮宫花园,卡米尔·毕沙罗,1899年

值得一提的是,大革命中,人民在卢浮宫的“竞技场”院子内,建立起了革命期间第一个断头台,路易十六及他的王后被先后送上断头台,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对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夫妇,这再次在卢浮宫的历史中添上了血腥浓重的一笔。

即将上断头台、告别家人的路易十六,查尔斯·贝纳,1793年

短暂的共和国时光以后,卢浮宫又迎来了法兰西一位向外扩张的雄才大略的独裁君主——拿破仑,他就像历代法兰西帝王一般,大批地往卢浮宫内运输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宝。

可以说,称雄欧洲的拿破仑,把欧洲其他国家提供的最好的艺术品都搬进了卢浮宫。

1871年5月的巴黎公社,安德烈·德旺贝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法兰西民族同样摆脱不了封建帝制覆灭的命运,短暂的巴黎公社运动唤醒了渴求自由的人民,在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愤怒而绝望的人们曾经在卢浮宫内起火,试图将其烧毁,幸而只有花廊和马尔赞长廊被部分焚毁,否则今日将无人能够用言语形容人类文明所遭受的损失

拿破仑曾经放言: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须属于法国。

拿破仑加冕,雅克·路易·大卫

天性浪漫的法国人对于艺术的热衷实在是难以言喻,得益于法国王室的权力和财富,卢浮宫才能拥有如此数量众多的藏品,保质保量,卢浮宫内的艺术藏品达到40万件以上

卢浮宫内部分为六大展馆,它们分别是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以及雕塑馆。

从展馆的主题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卢浮宫不仅仅是属于法国人的博物馆,体现的不仅仅是法国人的历史与艺术,同时全世界人类的文明和历史的源头都能在卢浮宫当中窥见一二

每一件收藏于卢浮宫当中的珍贵藏品都有着曲折的故事和丰厚的历史内涵,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蒙娜丽莎》

16世纪中叶,仰慕意大利艺术的弗朗西斯一世继位后,将世界闻名的《蒙娜丽莎》买回了法国,他可能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一私人爱好竟然带动了今日的巴黎旅游业,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千计的游客千里迢迢而来,只为了一睹蒙娜丽莎的真颜。

这一抹动人的神秘微笑可真是让人魂牵梦绕,据说站在这幅画前,无论你在哪个方向看,蒙娜丽莎都静静地凝视着你。

断臂的维纳斯

卢浮宫有一个戏谑的说法——它其中居住着三位举世闻名、风华无双的女主人,除了蒙娜丽莎之外,还有胜利女神(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以及断臂的维纳斯(米洛斯的阿弗洛狄德)。

每一所博物馆都有着镇馆之宝,就像是博物馆的灵魂,也可以被视作是一座博物馆的名片,这三位女主人毫无疑问的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战争是艺术品的浩劫。

人类过往的辉煌文明在战争之中被一次又一次地摧毁,对于残暴的侵略者而言,艺术品及历史的价值不值一提,它们象征着过往的辉煌与荣耀,却绝对不利于新历史篇章的书写。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对于征服者而言,在树立自我的丰碑之前,必须要先抹除前一个朝代的痕迹。

希特勒

在二战期间,希特勒就曾经下令要炸毁巴黎——这当然也连同巴黎的卢浮宫、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

希特勒与艺术说起来颇有渊源,青年时期的他曾经立志于成为艺术家,只是在艺术学院的入学面试中遭到了老师的拒绝,这才让他下定决心从军。

1944年的德国实力已经大大衰落,纳粹军队没有办法再去阻挡盟军,其实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就倾尽全力想要将卢浮宫当中的珍宝搬运回德国,只是最终失败了。

希特勒抱着一个疯狂的念头——如果自己不能拥有巴黎,那么别人也休想,让巴黎陷入一片爆炸和火海当中吧!他向巴黎占领军的最高指挥官肖尔铁茨下达了炸毁巴黎的命令。

接到命令的肖尔铁茨陷入了军令和良知两难的境地之中,然而最终他违背了元首的命令。

在战争结束以后的采访中,他说出了当年抗命的原因:“希特勒让我炸毁巴黎的命令,让我明白他是个疯子。

所幸这次,巴黎和卢浮宫,又再次幸免于难。

现代文明也同样将自身的烙印刻在了卢浮宫的历史当中。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博物馆,卢浮宫对参观者而言真的是相当不友好,在以车代步的西方社会中,卢浮宫竟然没有停车场,也没有现代博物馆理应存在的配套设施,比如接待厅、问询处、休息室、图书馆及商业长廊等等,卢浮宫实在是没有办法承载数量庞大的参观者。

虽然藏品众多,但是展览区域有限,并且展区之间的通行非常不便,参观者往往需要步行漫长的路途才能到达自己想要参观的展馆。

于是法国人意识到,整治与扩建卢浮宫已经是势在必行

这个计划的实施者最终交给了贝律铭——一位著名的华人建筑师,他擅长的领域是现代主义建筑——线条简洁流畅,突出建筑本身的功能性,尽量摈除不必要的装饰,以使建筑同工业化的社会相适应。

他对于卢浮宫的改建计划提出了两点。

第一点是尽量保存卢浮宫现在的建筑形制和外观,而将所有的现代化设施建设于地下——这当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而第二点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反对意见——贝律铭想要将地下入口建设成玻璃金字塔的样式,他戏称,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计划的十三年之中,有两年的时间就花在了吵架上。

虽然有百分之九十的巴黎人反对建造这个玻璃金字塔的入口,但是工程计划还是如期进行了。

当这个玻璃金字塔建设完成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充满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居然与历经几百年的卢浮宫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了一体,并没有显得非常突兀。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钻石,镶嵌在了卢浮宫宫殿之前,在夜晚明亮的灯火通明之中,完美地成为了卢浮宫沧桑的数百年历史之中的一部分。

我们对法国人追求浪漫和自由的灵魂所知一二,却不懂他们的骄傲。

这种骄傲从他们坚守自己的母语法语之中可见一斑,但是这种骄傲却绝非傲慢,假如你有机会来到巴黎的街头,巴黎人民将会很热情地用英语向你诉说他们的艺术以及文化。

但是他们对于肯德基、麦当劳这种速食文化却是相当嫌弃的,星巴克咖啡在他们的眼中与牛饮无异,也许这就是流淌在法国人血液基因里的精致与浪漫——假如你有幸去过巴黎,那么巴黎就会一生伴随着你。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