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 | 你可能对艺术家的圈钱属性有些误解

 弘雅书房 2020-12-23

不知道在你眼中,现实中的艺术家是什么样的呢?理一个奇奇怪怪的发型,或者留着半米长的胡子?做一些令你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者画一些让你摸不着头脑的画?然后,他们还贼有钱?

基督将商人逐出圣殿,埃尔·格列柯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设计学院

确实有一部分艺术家符合以上你的第一印象中,但更多情况下,艺术家只是在自己的领域有着属于自己的奇思妙想,生活中他们可能是泯然众人。而且,他们也未必有钱,甚至他们是最穷的那部分人。

根据全球职业收入调查显示,艺术工作者其实是世界上的低保职业,90%的艺术家没有稳定的收入,其中75%的人终生没有来自艺术工作的收入 。

贫穷的负担,托马斯·B·肯宁顿,南澳美术馆

这和你的印象出入很大?大数据骗不了人,你所认知的只是几位天价艺术家,但事实上他们的成功并不是普遍现象。

大师们不仅赚走了艺术圈绝大部分注意力,也赚走了艺术圈的绝大部分钱,所以,我们今天的问题是,这些人到底是如何成为先富的那群人的。

丢勒
把名气和收入分开经营

丟勒最著名的必然还是包括他的自画像在内的大量油画和水彩作品,他也确实凭借着自己的油画获得了当时观众的认可,但真正让丢勒成为富豪画家的却不是油画。

26岁的自画像,丟勒,普拉多博物馆

丢勒出生于一个金匠家庭,他小时候学的其实不是绘画,而是雕刻等方面的内容。在成功打造出自己的名气后,丢勒也重拾儿时所学的技艺,将他的作品刻成版,制成版画。

最后的晚餐,丟勒,美国国家美术馆

戴荆冠的耶稣,丟勒,美国国家美术馆

相比较于油画,版画最明显的优势自然是它的可复制性。在成功用荣誉撑起自己工作室的大门后,丢勒用薄利多销的版画成功收割了公众手里的钱。

如果当时没有团队在背后运营,那丢勒自己就一定是个商业奇才,不过他的专业是艺术家。

拉斐尔
大树底下好乘凉

自画像,拉斐尔,乌菲齐博物馆

据说拉斐尔是个美男子,这样的人设当然可以让他收获一波少女的芳心,但教皇肯定不是什么gay gay都怪老头,然而弗里乌斯二世还是给了拉斐尔最大的权限。

弗里乌斯二世,拉斐尔,英国国家美术博物馆

Why?

当拉斐尔来到罗马闯荡的时候,达·芬奇在与米开朗基罗冲突过后基本已经打算离开这片是非之地了,也就是说,在拉斐尔来到罗马时,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米开朗基罗。

圣家族,米开朗基罗,乌菲齐博物馆

米开朗基罗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简单来说这就是本文开头小编提到的一般人印象中艺术家该有的样子。更直白点来说这个人有点怪,大概就是不被大众审美所理解。

教皇是看在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天赋上才将他定为达·芬奇之后罗马的艺术圈负责人的,因此当年轻阳光且情商极高(拉斐尔有很多圈内和圈外人士帮持)的拉斐尔出现后,教皇很快就把他捧上了C位。

美惠三女神,拉斐尔,尚蒂依孔代美术博物馆

前有一帮罗马的达官显贵帮衬,后有教皇这棵大树撑着,拉斐尔自然是功成名就,豪宅美女,人生巅峰……

莫奈
没名气就先抱团

在整个艺术史上,恐怕没有比印象派更能体现小团体的力量的了。就是这群在前期不被主流艺术界认可,穷困潦倒的地下画家,以一种抱团取暖的方式互相鼓励,最终创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

戴贝雷帽的自画像,莫奈,私人收藏

对于莫奈来说,在他和他的印象派成功之前,他自己曾一度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要靠着好兄弟马奈、巴齐耶等人接济。

爱德华·马奈

弗雷德里克·巴齐耶

这样境遇对不少印象派画家都适用,他们都是靠着朋友圈里那几个富二代帮助才能走出最艰难的岁月的。直到印象派被公众认可,艺术界普遍接受印象派并将这些作品价值无限炒高后,他们才能走出生活的泥潭。

睡莲和日本桥,莫奈,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对于莫奈而言,他就是从自己搬到吉维尼后才逐渐确立起自己的大师地位,作品的价值也是越来越高,直到最后“随便”在自家后院画点荷花就能卖个天价。

安迪·沃霍尔
赚钱本来就是艺术的一部分

作为一位出生贫民窟的艺术家,沃霍尔在成为艺术家之初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怎么用艺术赚钱,并养活自己——可怜他不像莫奈一样有人接济。

从21岁来到纽约来时,他就只能凭借自己的天赋养活自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直接选择成为一名商业插画师,而他的艺术梦也想是被裹挟商业着一样。

沃霍尔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它们必然是广告。

金汤宝罐头,安迪·沃霍尔

对于沃霍尔和他的波普主义而言,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告诉我们平常在街上看到的广告也是艺术的一部分。

所以,沃霍尔的作品在制作时就注定有某个商人会为其买单,而不是像其他艺术家那样,需要在完成作品后再找那个愿意买画的冤大头。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