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界 | 野草——献给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弘雅书房 2020-12-23

啦啦啦,弘雅看展小分队又出动啦!这次我们看的展览是位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野草——献给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小编在看展前就被这个展览酷炫的H5所吸引。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一下↓↓↓

H5

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

看酷炫野草邀请函。

下面就快跟着小编去看展吧!进入美术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巨大的“野草”。这棵野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汲取养分。

野草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的展览为什么起名为“野草”呢?

 

其实,《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20世纪20年代初期,作者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处于极度苦闷中的鲁迅当时心境很颓唐,但对理想的追求仍未幻灭,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

《野草》各篇主要描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状态,以及对革命力量的热烈呼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对自我严格的解剖等;其中也涵盖着生与死、爱与恨、梦与醒、友与仇、过去与未来、光明与黑暗、爱者与不爱者、沉默与开口、希望与绝望、爱抚与复仇、眷念与决绝等一系列对立统一、激烈斗争又在斗争中融合的概念和形象。

此次展览将新木刻运动的重要作品悉数请出,尤其是在鲁迅先生的感召下开启木刻创作的李桦、胡一川、古元、力群、野夫、赵延年等几代艺术家。这一批在具体的历史境遇下的创作,清晰而强烈,用毫无虚妄、绝不矫饰的姿态,驻扎进艺术史和艺术的历史现场。这批木刻家同时也是新中国艺术学院的开创者和学科的奠基人,他们影响了一大批艺术学院的学生。

 

知识点

新木刻运动最初是由鲁迅介绍、出版外国木刻作品得到进步美术青年的欢迎和响应而兴起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教育青年画家用木刻形式作画,宣传抗日,唤起人民的革命热情,鲁迅先生提倡木刻大众化。他一方面介绍西方进步色彩的新木刻;另一方面主张作品要有民族艺术形式。新木刻运动代表了“为大众而艺术”的思潮发挥了美术作为革命斗争武器的功能,在民众中起到了宣传革命真理、鼓舞革命斗志的作用。

展厅内部

咦?为什么进了展厅没有看见展览的“序”呢?请别着急,回头看,它就在你的后方。

此次展览的规模比较大,一共分为四个展厅。

 

胡一川 《到前线去》 1932年 广东美术馆馆藏

一楼的两个展厅多为老艺术家的作品。从原作上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一辈版画艺术家们深厚的功力,每一刀都十分有力度。在观看作品时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精神性。

二楼展出的艺术作品多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所创作。

张怀江 《狂人日记》四十图 1980年 

浙江美术馆馆藏

整场展览都是以《野草》为主线,将各个展厅的作品串联在一起。除此之外,还有艺术家们根据鲁迅文学作品如《狂人日记》、《祝福》所创作的插图等。

赵延年 《野草》插图  1978年 浙江美术馆馆藏

其实,《野草》这幅版画作品原作的尺寸很小,但是却很有气势,所以当展览的主视觉将它放大到一整面墙的大小时,依然有震撼人心的感觉。

各位小伙伴请看下面这两幅作品,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这两幅作品的左下角与右下角是一个“兮”字,这是艺术家张漾兮为自己的名字设计的LOGO,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这一点还是弘雅看展小分队的其中一员发现的。可以说是看得非常仔细了!

声场

这个声场是此次展览的亮点。策展人邀请了不同世代的中国美院人、惠兴中学的初中生、美院附小的孩子们朗读《野草》的篇章,各自发出凛然刚健的高呼、深沉细腻的沉吟、独立自我的抒发,或者似懂非懂的学语。这里有个人独白,有吞吐嗫喏,也有众声喧哗。通过朗读,读者把自己的肉身与文本扣连在一起,四维互切,五感发动。

鲁迅 《野草》题词

几个人的声音同时在你的耳旁响起,在外围的音响内有着朗读者们所朗读的《野草》篇章的文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找他们朗读的是哪一段哟!

这个声场让我们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下感受散文诗集《野草》中的情感。

活动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为此次的展览推出了一系列活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策展人导览】野草——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o  导览人:闵罕(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教师、“野草”展览策展人)、唐晓林(青年学者、“野草”展览策展人)

o  活动时间:5月17日19:00—20:00

活动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厅现场

【艺苑工坊】野草版画印刷青少年体验活动

o  指导教师:惠干源(艺术家、衍生品开发者)

o  活动时间:5月17日19:30—20:30

o  活动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厅

报名方式:开放报名15人名额,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微信详情页留言报名

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现场活动】《野草》朗读——在图像与声音的两岸      

o  活动时间:5月18日15:30——17:00

o  活动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方厅

o  主要参与者:青年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志愿者、展览参观者

o  活动内容:《野草》朗读——在图像与声音的两岸

o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与发展部

o  活动策划:闵罕、唐晓林、夏商周

此次展览与相关的活动都是免费的,不需要门票。其中“野草”版画印刷青少年体验活动仅开放报名15人名额,需至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微信详情页留言报名。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乐诗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