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频现“狐仙”,都是来自“人间”!这种行为或触犯法律

 九州君子好人 2020-12-23

房山 银狐洞 、门头沟灵山和潭柘寺等地,近日接连出现狐狸的踪迹。野保专家、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几只 狐狸 并非野生动物,应当都是近些年被人随意放生的,“有些动物甚至不是中国物种,随意野外放生很可能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李理说。

房山银狐洞,因洞内的 钟乳石 形似银狐而得名。最近一段时间,银狐洞附近出现白狐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摄影爱好者上山“追狐”。赵永祥成功拍摄到白狐,“它通体雪白,眼睛很有神,体长半米多,好像并不怕人。” 赵永祥有些纳闷,这白狐究竟从何而来?

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表示,“这一定是人工养殖,然后被随意放生在山区的。”

他说,白狐也叫 北极狐 ,不是中国物种,因此绝不可能在华北地区出现野生个体。最近,李理还在 门头沟 灵山和潭柘寺附近分别发现了蓝狐和赤狐,“蓝狐和白狐一样,也不是中国物种。赤狐虽然是北京地区物种,但具体到潭柘寺附近出现的那只,通过分析毛色、神态、体型以及见到人的反映,也可以基本断定是人工饲养的。”

李理猜测,这些狐狸,可能是某些商人因为皮毛需求而引进养殖的,也可能是部分市民因为好奇在网上购买的,之后因为发现狐狸不好养,才放生到山林,这种行为很可能破坏放生地的生态平衡。

比如,养殖场的狐狸很可能存在近亲杂交等情况,导致基因紊乱,这样的狐狸如果在野外与北京地区物种 赤狐 杂交,很可能给赤狐的基因带来不可逆的影响。不仅如此,被放至山里的狐狸,之前一直圈养,不具备主动捕食能力,除了饿死,就只能偷家禽吃,“这也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李理说。

此外,随意野外放生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摄影:赵永祥、王红永、李云鹏、晋嗣伯

相关报道

小区里来了只小狐狸,居民欲救助它却不见踪影

潭柘寺:小狐狸 你又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