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远好故事/之四:知县汪辉祖巧破命案

 大明梅语 2020-12-23


知县汪辉祖巧破命案

 张映华

清朝乾隆年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的某一天,“绍兴师爷”汪辉祖在宁远县衙开庭审案。

这位知县到任两个多月,他传唤正打着官司的双方,审理这一起发生在南乡的争山夺命案。

按照设定的程序,汪辉祖开始追思舜帝南巡的恩德。

接着,由起诉者刘开杨对着“明镜高悬”牌匾下的舜帝像九跪九拜,然后由应诉者成大鹏九跪九拜。

祭拜结束,汪辉祖宣布开庭,由起诉方、应诉方各自陈述案情。

两个冤家各喊各的冤,咬定自己是真正的受害者。

刘开杨反复强调自己的亲弟弟刘开禄是成大鹏所带的盗砍林木的凶手打死的,他要求赔钱偿命,严惩凶犯。

成大鹏承认发生过砍树打斗情形,但辩解说他的人手绕开了根本没打过前锋的病恹恹的刘开禄,绝对没有动过他一根指头。

案情扑朔迷离,不能马上弄个水落石出。汪辉祖只得先将成大鹏下狱听审,承诺官府代买棺木安葬死者。然后宣布休庭,发话说自己要亲自调查取证。

这起争山夺命案还得从头说起。

刘开杨是宁远南乡的富豪,他总想把乡邻成大鹏宗族的山场据为己有,便去打点那边的族人,从他们手里买下山场。手续已经办妥,得知消息的成大鹏极为不满,出面翻盘,一边找人写状子要求毁约,声称打不赢官司就要跟刘开杨拼个你死我活;一边叫子弟们上山砍树,不让刘开杨白捡了大便宜。山场新主人刘开杨带人速去阻止,夺下了被成大鹏那边砍倒的树木。

担心打不赢官司的刘开杨想到对方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劝他本已身患重病的弟弟刘开禄连夜一同去守护山场,誓与山场同存亡。除了刘开杨,搀扶刘开禄上山的还有王闰喜,他是刘开杨的帮工。

于是三人在山上巡夜守山,一夜无话。

第二天日上三竿,成大鹏那边的人又来捣乱了,刘开杨这边的人也及时赶到,双方摆开血战到底的架势。因为有契约在手,刘开杨气势汹汹,咄咄逼人,喝令对方滚出自己的山场。成大鹏寸步不让,强调说契约上写着只是出卖山场,并没有连同林木一起出卖的文字,林木是成家的,今天的树木砍定了。

争吵之中双方动起手来,棍打棒砸之后,双方都有人员受伤。

突然,王闰喜大喊起来:“成家打死人了!刘开禄脑袋开花了!”

刘开杨闻声高呼:“赶快捉拿凶手成大鹏!抓活的!不要让他跑了!”

活的没有抓成,刘开杨便叫人把弟弟的尸体抬到山脚下的大路边,然后直接去县衙击鼓鸣冤。他要请县太爷为他刘家兄弟做主,千万不能便宜了行凶者成大鹏。

于是就有了汪辉祖对这起命案的第一次审理。

过了几天,有民众举报:一向手头拮据的王闰喜出入赌场,出手有些像暴发户。昨天晚上,不拜鬼神不信神的他摸黑潜往村外的关帝庙,竟然在那里烧起香拜起佛来了。

掌握了这个情况,汪辉祖顿觉办案有了突破口。当天晚上,他穿上便服,带着三名衙役,悄悄来到南乡的关帝庙里。

进了关帝庙,汪辉祖不做别的事,只把舜帝画像挂在关公神像背后的墙壁上,虔诚祭拜起舜帝和关公来。

祭拜的时候,汪辉祖念念有词:“舜帝爷在上,关老爷在上,汪辉祖求你们显灵,提供有用的线索,帮我早日了结这起人命官司!”

接着他把三个衙役拢到自己身边,对他们耳语一番,然后自己掀开摆放祭品的神桌的帷幕,蹲在了神桌下面。

三名衙役一个藏在塑像的后边,另两个撤出庙外,分别攀上一棵离大路不远的高树,蹲在上面观察动静。

读者朋友,你要问汪辉祖的舜帝画像是怎么来的?是九嶷山舜帝陵的守陵高僧志明送的。资深幕僚绍兴师爷汪辉祖大器晚成,等考中进士到宁远来做知县的时候已经五十有七。五十七岁的汪辉祖初来乍到,就去了九嶷山舜帝陵祭拜舜帝。志明高僧当即送给他两幅舜帝画像,说如果办事遇到了麻烦,可以拜拜画像,到那时舜帝十有八九会显灵的。果不其然,在宁远刚上任,同情百姓的汪辉祖不怕背上纵私的罪名,让宁远停卖了价特高的安徽盐,改售价低很多的广东盐。这事斩断了一些利益链,得罪了上司,他可能乌纱难保。有惊无险的是汪辉祖不但没受处分,还受到了湖广总督毕沅的赞许和嘉奖,得了一个“莽知县”的称号。惠的宁远民众就把他叫成了“汪佛”、“活菩萨”。

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情节,继续讲述汪辉祖进关帝庙的故事。

过了半个时辰,一个神色慌张的中年男人进了关帝庙,他点燃香烛,跪在神桌前,向关公祷告起来:“关圣帝在上,受我王闰喜一拜。我正值本命年,冲撞太岁。前一段受刘开杨的收买,我趁乱打死了他的弟弟刘开禄,事后我得到了三十两银子……”

蹲在关公像下的汪辉祖轻轻咳了两声……

听到咳嗽声,来人王闰喜头皮发炸,浑身发抖,简直话不成句:“我……这几天手气……太背……太背……吃喝之外,银子输光……现在县里查案查得紧,我在提心吊胆过日子……真担心官府的人找上门来……请关老爷一定……保佑我,让我逢凶化吉……渡过难关!”

汪辉祖和藏在塑像后边的衙役把这一席话听了个一字不漏。一个带有“投案自首”字牌的竹项圈扔了出来,那项圈不偏不倚,刚好砸到王闰喜的颈脖上。

王闰喜吓得跳了起来,跌跌撞撞逃出了庙门。

王闰喜的脚步声后响起的是稀奇古怪的沙拉沙拉的声音。原来是藏在塑像后边的那个衙役在装神弄鬼。他从关帝庙的侧门出来,拖了一段有枝有叶的竹子尾巴,不紧不慢地尾随着。

王闰喜只顾逃命,不敢掉头往后看。这时旷野里响起狐狸凄厉的叫声,还有碎石和沙子撒落到他的头头脸脸上,他更加惊恐万状,连跌了两三个跟头……显然,装神弄鬼的是另外两名衙役。

天色微明,惊魂未定的王闰喜在家里喝热酒压惊,跟他老婆说这段时间必须分开,他要到广西去一段时间,躲一躲风头。正说话间,他家的大门被敲得咚咚直响。外边的人一边敲一边喊:“县衙捕快到了,看你王闰喜还往哪里逃?!”

王闰喜以为有人在成心捉弄他,就拿了一根扁担,麻着胆子出来开门,不曾想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县衙所派的捕头,他只得束手就擒。

真相终于大白,案件重新审理。成大鹏被无罪释放,命案的指使者刘开杨被关进大牢,杀手王闰喜被处以极刑。

诗曰:一介名幕府,三载九嶷缘。冒险改盐制,菜肴淡趋咸。开庭拜虞舜,结案笑开颜。夙夜在公府,风俗乃焕然。“汪佛”卸任去,乡人泪涟涟。

(故事根据旧《宁远县志》有关内容加工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