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宁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影响宁远五百年!

 大明梅语 2020-12-23

杜回子起义的三位著名首领

      宁远中和镇有个村庄,叫吴伯营。其实这个村子村名的正确用字是吴伯颜,由于在宁远地方音中,“营”和“颜”是基本同音的,后来,就变成了“吴伯营”。而吴伯颜正是八位起义首领的带头大哥,其地也是交通要塞,驻防于此。地名也就由此形成。而这次起义发生的时间便是元末明初,俗称“杜回子之乱”,真正应该称为杜回子起义,即小数民族起义。

        与吴伯营邻近的村庄叫“彰佳山”,其实应该叫“装嫁山”,后雅化而成彰佳山。此村的开村始祖李文卿,便是这次元末明初宁远农民起义的真正领导人。明朝建立后,他率兵投诚大明王朝,调到四川任武略将军,后战死葬南京。因此被书于明史。

         在这次元末明初末的宁远大起义中,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欧阳平章。他是宁远县平田人,最高官职达到“南楚平章”,相当于湖南省长级别。当大明王朝派杨璟来平收永州时,欧阳平章、吴伯营誓不投降,与明政府抗,所以受到明政府的打击,最后在柏家坪红坝被杀害,葬今五龙山。

杜回子起义开始

       经过周密策划,1360年(至正二十年),杜回子八支义军在吴伯营聚义开会,相约在八月十五那天“驱元兵、杀鞑子”。义军举吴伯颜为总首领,广泛发动群众参加。他们在互传信息时,几位义军士兵被元兵截获,还好,义军士兵圆滑其暗号,说是“吃月饼,杀鸭子”。当年,就将元兵赶出宁远,整个宁远就由李文卿统领,并推举九十高龄的县城商人欧善堂为民选县长。吴伯颜领军在武冈、邵阳一带继续扩大义军战领区,而欧阳平章则在往衡阳方向北上,与陈友谅部接上头,并被封为“南楚平章”。【南楚,即楚国(907--951),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史称马楚,又称南楚、楚国,以潭州(今长沙)为首都。】由此看来,欧阳平章实际是陈友谅部辖下的一个重要官员。

起义军与朱元璋对抗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结果陈友谅被流箭射杀。余部返回湖南山区继续对抗朱元璋,其时,欧阳平章即属陈友谅部下,也因此与朱元璋结下仇恨。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吴伯颜、欧阳平章部控制地带大面积宿小。同年,李文卿投诚朱元璋,被调往四川作战。后吴伯颜、欧阳平章义军转战于九疑和阳明山一带山区打游击,誓不投降朱元璋。

       由于长时间的战乱,人心思定,宁远一带的民心大都倾向于由朱璋来统治。欧阳平章、吴伯颜部被大家视为叛军。后杨璟为营阳侯,长期派部在永州追杀欧阳平章、吴伯颜等人。洪武十四还将欧阳姓列入另册。由此,平田、中和等欧阳姓在造黄册入户籍时,改欧阳姓为单杨。直到清乾隆和光绪年间才恢复欧阳姓。

起义失败

       元末明初起的宁远杜回子起义,最后于洪武28年采用招抚的方式而结整。从起事到被朱元璋镇压,历史36年。其间,成就了宁远鲤溪石家洞石玉生、下灌李茂英等的功绩。欧阳平章在与杨璟部作战时,战死于柏家坪镇红坝河。红坝,就是因为在此作战,血染河成红色而得名。这个时期宁远人口大量减少。给宁远的经济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