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见闻:“你是我孩子,怎么可以不跟我沟通?”

 心理諮商張老師 2020-12-24

六月时,我给某培训机构做了线上育儿讲座。在提问环节与家长的交流让我印象颇深。

第一位家长的问题是:“孩子一生气就摔门、关门,不许家长进去,说要自己冷静,我该怎么办?”

|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从声音听来,这是一位年轻的妈妈,“一……就……”的表述听上去饱含焦虑、走投无路。哦,摔门,听起来有点严重?先评估损害范围吧,于是我追问:“您说孩子一生气就摔门,请问他是在家、在学校和在公共场合都会这样吗?还是具体在哪里?”

家长一愣后回答:“……啊,只在家里,在学校和外面表现还是很好的。”

我注意到家长似乎对摔门格外不满:“那您说到的在家摔门,经常发生吗?”

家长停顿,又想了想:“其实只发生过一次。那次他居然摔门,我特别火大,冲进去把他打了一顿,以后他就不摔了。”

呃,我不禁在屏幕前扶额。但注意到“孩子摔门”似乎并没有家长一开始描述的那样频繁。那么,家长的反应为何如此激烈就值得探寻了。

“我很好奇哦,为什么孩子摔门让您觉得如此不快?摔门会让您想到什么吗?”

“因为感觉他就在毫无顾忌地发泄情绪,听起来很暴力、很没教养!”家长的声线稍稍激动起来,“而且怎么可以用这种不成熟的方式处理情绪,为什么不能当时直接跟我说呢?我是他妈妈呀,他宁可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找我,太过分了。”

“哦……所以您希望他用更成熟的方式处理情绪,也希望他可以与您沟通……”我突然想起有个重要的信息没问到,“诶,抱歉我忘问了,您孩子年纪多大?”

“12岁。”

聊天框闪烁,另一位家长打字附和:“是啊是啊,我孩子也这样,他情绪不好的时候我问他咋回事,他就狠狠瞪着我、一句话也不说,孩子问题太大了。”

听到这里,我感觉两位家长的问题也许是类似的,于是邀请后一位家长开麦具体谈谈。

|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这位家长语速较快,说话风风火火,连珠炮似地抱怨孩子不服管教,也不喜欢跟她沟通。她提到“我觉得跷二郎腿、抖腿是很不好的习惯,会影响他学习,所以见一次说一次”(听到这里我默默看了一眼自己正跷起的二郎腿——好像也没有影响我讲讲座啊)。

为了评估孩子的功能,我试着问“那孩子是跟任何人都这样吗?还是只跟您置气?”,家长回答:“跟同学相处挺好的;课外班有几个年轻老师不给他压力,他就跟人家聊得可开心。”

我还没来得及为孩子的社交能力没有彻底损害感到欣慰,家长便恨铁不成钢地补充道:“但课外班的老师稍微管严一点,他就爱答不理的!太没礼貌了,怎么可以对老师这样呢!他那个表情,我(消音)见一次就恨不得打一次!”

她的怒火几乎要直扑到我面前。我又小心翼翼地问:“那您有没有想过,是您管他管得太严了啊……?”

家长直爽地回答:“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啊,也没出什么问题,还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正念一下】

我相信上述困惑不是这两位家长独有的问题。

我还记得那时腹部涌起的酸楚感,仿佛有某种重压通过网络传输过来。我好像能感受到那个门被推开的孩子的情绪:被侵入,无处可逃,情绪过载;那个沉默瞪视的孩子的情绪:被指责和限制,愤怒而窒息,无言、被动地反抗。我也能理解家长的状态:失控、无措,进而焦虑、爆发。

家长这一侧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可以发现家长最初的描述和我追问后的回答之间,存在不小的鸿沟。太多的想法像狂舞的幽灵,让事实变形扭曲,在家长心中投下巨大的阴影

▲ 孩子【在家】摔门【一次】,生气后想自己【冷静冷静】

——孩子【总是】一生气就【乱发脾气】,【拒绝沟通】,【缺乏教养】

▲ 孩子只在面对【严厉的老师】和【严厉的母亲】时,会【沉默】表达不满

——孩子【难以管教】,【没礼貌】,【性格扭曲】

|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以上只是对孩子的看法。虽然时间短暂、没来得及探问,但家长也许还会有一些指向自己的念头和情绪。也许家长害怕自己不能让孩子的行为完全在掌控中、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如果这样想,沟通就变成了权力的斗争、驯服的象征,而真正的沟通只有在非暴力、温和、自愿、尊重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或者,家长自身有未解决的恐惧,例如来自充满冲突的家庭,所以对孩子行为中蛛丝马迹的暴力异常敏感——当孩子摔门时,家长其实害怕状况演变为过去的冲突,或者害怕孩子成长为他不愿再面对的某人?或者,第二位家长也许有对失序的恐惧,认为凡事只有按照端正笔直的最优策略去做,才不会出现可怕的后果?

不管怎样,如果陷入想法的漩涡,对孩子的理解和反应就会脱离此时此地。

在理解层面,给孩子贴上品德败坏的标签,就意味着不再深入理解他如此行事的动机,泯灭了磨合与改变的可能。

例如,12岁的孩子生气时说要自己静静,其实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反应,他已经知道不能在气头上冲动行事,这比不少成人还要成熟许多(那么多冲动杀人、冲动毁物的新闻,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祸从口出、出口伤人),家长本可以看到这一积极方面,允许他想冷静再沟通。

又例如,只着眼于“孩子此刻不愿与自己沟通”,就会形成巨大的盲区,看不见事实重要的另一面:孩子并非【再也不】愿意沟通,而是说【稍后】沟通,只要家长能保持温和的态度;此外,这同一个孩子却愿意跟【别人】沟通,基于简单的控制变量,是否意味着【家长自己】缺乏了某些激发孩子沟通意愿的属性?是否可以改善?——反思和改变就孕育了。

在反应层面,家长带着这些想法,必然反应升级、宛如军备竞赛:对于孩子一时的负面情绪,却用“一贯品行败坏”的重手去治,必定鲜血淋漓家长用尽全力、挥动大棒与想象中的幽灵奋战,击中的却是情绪脆弱中的、自己的孩子。

其实上述分析基于的就是正念中“觉察”的理念。

所谓“活在当下”“此时此刻”,听来抽象,讲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你眼中映出的是此刻孩子,还是你害怕的某个样子?你是真诚地想与孩子沟通,还是想证明你有撬开他心扉的权力?学习时跷二郎腿真的会影响孩子的效率,还是你不要他觉得、只要你觉得?

总之,你品,你细品,品好了再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