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位名校学长学姐,在初试成绩出分前后都做了什么?

 文都比邻心理学 2020-12-24

心理学的研友们,晚上好呀~

初试成绩出分前后,一部分学员陷入焦虑,不知道,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别慌!今儿咱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已经高分上岸的名校学长学姐们,他们当年是怎么做的?

01

一切皆在意料之中,建议多读点心理学的书


王学长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

我是在职考研的,回想考试前那几个月,白天工作,晚上通宵背书,依然记忆犹新。由于暑期参加了北师大的提前面试,并取得400+的优秀成绩,所以考完以后就看自己的初试分数线能不能过北师大MAP的A线。

考完试我就勇敢去对了政治 英语和专业课的答案,我对政治英语的估分相对较稳,感觉政治英语加起来能上150分左右,那么专业课只要及格就好。

尽管每天还是有些诚惶诚恐,但生活还要继续,工作也要继续,公司里面不会因为我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就要给我放一个星期的假,每天还是要在忙碌中度过。

后来看到了自己的考试分数,感觉在意料之中,但是又担心分数线发生大的波动。我问赵老师能上不?赵老师冲我鬼魅一笑,说回家躺床上等录取通知书吧。果然,在提心吊胆半个月之后,北师大MAP公布了录取分数线,我也在录取名单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如果紧张的心情除以30天,那么平均每天都没那么紧张了。如果还是感觉紧张,我觉得趁这段时间,研读一些心理学的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2

努力一定有结果!坚持!


王学姐 师范大学心理学

分数公布之前就是安心中偶尔忐忑,安心是自己坚持并完成了考研的前半段,但也担心能不能考上!

最后查了成绩,呼出一口大气,努力一定有结果!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休息两天之后开始准备复试和毕业论文!

总结就是:坚持!

03

有目标,是解决现阶段焦虑最好方法!


新新学姐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

分数公布前:你看,连紧张都是盲目的。扪心自问,这样的人成为研究生,你认为是合格的吗?

我从一开始决定考研,一边复习一边绝望,就知道第一年考不上;过程中,也从未觉得能考上。那种明知是死路一条,过程中的一切也无数次明确地告诉你“你会死得很惨”的感觉,真是炸裂。

在等待第二次出分的时,紧张,焦虑,激动……一点没有减少。真是羡慕那些笃定、自信、冷静、不慌不忙、游刃有余的人啊,笨拙、情绪化、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自己先把自己吓到傻掉,如此艰难地、勇敢地活着、前进着,好在不曾放弃过,也竟然一步步走到了想去的地方。会的,会走到对面去的。

分数公布后:1.往年分数线,确认自己是否有机会进入复试。2.积极备战复试。有目标,恰恰是解决现阶段最好的方法。焦虑和担心也一样会有不去解决焦虑的来源,你一切的紧张都显得毫无意义。

04

看一些参考书,熟悉往年的复试真题和重点。


十月学姐 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

回想自己的考研经历,依然记忆犹新。跟你们一样,在初试成绩公布之前,真的非常忐忑焦虑,临近公布成绩的时候总是关注群里或者网站上的消息,生怕漏掉什么信息。

记得非常清楚,公布初试成绩那一天,紧张的输入自己的信息,自己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看到364分的时候,知道自己可以进入复试了。在家里激动的跟爸妈说了成绩。随后就是投入时间准备复试了。其实知道成绩以后也没有特别的安心,因为还有激烈的复试,所以也没有松懈下来,就积极准备复试了。看一些参考书,熟悉往年的复试真题和重点。同样每天给自己做好学习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

备考期间要有自己的复习节奏,全面复习并侧重复习重难点,收集一些复试相关资料和信息。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态,静下心来学习,坚持下去。相信付出总会有所回报

05

设定计划,保持良好心态


蓝鹿学姐,华东师范大学学硕

很高兴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复试经验。这段时间依然要设定总的计划,包括看初试的书、听听力、看文献等,每天的日计划最好在早晨就列好,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前期那么长的时间大家已经坚持下来了,还有一个多月也要坚持哦,加油!

06

可能高分很多,不能太过于乐观


张学长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

分数公布前一方面是非常的期待,甚至有些焦虑,因此也没怎么认真准备。分数公布后,首先是惊奇自己竟然考了这么高的分,然后转念一想今年的试卷很简单,可能高分的有很多,因此不能太过于乐观,但是自己准备复试的动机更强了,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正式开始准备复试。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参考书目非常多,复试具体过程不清楚,于是我猜测复试考的知识点肯定是框架性的考察,同时我开始思考复试的目的是啥,以及通过网络查询经验贴,以了解复试的具体过程。

07

抓紧时间恢复到最佳复习状态


程学姐,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

初试后通过估分及自己当时的考试状态推测自己估计可以过复试线,在成绩公布前开始准备复试,优先学习复试的新教材。

成绩公布后,顺利进入复试,也意味着假期的结束,调整好心态准备集中复习。从二月中旬到四月,主要分为三个复习阶段,①教材巩固,②真题强化,③面试准备。

复试的准备时间相对比较紧凑,而复习的内容较多且宽泛,需要抓紧时间迅速恢复到最佳的复习状态。

08

有条不紊完成复试计划


李学姐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

在得知初试成绩后,估计了有复试的可能,便开始展开了复试规划。在复试阶段期间,仍然要拾起初试要背的书目,还要独自探索知识来面对面试的考核,兴奋中带着几分煎熬,尤其得知了比自己早早复试还成功入选的朋友,内心更加急切又担忧。但是仍能保证有条不紊的完成复试计划。

复试结束后,一边期待的等着成绩,一边继续进行各种心理学技巧的学习,毕竟是跨考生。在家人一遍遍的询问,自己无奈的应对以及期待下成绩终于公布。心落下去的感觉,但又觉得自然而然,或许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结果,我考上了。

09

早些行动,复试逆袭


小M学姐 上海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

想必此时此刻大家都在比较焦虑的等待着初试成绩吧,其实去年的我也和你们一样,怀揣一只小兔紧张而又忐忑,尤其在越来越接近成绩出来的那一刻。

这些日子可以说是我们考研人最激动人心最煎熬也是最有所期待的,但你们要相信只要成绩没有出来,我们就没有输,我们所预测的失败终归不是最后。与其忐忑不安的去预想我们不能掌控的成绩,不如我们早日开始主宰我们的复试。

我们要相信所有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们终将如愿以偿。现在我们要清楚的是比赛还没有结束,当你还沉浸在初试无法自拔时,殊不知你的对手已经阅读了好几篇相关领域的文献;当你沉迷在焦虑不安中,殊不知下一场比赛已有人领先。所以各位学弟学妹们,请将自己的忐忑不安与焦虑沉入心底,尽早的开始为下一场比赛做好准备,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成绩出来后这一颗石头终于落下了,第二场比赛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回想自己看到自己清晰的定位后,内心是有点崩溃与慌张的,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荒废以往的努力。初试成绩的不理想只能让自己背水一战。

我们不要总是对于有希望的事才去行动,要奋力去抓住一叶浮萍,绝地反击。所以我尽快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开始阅读感兴趣老师的文献,收集老师所注重的信息点,做到知彼知己,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要以为复试逆袭不现实,要相信只有你自己能主宰自己。

10

只要复试好好准备,一定能上岸


星诺学姐 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

分数公布前:外出游玩放松,没心思全身心投入学习,每天看剧(练习口语听力)。

分数公布后:首先心里美滋滋(能过线了),同时赶紧复习专业课知识、查阅老师资料,准备简历、中英文自我介绍、面试老师提问,每天练好3到5遍自我介绍,看测量,发展等统考学校没有考的书籍等等

只要复试好好准备,一定能上岸!

11

一定要提前准备复试!


桃子学姐 西南大学应用心理

出分前越临近出分日期,肯定会越紧张。重庆的出分可能会比官方公布的提前一天,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这个不一定。出分之前我是没有复习什么的,一方面是没有特别留时间复习,另一方面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通过初试,尤其是通过国家线,所以出分前没有任何准备。出分当天查完分,还是激动了几分钟,复习基本上是在3月中旬之后了(划线,不提倡大家这样做哦,尽量早一点准备,还是有好处的。)。

复习主要是文献阅读、面试准备。因为一战时参加过面试集训,所以很多面试的资料都可以使用。文献的部分花时间较多,刚开始也只是阅读文献,后期会总结真题的一些答题套路;英语没有听力,所以主要集中在口语练习上;另外,初试相关科目的知识点也可以看看,可能会在英语问题中出现。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出复试通知较晚,一般是3月24日左右,复试通知一周后就是复试。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复试,不要等复试通知。

12

咨询之前考研的学长学姐


木木学姐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 

备考期间自己一直比较心情平和,按照自己的程度努力准备,成绩出来之后自己特别吃惊,毕竟考到了自己都不敢想的成绩。整个备考(包括初试和复试)期间我都比较顺利。

在准备复试期间,我一直在认真备考,咨询了一些之前考研的学姐学长需要准备的东西,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阅读文献,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等。

我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比较自信的人,所以在考试时也没有很紧张,一直从容的答题,回应老师的提问。最后录取通知下来的时候非常的兴奋。

看了学长学姐们的话,你应该就明白了,在这段日子里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重点在于心态、计划、方法。

不过虽是这么说,仍有很多的同学会感到恐慌。现在还没开始准备复试怎么办?如何最大程度通过复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