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在树荫下分蘖不好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补救?看了这些就懂了

 一池 2020-12-24

水稻是大家熟悉的主粮作物,它是属于禾本科谷类作物,植株具有较好的分蘖能力。我国是主要的水稻种植、生产大国之一,水稻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那个时候长江流域就是著名的水稻栽培地区。

种植水稻需要具备一定的水分和日照条件,它是喜温喜湿的作物,生长周期普遍在4个月左右,有的品种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保障充足的养分、水分供给,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千粒重的重要保障,而幼苗期的分蘖又是影响后续生长的关键因素。水稻在树荫下分丫不好,就是由于日照不良导致的分蘖差的现象。

一、水稻生长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条件。

根据相关水稻品种的种植情况来看,大多数水稻生长对于土壤的选择性并不是太高的要求。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种植作物,水稻要获得丰收还是要注重自然环境的选择,水稻生长的最主要条件就是水分,其次就是气温、中微量元素等。水稻喜温喜湿,总体的生长适应性都比较好。温度却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发芽期最低不得低于10℃,而分蘖期需要在20~30℃之间,湿度在80%左右为宜。

二、树荫会影响到小环境的温湿度异常。

农村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很多农田周边都可能存在树枝树叶遮阴的情况。有过种植经验的农民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遮阴比较明显的区域水稻生长总是更慢,花芽分化更加缓慢,水稻植株只长苗结穗少。这就是树荫影响了小环境温湿度的原因,水稻叶面的光合作用效率低、水温及土壤温度低于田间其它区域的温度,并且整个小范围的空气湿度也可能要更高。难以满足水稻分蘖期所需的温度和湿度,产量效益也将更低。

三、采取相关的补救措施改善遮阴现象。

要尽量减少树木遮阴造成对水稻植株效益的影响,就要在分蘖期之间就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首先采用的是农业措施,将遮阴的树枝清理一部分,确保水稻周边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其实是水温调节,定期做好农田排灌,可以白天放水、晚上灌水的做法来促使田间的温度相对平衡;在施肥管理方面,不适宜施速效氮肥,可以适量的撒施钾肥和叶面喷施芸苔素等,提高水稻植株的分蘖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