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心海航母 2020-12-24

来源:台海网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台海网12月24日讯(记者 刘彦玫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你可向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气定神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岁月静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潇洒旷达……

恐怕鲜有人知,在车水马龙的海沧大桥下,一座庙、几个人、数不尽的草药,汇成了一片面朝海沧湾,神秘的“世外桃源”。

这里住着一位老人,他是妙手回春的“毒蛇克星”,亦是平凡暖心的“邻居阿伯”。他,就是李良赞。

'养蛇达人'治蛇伤

仁心妙手,起死回生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千百年前,柳宗元便将蛇毒之厉悉数道尽。而年近古稀的李良赞老人,却和蛇打了一辈子交道。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别人看到蛇很害怕,我看到蛇像看到宝贝。”

最多的时候,李良赞养过100多条毒蛇,眼镜蛇、竹叶青、银环蛇……品种各异,不乏70多斤的蟒蛇。以前农村经常有蛇窜进屋,农民总喊习过武艺的李良赞去抓,捕来的蛇他都悉数喂养在箱子里,还让家里小孩睡在整齐叠放的箱子上,冬天用人的体温确保蛇过冬。

圈养的毒蛇数量之多,实属罕见。但认识李良赞的人都知道,他养蛇不是为了售卖,而是研究蛇毒,治愈蛇伤。“了解它的德行,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通过长期的观察,他发现,由于觅食需要释放大量毒液,在晚上八点之后被毒蛇咬伤,致死率比八点之前低很多,因此在治疗蛇伤时,他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对症下药。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行医数年,他救治的不少病患里,不乏“起死回生”的案例。1987年夏天,石塘村村民建国被毒蛇咬伤,治疗一周仍未愈,躺在床上不省人事。家人都认为他好转无望,已经搭起灵堂、备下棺材,为他准备后事。偶然路过建国家的李良赞得知了此事,治疗蛇伤多年的他当下判断,还有治愈的可能。他将青草药入酒给建国灌下,建国当天便有所好转,伤口则费了些时日才痊愈。

丧事变乐事,建国一家人都很感激李良赞。如今,虽然建国已经不在了,但他的家人仍记着这份恩情。而许多同村人讲到李良赞,也经常都是“我有一个亲戚没有他就死掉了”。因此,他的医术医德被广为传颂,连泉州、漳州的伤者都慕名前来求治。

年少师承'白山龙'

勤奋好学,艰苦行医

无偿治疗蛇伤,李良赞坚持了五十余载。故事还要从他15岁那年说起,那时,正值青葱年华的李良赞,便踏上了拜师学艺之路,一方面作为长子,他希望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听从父亲的安排,去学强身健体的武术。于是,家住厦门海沧的李良赞启程泉州安溪,拜武术大师、民间著名医师“白山龙”为师。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相比于武术,更吸引李良赞的是各种治疗蛇伤的医术和草药。“当时跟随师父行医是很艰苦的。厦漳泉地区都是山路,从一个村庄翻越到另一个村庄,饥一餐饱一顿,稀饭和萝卜干已是美味,更别提下雨天赤脚上山采草药了。”

但在这个过程中,李良赞认识了数百种草药,也凭借着自己的勤奋,获得师父的赞赏。李良赞这一去就是19年,白山龙的徒弟众多,只有他从一而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之情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甚至已经超越了血亲之情。

鲜有人知,李良赞还有一个名字,唤作“李保山”,师父以“保护山龙”取下的。但李良赞不只守护着师父,同时也守护了那些曾在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人。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而立之年的李良赞,学成后拜别师父回到厦门,考取了医师资格证,获得行医许可证书,在老家开起了中医蛇伤科诊所。年轻时受到师父的影响,李良赞治病救人,不图回报。

“很多被蛇咬伤的都是农民,他们哪里有钱,但是你能眼看着他们死掉,不去救吗?”在一身正气的李良赞看来,生命是用钱无法衡量的,救一个是一个,治愈患者的幸福感是任何物质无法取代的。

后来,为了养家糊口,李良赞不得不关停诊所,转向鱼虾养殖。然而不变的是对采摘、种植青草药的热爱,于是李良赞在海沧大桥下的信王庙旁,开辟了一片种满草药的“百草园”。

从“医伤”到“医心”

百草园,唯一的放不弃

花田半亩,不及青草满园。这是李良赞离开师父,从医师转行后唯一的“放不弃”。春去秋来,安放身心的“百草园”,成为造福一方乡亲的“良药库”。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人家心想花,我心想草药。”直到现在,李良赞依然保持着到同安上山采药的习惯,及时更新“百草园”的草药种类,供需要的人免费采用。揭开“百草园”神秘的面纱,此处不仅有像一点红、八角莲、半边莲、两面针、青木香等治疗蛇伤的,还有治疗其他常见病的草药。因为草药治好了孙子的尿血,李良赞的儿子和媳妇对草药也有了感情,全家人帮忙照料着“百草园”。

2010年,李良赞的闽南蛇伤疗法被列入厦门市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项目,李良赞也被评为海沧区闽南传统蛇伤治疗技艺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也是厦门唯一的蛇伤疗法传承人。与此同时,他成立了“厦门市海沧区闽南蛇伤疗法非遗传习中心”,向大家传授毒蛇预防与急救知识。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如今,随着蛇伤患者的大大减少,李良赞将重心转移到了慈善事业与社区服务上,建立了海沧水头慈善会并出任会长,换个方式救人,从“医伤”走向“医心”。

在李良赞的办公室里,摆满了许多荣誉奖状,有十佳孝子、促台交流、尊老敬老、慈心济世,善举为民等奖项。“做慈善可以让我活得更踏实。”他说,虽然自己老了,但还是希望以另一种方式,贡献自己的价值。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年近古稀的李良赞,不仅为需要的人忙前忙后筹集善款,还用笑声治愈孤寡老人,凭借一手魔术表演的绝活,在老年会、庙会等公益活动上,托起活跃欢乐的气氛,用鸡鸭蛋变出乌龟、鸡、鸭,甚至还能随手变出一份炒米粉、炒面等闽南特色美食。李良赞乐此不疲,乡亲们百看不厌……

每逢夜色降临,海沧大桥总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而桥下鲜有人知的闽南蛇伤疗法研习中心,也永远留着一盏茶,于灯火阑珊处,抚慰人心。

“毒蛇克星”李良赞:回春妙手,医伤医心

传承人·守艺心声:

记:不同的蛇伤草药有不同的功效,大家一定都很想知道,平时如果被蛇咬伤了,如何自救?

李:首先要会判断被什么蛇咬伤,对症下药。如果是遇到“竹叶青”,它是会流血流到死,所以要止血。眼镜蛇的话一定要活血止血。如果是伤到神经系统,要活血祛风。闽南传统蛇伤医疗技艺采用的是如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半边莲、田基黄、白花蛇舌草、白叶藤、地了草、两面针、青木香、鬼针草、黄药子等,这些鲜草药在山区随处可见的,加工方法就是洗净、捣烂取汁,容易操作,方便实用。记住“一防二救三治疗一扎二洗三排毒”的口诀,比如手被咬伤了,应该先扎住手臂,防止毒血流往身体其他部位,然后再清洗伤口,最后再将毒血挤出来;急救完之后,应再送到专业医师处进行治疗。

记:您说草药是您的“放不弃”,那这些可以治病的草药背后,都倾注了您哪些情感呢?

李:改革开放之后没有行医,但是草药还继续栽,草药是放不弃的,对我来说,比花还珍贵,它是救人的,感情也比金钱重。学蛇伤疗法近20年,从小就跟着师父行医,亲眼看到了很多从“鬼门关”被救回来的人,这是行善积德。而且师父救人从来没有要求收取费用,这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记得那时候雨天赤脚上山好不容易采摘的草药,拿到市场上去卖,有些农民没有钱买,师父也愿意送给他们,平时炼的药膏也免费送,但这个药膏做法已经失传了。所以,我这辈子积累了那么多草药的知识,希望更多的人来传承,失传的话就太可惜了。

记:作为福建省唯一的蛇伤疗法传承人,您是如何开展传承工作的?

李:主要是给学校的学生还有感兴趣的人讲,但是效果都不是太好。以前,我们学习蛇伤草药,都是跟着师父慢工出细活,很久才学一个知识点,在实践中才能学得踏实。这个没办法速成,你只有见到这个草药,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才能巩固知识,现在没有这个环境了。蛇伤疗法的传承也不好动员,目前有一两个徒弟在同安,靠山有青草药,也行医,兼看蛇伤。

记:蛇伤疗法在患者急剧减少的今天,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李:随着现代社会的医疗及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传统蛇伤医治行业逐渐衰弱。但随着公园及绿地不断增多,居民遭遇毒蛇的概率也会提高。因此,兼具便捷性及高效性的闽南蛇伤疗法还是有存在的价值。我只要还走得动,就会坚持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