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谈刘姓的前世今生

 当代名家博物馆 2020-12-24

  刘姓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大姓之一,在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四川的分布比较集中,当代刘姓人口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1%,为中国第四大姓氏,刘姓人口大约有6770万。

  得姓始祖:刘累,姬姓,上古时期帝尧裔孙。相传刘累曾向豢龙氏董父学豢龙、御龙。夏孔甲帝时,天降龙于今河南省临颍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长达七年之久。因刘累养龙御龙有功,孔甲封其为御龙氏,代行豕韦国君。后一龙死,刘累将其制成肉羹献孔甲帝,孔甲因之味美,命刘累再献,刘累因惧龙死之事暴露,遂迁到中岳嵩山南侧之尧山东麓(现在的鲁山县昭平湖地区),在此垦荒渔猎,最后卒葬于此。刘累子孙皆以刘为姓,并尊刘累为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刘的本意是兵器。在春秋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刘字,像手执两刀作解剖的形状联想到刘姓始祖刘累为夏后孔甲豢养龙和解剖龙的传说,刘累一定具有出类拔萃的养龙和杀龙的技术。当然,所谓的龙为当时生活于河洛地区的一种鳄鱼、鳄鱼的皮十分坚硬,没有锋利的刀具是难以制服它的,刘累家族是属于一刘字金文支既能蒙养龙又怀屠龙技术的部落。刘是一种屠刀,是刘部落所崇拜的原始图腾,后来发展为部落的名称和地名,进而演化为国名和姓氏。

  早期的刘氏族还以刘树为社树。亦即图腾树、刘树在古代也称榴树,即山石榴,是一种野生石榴。刘邦在河南荥阳建立西汉王朝时,迎太公居于新丰,地近临潼。传说刘氏家族有世代在宅院旁栽种山石榴的习俗,太公把这一传统也带到了都城长安,历汉晋,唐宋、明清至今,临潼的石榴仍是十分有名。据说,在今天南方的刘氏中仍保留在庭院中栽种石榴的风俗。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两大支:祁姓和姬姓。

  第一支出自祁姓,为帝尧的后裔。4000多年前的帝尧初居山东定陶,后迁河北唐县,故号陶唐氏,祁姓。其实陶唐氏是当时活跃在华北地区的一支部落,由于帝尧的丰功伟绩,才使陶唐氏耀眼于后人的史书之中。

  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夏朝孔甲时代,丹朱后裔刘累为夏王驯养龙,有功而封于刘聚,即刘国。刘累后迁于河南鲁山。刘累为公认的刘姓始祖。商朝后期,武丁灭了地在今河南滑县的豕韦古国,更封刘累的后裔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以奉尧祀。

  周成王灭唐,迁唐公于杜,遂称唐杜氏。古杜国在今陕西长安东北,是神农氏的后裔后土的居地,以杜树为神树,敌称杜。至周宣王时,杜伯无罪被杀。其子隰叔逃奔晋国为官。隰叔之曾孙士会曾出使秦国,后又由秦国返回晋国。其次子士轼留在秦国不归,遂恢复其祖上刘累之姓为刘氏。刘姓再一次出现在历史上,也是刘姓第一次大迁移。从此以后,刘姓族群冲出了长达千年的在夏、商、周三朝天子周边活动的狭小圈子。

  至战国后期,秦国灭了魏国,刘氏宗族随秦军进入魏国都城大梁,即今河南开封。至刘累56世孙刘荣,始徙居沛,即今江苏沛县。刘荣系汉高祖刘邦之祖父,传说刘荣葬于今江西瑞金县大华山铜鼓村。祁姓刘氏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

  第二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子孙。东周时,周顷王封其季子于刘累古封地刘城,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这是组成当代刘姓大族的一支重要的派系,称姬姓刘氏。故地在令河南郾师县南之缑氏镇,历经康、定、献、文、桓五世,相继为东周王室卿士,地位颇为显赫。刘国的后代有一支投奔楚国,迁居于河南南召县南部留山一带,后又涉湖南东部之浏水,也称浏阳河,至三国东吴设置浏阳县。

  姬姓刘氏在周朝十分活跃,其影响和人口均超过祁姓刘氏。进人汉朝后,皇族刘姓兴盛,姬姓刘氏逐渐湮没无闻,其后人均融人祁姓刘氏,后世已不可分姬姓刘氏的历史有2600年。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少数民族也是刘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汉初期的匈奴贵族内附,南北朝的鲜卑族进人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满洲八旗汉化,这中间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刘姓。华北地区尤其在河南地区的刘姓含有匈奴屠各氏族、鲜卑独孤氏族的基因,东北地区的刘姓主要掺和了满族和蒙古族的血液。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期的刘姓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区。此外,湖北荆襄地区、湖南长沙地区,江西九江地区也有刘姓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又一次陷人战乱,中原刘姓与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向南方东南和西南迁移,从东晋到唐朝,中原地区向南方和东南地区的移民从未断过,移民数量越来越大,地域越来越远。唐末中原大批移民进入福建,其中包括刘姓人群。。

  宋朝时期,刘姓大约有3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7%,为宋朝第四大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河北、山东,这三省刘姓大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福建和四川等省。江西为刘姓第一大省,占刘姓总人口的17%。全国形成了赣浙闽,冀豫鲁、川湘三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刘姓大约有4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4%,为明朝第五大姓。主要分布于江西、山东、河北,这三省刘姓大约占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湖南、陕西、江苏和湖北等地。江西省的刘姓人口约占刘姓总人口的23%,仍为刘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赣浙苏、鲁冀晋陕、湘鄂三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动主要围绕这三大块地区展开,东南地区主要向北和西扩散,华北地区主要向南移动,同时向西和东漂移,而四川地区人口主要向两湖地区迁移。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刘姓人口已达到6770万,为全国第四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5.1%。宋朝至今1000余年,刘姓人口的增加率呈上升的态势。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四省,大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广东、辽宁、江西、江苏,这七省又集中了刘姓人口的33.5%山东占刘姓总人口的10%,为刘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鲁豫冀、湘川鄂皖赣粵两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地区。

在600年的发展与繁衍,刘姓人口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是主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向东的迁移,同时,黄河以北的刘姓人群也大批向东北地区移民。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和堂号

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的子孙分封于全国各地,支派众多,人丁兴旺。西汉初累计皇子封王30余人。封侯者达400余人。汉王室大封同姓王侯,使刘姓贵族遍布于大江南北,他们各据一方,很快成为各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总之刘姓以皇族为主脉,经历汉朝400多年的繁衍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大姓。

刘姓的郡望多达25个,著名的郡望有18处,最重要的是彭城和沛郡,其次为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邱、南阳、东平、高密、竞陵、河南、尉氏、广平、丹阳、广陵、长沙和临淮。

刘姓除以上述18处郡望为堂号外,还自立堂号豢龙,藜照、敦睦,敦伦、敦本,怀贤,墨庄等,普遍使用的堂号为彭城堂“豢龙”堂号典出刘姓始祖刘累。刘累在夏朝孔甲时代,为夏王豢养龙,有功而封刘国。而“藜照”堂号出自汉朝的刘向。传说汉元帝时,刘向在天禄阁供职校书。一天晚上,有一穿黄衣的老翁,一手执藜杖,口吹藜杖上的火焰,一手拿着天文地理书,对刘向说:“我是太乙之精,听说你好学,特地来看你。”刘向自见了老翁,受了神书,才思越发敏捷,一生著书颇丰。

  2、刘姓楹联

  术通乾象;喜入天台。

  阮嵇作友;丰沛发祥。

  三章早沛秦川雨;五夜长明书室灯。

  孔氏弦歌,鲁国新声闻壁内;汉家箫鼓,祖庭余韵在人间。

  3、家刘氏家训

  立身其正其言,待人以厚以宽。

  教子唯忠唯孝,治家克勤克俭。

  存心能忍能耐,做事不偏不倚。

  接物勿欺勿怠,处事曰谨曰廉。

  尊长必恭必敬,交友与德与贤。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处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舍语,晨昏须奉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刘姓历代名人1574名,占总名人数的3.46%,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位。刘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4.39%,排在第四位;刘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2.88%,排在第六位;刘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47%,排在第八位。

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刘氏子孙茂盛兴旺,历代名人不绝如缕。第一位为刘氏家族光耀门庭的伟人是刘邦。从汉刘氏名人刘邦高祖刘邦开始,刘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6位,先后建立过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后汉、北汉、大齐等政权。

历代重要的刘姓人物有:西汉淮南王刘安,经学家刘向,刘歆,训诂学家刘熙;东汉光武帝刘秀,书法家刘德升,天文学家刘洪;三国蜀汉国主刘备;魏晋之际数学家刘徽,晋朝诗人刘伶;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梁文学家刘勰、刘峻;唐朝宰相刘晏、刘知几,大臣刘文静,文学家刘禹锡;五代后汉国主刘知远;北宋史学家刘恕,刘放;南宋名将刘锜,文学家刘子聲,画家刘松年;明朝宰相刘基,画家刘压;清朝书法家刘墉,大臣刘统勋,名将刘永福,湘军名将刘长佑,淮军名将刘铭传,文学家刘开,小说家刘鹗。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发源地)——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汉墓)——河南省偃师市(发源地)——陕西省汉中市(古汉台)

  (一)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刘氏发源地之一——刘国故地

上古时刘国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境内,是祁氏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虽然与刘姓有关的遗址已无处觅其踪迹,但仍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

  (二)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汉墓

  陵山在满城县西南三里处,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的陵墓所在地。刘胜墓和窦绾墓都坐落在主峰的东坡。全墓可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暴露在外面的小墓还有18座。

  交通参考:在保定火车站乘10路车到陵山脚下,需40分钟,3元左右,下车后可租乘当地的机动三轮车到1公里以外的景点,最多3元即到。门票:38元(进山门票8元,两个汉墓合计30元)。

  (三)河南省偃师市刘氏发源地之一——西周时刘邑故地

  偃师是西周时刘邑的所在地,是姬姓刘氏的发源地。为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朝古都。今天,偃师市缑氏镇陶家村北仍存有刘国故城遗址,是刘姓先祖最早扎根繁衍的地方。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南北长约1220米,东西宽约650米,二面临河,坐落在天然形成的半岛上。

  (四)陕西省汉中市吉汉台——刘邦的行宫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是刘邦西汉王朝的发祥地。地处汉中市东南隅的古汉台是刘邦立国之初,汉中太守为刘邦立国建造的行宫。在古汉台博物馆内珍藏着汉中珍贵文物12000多件,被誉为“国之瑰宝”。

游线二: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刘邦祖陵、汉皇后裔聚居地)——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刘基故里)

  (一)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刘邦祖陵、汉皇后裔聚居地

丰县赵序镇金刘寨村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其祖陵的所在地。这里的刘姓村民都是刘邦的孙子梁孝王刘武的五世孙刘欣的后裔,刘欣因才学不高被派到老家看守祖陵,世代繁衍生息于此。在金刘寨村众多的刘氏家庙巾,规模最大的要数汉皇祖陵了。祖陵以刘邦曾祖父刘清墓为巾心,正北是刘氏家祠,又称“汉里祠”。

  (二)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刘基故里——上海周边的香格里拉

  文成县南田镇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祖籍,文成县的县名就是由刘基的谥号而来的。在文成县的百丈涤风景区内,现存刘伯温墓及刘文成公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