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安,终究是李安

 慢慢游 2020-12-24

要提到华语电影最出色的电影导演,李安的名字必然在列,这个在事业上经历了波峰波谷,永远站在技术前沿的导演,为我们带来一场又一场的视听盛宴。

翻开导演的履历表,李安已经凭借自己的作品完成了电影界的大满贯,可谓是拿奖拿到手软,每出作品必有斩获。

(青年李安)

《推手》获得金马评审团特别奖、《喜宴》收获金马导演和柏林金熊两座奖杯,第二年的《饮食男女》更是直接在奥斯卡斩获最佳外语片提名,李安在台湾本土所拍摄的“父亲三部曲”就直接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

进入好莱坞之后,在高水平的电影工业的保驾护航下,李安的作品更是直接上了另一层台阶,《理智与情感》拿到柏林金熊,话题作品《色·戒》拿到威尼斯金狮,中式武侠《卧虎藏龙》直接夺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其实,更重量级的是,在2005年的《断背山》和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是直接给李安带来了两座奥斯卡小金人。

纵观李安的作品年表,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个神奇的导演竟然任何题材都能在其手中发光,不光能玩的转剧情片,动作爱情谍战这种类型元素也毫不怯场,甚至超级英雄片《绿巨人浩克》都没问题。

夺得电影节大满贯奖项也能证明李安的故事不仅是单独符合台湾、欧洲、好莱坞的电影审美口味,而是让全世界都能为之称赞叫好。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对于技术的迷恋态度被大众察觉,从3d的前沿技术到4k+120帧的超高技术规格,李安一直站在研究电影技术的前沿,他不会认为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对于电影工业故事性的冲击,而是更好的辅助。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我觉得新的台湾电影常常瞧不起技术,但在纽约大学没有这种心态,就是一种求生训练,大家机会均等。”这句话选自李安自传,李安在纽约大学求学时,就对于技术有了更为积极的态度。

这一次,在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后,李安又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新技术的革命,更纯粹的视听感受

《双子杀手》质量到底如何?

在此放上最佳观看模式,一共四种规格:120帧+4k+3D(Cinity厅);120帧+4k+3D(杜比影院);60帧+3D;24帧+2D。

最后一种不必说肯定不要去看,如果想体验新技术推荐观看第一种,如果因为票价和城市的关系看不到第一种,退而求其次选择杜比影院,再如果以上两种都看不到,60帧3D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120帧比60帧更身临其境,仿佛在身边发生),如果观看这一种规格,请选择亮度比较好的影院,以保证夜戏的观看效果,祝大家观影愉快。

(以下内容含有影片轻微剧透,对此介意的朋友可以去影院观看之后食用)

01

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样,口碑在北美的发酵效果并不理想,IMDB只收获5.2的分数,而在大陆院线未正式正式上映之前的豆瓣评分也不甚理想,7.1的分数绝对不符合李安。

那这一次是否又是李安在探索技术前沿时对于故事的一次放弃?(《比利林恩》的负面评价多来自于技术压倒故事)

答案在我看来是否定的,这次《双子杀手》其实是技术和故事的一次双赢,是真正让技术作为电影叙事的辅助出现,不喧宾夺主但又在几段戏中让技术作为震撼人心的关键。

笔者在观看《双子杀手》之前,努力回忆在观看三年前上映的那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的感受。

同样是对于新技术的尝试,在后者这里我的记忆尤为模糊,集中在更为清晰的人像与风景,在大全景的景色拍摄中你甚至都找不到焦点,因为整个画面清晰到人物毛孔可见,人物仿佛在对着你说话,画面信息量被提升了全新的高度。

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作为对话频繁,节奏较缓的剧情片,新技术更多的体现在画面清晰上。但在这次《双子杀手》中,甫一开始,一场车站戏,4k+120帧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就让观众进入了全新的观影世界,完全不同于以往2k画面和60帧的世界。(60帧其实就区别于普通3d画面,是更高的放映规格。)

这次,新技术不仅体现在静止的风景图和固定镜中,作为类型元素充盈的类型片,动作、枪战、追车戏这样的运动画面将进行更完美的呈现。

有很多画面在新技术的渲染下变得无比惊艳,比如大范围的海水,尤其是在点明亨利溺水那里的转场;比如高速运动中的动作画面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无比丝滑,不再依靠快速剪辑去营造紧张感

尤其是双子杀手出现的第一场追车戏,摩托车高速追逐战,其中反复切换的第一人称游戏视角和小克用摩托车做出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用眼花缭乱和大吃一惊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里,对于新技术奇观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不光是120帧,并且在很多对打和最后的全身浴火的镜头中,用的还是升格镜头,最前沿的是,在电影里塑造了一个史密斯的年轻版本,一个电影内外真正的“非人”,这是在突破类型片(动作片)的电影固式。

02

说到这里,我们发现,在围绕“新技术”这个话题我们将电影推到了一个对于画面有着非常高要求的地步,但时至今日,从少年派的那只老虎到双子杀手中的年轻版史密斯,我仍然坚持这样一个观点。

我们在新技术的加持下,电影的看点并不在于拍了什么奇观化的故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去拍摄这个故事,李安真正渴望的,是在传统叙事语境下用新技术创造出新的电影。

技术是新的,但李安总能在自己的电影中烙下自己的烙印,他在故事上仍旧是传统的。

我们从“父亲三部曲”到《绿巨人浩克》,我们都能感觉到无论任何电影,李安都渴望在演员关系上去探讨父子关系和家庭亲疏。

但从最初的《推手》到现在,李安虽然依旧在探讨父子关系,但和当初已经有了区别,随着阅历与年龄的增加,对这段关系有了更深更多的探讨。

影片其实用故事的发展来对于这段关系的思考进行了串联,我们可以注意到影片最出色的三场打斗是:摩托追逐、地下室对打、街道枪战。

这恰恰是李安借亨利和小克的关系刻画而对自己关系的自我表达:从第一场戏的父权挑战到第二场戏的互相对抗与疼痛感再到第三场戏的重塑父权和父子教育。

但随着影片高潮的到来,“恶灵骑士”一般无痛感和害怕情绪的小小克,也就是克隆人2号的出现,我们发现李安在探讨常规父子关系的同时,对于本身科幻的克隆的主题也没有丢弃:当时间刻刀在“最强人类”身上和脸上留下痕迹,我如何和正年轻的自己对抗,我们如何和时间对抗?

尾声

我可能会理解为什么北美对于本片的负面评价:其中肯定有对于这片子“没爽快”的愤怒一个老而慢的非杰森伯恩式也非弗兰克摩西斯式的特工离开枪械之后只能瞎挥拳头花式挨揍,没有美女没有恋爱,对于两个杀手(同一个人)的生死羁绊的刻画根本提不起兴趣。(以上两个人物分别出自《谍影重重系列》和《赤焰战场系列》)

但我们更应该把它看成新技术狂人李安一个既传统又新潮的作品。

从“父亲三部曲”中对于父子关系的“表面悲实质亦悲”到《双子杀手》到“表面喜实质却悲”,这是一个父亲的重新思考。

经过这一次,我不仅没有对李安的电影丧失信心,反而对还未到来的《马尼拉之战》更加期待。

因为,他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李安和自己的偶像伯格曼)

----

原创:拆房子的阿七(感谢

编辑校正:慢慢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