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在桐显现新成效

 绿叶发于春枝 2020-12-24

自合肥都市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九次会商会议召开以来,我市在合肥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下,全面落实《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十大专题合作协议为重要抓手,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调联动,在区域合作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

农业产业合作更加深入。桐城与合肥市合作共建蔬菜基地已达4千余亩。生猪产能保障基地合作共建有了新进展,安徽农垦集团与宏丰生态有限公司、华松养殖有限公司顺利对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年出栏2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农业产业技术服务联盟运行有效,编制《桐城市富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建立了9个富锌水稻生产基地,创建12个锌米品牌,与安徽农业大学和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富锌产学研用基地,成功举办“中国·桐城首届富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桐城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

合作创新取得新成果。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与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之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徽香杨新能源公司院士工作站即将挂牌运行。鸿润、中科电气、微威、新瑞、攀登、丹凤等6家企业通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验收,汇通、微威成功申报2020年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安徽金亿新材料公司与中科院合肥固体物理研究所、安徽美祥公司与安徽大学、金田公司与复旦大学、永生机械与合肥工业大学、香杨新能源与省煤炭科研院、安徽中一公司与安徽大学均达成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市政府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共建“桐城市创新研究院”,并与安徽大学成功举办了两次科技成果推介会。我市还成功举办桐城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中建材、琦家两家公司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微威胶件集团获三等奖,微威胶件集团的磁流变弹性体等智能材料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为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提供了实验原料。新瑞重工“通过式智能测温舱”入选科技部抗疫先进技术成果,琦家硅藻土基环境污染治理复合材料入选2020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

产业合作更加紧密。汇通汽车部件、金亿合金、微威胶件3家企业成为江汽集团配套成员,而且配套额不断增加;安徽中科自动化公司与中科大、安农大进行全方位技术合作,投资年产2万台农特产品绿色节能干燥装备生产线项目已竣工投产;金亿新材料与合肥物质研究院的混合动力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设计、规模化生产与应用项目进展顺利。都市圈内商贸企业融合发展,桐城先后引进合肥奥迪4S店、芜湖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公司来桐投资。

互联互通更加有力。合安高铁于12月22日开通运营,进一步拉近圈内外城市的时空距离。引江济淮桐城段、G3W德上高速公路桐城段、G42S岳武高速公路东延线桐城段全线开工建设,S231桐城段、通用机场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文旅区域合作持续推进。我市依托《桐城市全域旅游规划》,深度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旅游”多业融合;加强圈内旅游交流合作,成立文化旅游发展联盟,参与2020合肥文化旅游(北京)推介会;参与编制都市圈旅游精品线路,文庙-六尺巷景区、孔城老街、嬉子湖生态旅游区、仙龙湖·活海欢乐水世界、披雪瀑等重点旅游景区成功上“线”。

卫生健康协同发展。我市积极谋划“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市医院、中医院推进智慧医疗系统,落实智医助理项目,实现居民电子档案健康卡应用;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市医院、中医院与安医大一、二附院、省立医院、省中医药大学附院建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上海同济医院桐城分院实现远程会诊及专家会诊;华鑫医院与合肥高新心血管医院建成专科联盟和医联体单位;合肥安徽博明医院集团在桐投资建设二级专科爱普眼科医院;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市医院与安医二附院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多学科、全领域合作关系;市中医院与省内三级医院建立转诊通道,患者就医更便利。

人才交流更加频繁。我市搭建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发布平台,举办各类人力招聘活动,人力资源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圈内各市县联合举办了“合肥都市圈人才招聘会”,深化跨区域交流合作,城乡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缓解;积极推进“互联网+人社”,养老资格实行异地认证,社会保险关系实现无障碍跨地区转移接续;基本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合肥都市圈小学数学教研活动,选派了10名教育管理者到马鞍山市中小学交流学习。(钱叶挺  陶健)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