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科研圈实惨!7位科研巨星陨落,8位科学大佬归于尘土

 解螺旋 2020-12-24

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425天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社会的生产、人们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影响。

因此,奔赴在医学科研的最前线的诸多医学科研者,无不期冀能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抚慰患者身心的伤痛。

在与疾病搏斗的这条荆棘路上,一些谢幕转身的医学科研者刻下了自己的姓名,印上了自己的足迹。他们习惯将名字深埋于泥土,却联手塑造了你我今日的世界——

“韶光易逝,劝君惜取少年时”,孙儒泳院士在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寄语言犹在耳;

段氏伽玛刀的受益者,感念着段正澄院士的艰辛付出;

神经药理学的学子们手捧教材,正沿着池志强院士的教导前行……

这些医学路途中最为闪耀的星却在2020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诸位先辈大师们对科学领域所做的卓越贡献亦是长存的,未来也终将照亮整个社会。

本文则列举了2020年国内外数名逝去的科学家(排名不分先后),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与无限哀思。

国内陨落的科研巨星

1.段正澄(1934-2020)

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首台全身伽马刀研发者段正澄院士,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6岁。

段正澄院士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6年,他将机械科学与放疗医学相结合,研发了国际首台全身伽马刀,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由中国“原创”的世界首台大型放疗设备——全身伽马刀问世。全身伽马刀可进行旋转动态聚焦,使伽马射线焦点对准经过精密定位后的肿瘤,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大大降低对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目前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使用,惠及近百万人。

学生们都叫他“机械狂人”,因为他认准的事从不放弃。他曾告诉学生们,做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来一个“脉冲”,自己就要“震荡”。 

2.曾毅(1929-2020)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曾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他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

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在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协同作用下,EB病毒感染的人胎鼻咽部粘膜组织在裸鼠能诱发人鼻咽癌,这是EB病毒诱发人鼻咽癌的直接证据


他从1984年起开展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研究,证明1984年HIV已传入我国。1987年分离到第一个中国的HIV-1毒株,建立了HIV的快速诊断方法。

他一生与各种危险病毒打交道,愈“战”愈勇:“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忠于自己的职责,我研究病毒,越严重、越危险的,更要好好研究。”

3.池志强(1924-2020)

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原研究员池志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7日逝世,享年95岁。

他长期从事药理学研究,是中国神经药理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在抗放射损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1950年代,他的副博士论文证明,由中国科学家研发的二巯基丁二酸钠较前苏联科学家研发的二巯基丙基磺酸钠对血吸虫病治疗锑剂吐酒石的治疗指数高一倍。

1960年代,他主要从事防治电离辐射损伤的药物研究,是防护辐射损伤特种药物研究和6003国防科研大协作组的首席科学家。

1970年代起,他注重军民结合,开创了强效镇痛剂和神经受体研究新方向,是国内最早开展阿片受体及其亚型高选择性配体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

池志强院士生逢乱世,自强不息;在抗战的兵荒马乱中完成学业,并积极参加党的革命事业,在大山深处教书养家;解放后,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几十年如一日,默默为国奉献!

4.周同惠(1924-202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同惠先生,因病于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95岁。

他主要从事药物分析与中草药活性成分分析的基础研究,开展药物代谢及代谢产物的鉴定与分析方法的研究。领导研究建立了运动员禁用的五大类100种药物的分析及确证方法,筹建了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兼任主任。代表作有《纸色谱和薄层色谱》、《中草药现代研究》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身边人觉得他像个老顽童,他也曾说,“玩”与动手是自己的专业“启蒙老师”,正是“玩”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也正是动手,让他除了理论学习外,具备了扎实的实践分析能力。

5.孙儒泳(1927-2020)

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儒泳院士突发心梗,于2月14日早上8点50分去世。

他常年从事生态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撰写和参与撰写的专著、译著、高校教材等共16种,所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获第二届高校教材评审全国优秀奖和1992年全国教学图书展一等奖。

他以8个季节的实验资料,证明地理上相距仅110公里的两个种群间存在着静止代谢率的地理变异,从而为兽类提供了地理物种形成假说的生理生态学证据;同时,提出了地理变异季节相的新概念。

他曾评价自己“不是天才,甚至算不上聪明。优势只在于一旦确定目标就兢兢业业,从不左顾右盼,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6、周俊(1932-202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周俊,长期从事植物化学与植物资源的研究,率先在中国系统地开展植物配糖体、云南白药和植物环肽的研究,曾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于2020年3月27日逝世。

他较早地创造性地将植物化学与植物亲缘系统及分布相结合,并形成了特色,为植物资源的利用及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4项,编著出版了《橡子》和《中国油脂植物》。

他率先在国内系统开展植物配糖体研究,1990年首次发现环肽配糖体。创立了我国植物化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曾表示,自然科学有成千上万的科学门类,其中,最美丽的是植物,“研究植物的科学是美丽的科学”。

7、卢世璧(1930-2020)

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于2020年3月28日逝世,享年90岁。

主要从事骨科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在中国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临床应用及火器性神经损伤自体神经束间移植术及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研究,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等。

他曾先后参与了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营口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四次大地震的救援工作,是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进入灾区后,卢院士就马不停蹄地检查、救治了伤员,但他还总埋怨自己行动太慢:“我走得快一点,或许就能多救一个人。”

2019年5月,他曾对光明日报记者说:“医者仁心的‘仁’,其实还是两个人——医生和病人。医患之间共同承担着风险,应该相互信任。”而作为一名骨科专家,卢院士用行动证明了医者的“仁”心。

国外逝去的科学大佬

1、Stanley Cohen(1922-2020)

诺贝尔奖得主、生物化学家Stanley Cohen于今年2月去世,享年97岁,他一直致力于细胞生长因子研究。

范德比尔特大学基础科学系主任Lawrence Marnett说:“Stanley的工作不仅提供了有关细胞如何生长的关键见解,而且还促进了许多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的开发”

 Cohen与生物化学家Rita Levi-Montalcini在不同类型生长因子上的研究为他们赢得了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Cohen因发现表皮生长因子(一种刺激细胞生长和分化并在肿瘤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而倍受赞誉,而Levi-Montalcini则因其首次分离神经生长因子而闻名。

此后,生长因子受体已成为许多药物的靶标,例如吉非替尼和西妥昔单抗,这些药物可减缓或预防某些癌症的进展。

2、Noel Rose(1927–2020)

免疫学家、微生物学家Noel Rose早期实验确立了自身免疫的概念,他于7月30日因中风去世,享年92岁。

在他的开创性工作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人体无法对自身发起免疫反应。但是,作为布法罗大学的一名年轻医学生, Rose展示了注射自身甲状腺衍生抗原的兔子会产生免疫反应,从而破坏动物的甲状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他进一步阐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和机制,发表880多篇文章和书籍。 

哈佛医学院风湿病学教授乔治·索科斯George Tsokos表示 “从各个方面来看, Rose都是自身免疫之父。”

3、Phillip Leder(1934–2020)

哈佛医学院分子遗传学家Phillip Leder于2月去世,享年85岁。他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癌症遗传学领域的发展。 

1960年代,Leder作为博士后与NIH遗传学家Marshall Nirenberg一起工作,开发了一种技术,首次证实氨基酸由三个核苷酸编码

在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他回忆了那些早期实验的兴奋之处。“我上床睡觉前就在思考第二天的实验,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冲进实验室。这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是精神上的兴奋是巨大的。”

在揭示了蛋白质编码的遗传基础之后,Leder绘制了哺乳动物基因的第一个完整序列,开发了第一个重组DNA载体系统,并发现了第一个导致小鼠模型发展的致癌基因。1981年,他在加入哈佛医学院仅仅一年之后,就建立了遗传学系,并担任系主任25年。

4、Wloss -Wong-Staal(1946-2020)

分子病毒学家Flossie Wong-Staal于今年7月因肺炎并发症去世,享年73岁。她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研究人员,首次克隆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Wong-Staal于1973年以博士后的身份首次进入病毒学家Robert Gallo的实验室,当时的科学家们对逆转录病毒是否会导致人类癌症表示怀疑。Wong-Staal的研究工作帮助推翻了这一教条,因为她和她的团队确定了第一个人类逆转录病毒(HTLV-1)并表明它确实可能导致癌症。她和Gallo一起在20年中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使Wong-Staal成为1980年代科学界引用次数最多的女性。

随着1980年代AIDS病例开始激增,Wong-Staal成为第一个克隆HIV(导致艾滋病的逆转录病毒)的人,并开始研究其基因的功能,这是发展最终治疗方法的必要步骤。她于1990年离开Gallo位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实验室,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成立了艾滋病研究中心,在那里她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病毒和开发治疗方法,其中许多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5、Angelika Amon(1967–2020)

麻省理工学院的细胞生物学家Angelika Amon因卵巢癌于10月29日去世,享年53岁。她一直致力于研究细胞周期,以及当其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时对癌症发生的影响。 

在获得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和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进行博士后期间,她使用了诸如酵母和果蝇等模型生物来研究某些蛋白质和酶如何通过有丝分裂指导细胞。

后来,她将研究重点转向了非整倍性、异常数目的染色体和染色体分离的研究。她发现多余的染色体会破坏蛋白质折叠和细胞代谢,致使正常生理过程出现错误,从而导致癌症发生

6、William Dement(1928–2020)

睡眠科学家William Dement于今年6月去世,享年91岁。他一向致力于研究多种睡眠障碍,并开设了世界上最早的睡眠障碍诊所。 

在1950年代,他在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读研期间,研究了快速眼动睡眠的生理机制及其与做梦的关系。后来他加入了斯坦福大学,任教了50年。在那里,他的研究重点变成了睡眠呼吸暂停和睡眠剥夺的影响研究。1970年,他成立了斯坦福大学睡眠医学中心,并因其促使国会建立国家睡眠障碍研究中心而倍受赞誉。

7、詹姆斯·泰勒(1979–2020)

开发了广泛使用的生物信息学平台的计算生物学家James Taylor于4月去世,享年40岁。

基因学家Andrew Carroll曾在推特上写道: “Taylor对开源、可访问性和可复制性做出了巨大贡献。” “多亏可James的工作,任何在云上运行生物信息学工具的人都可以这样做。” 

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Taylor帮助开发了Galaxy Project,该平台使研究人员无需知道如何编程即可共享基因组数据。从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任教转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时,他继续完善该平台。自那时起,Galaxy 已被应用于超过10,000多种跨学科出版物。

8.Jeff McKnight(1984–2020)

俄勒冈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Jeff McKnight于今年10月去世,享年36岁。

McKnight的研究专注于染色质,染色质是一种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可控制DNA复制和基因表达。他是世界上最早能够直接操纵其结构的研究人员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他在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工作,利用模型生物酿酒酵母。

当他在2016年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时,McKnight表示,他“真正的梦想”是将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涉及到不同程度染色质破坏的数十种人类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和亨廷顿氏症。 

在因淋巴瘤去世之前,McKnight花了数月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对他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记录,得到了其他科学家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https://www./news-opinion/those-we-lost-in-2020-68285

END

撰文丨萌董董
排版丨萌董董
主编丨尤兰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