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食版《冈仁波齐》:他们从上海到拉萨,63天,骑行1万里,全程食素

 我的七彩石 2020-12-24
素食版《冈仁波齐》:他们从上海到拉萨,63天,骑行1万里,全程食素

2017年的一部《冈仁波齐》感动了无数人,11人的队伍,踏上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有人说:在电影里我看到的是接近神性的光辉和美。

同一年,有一群人从上海出发,沿着318国道一路骑行。他们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途经沪、苏、浙、皖、鄂、渝、川、藏8省(直辖市、自治区)70多个县市,从海拔4米一路骑行到5130米,翻越十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来到拉萨。

全程10000华里,历时63天!这群素食者为什么进行这项挑战?旅途中又经历了什么困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一群万里素骑行的人。

01为什么挑战万里素骑行?

姜禹诚是“万里素骑行”的发起者,在这次骑行前,他尝试过多个素食项目,但都没有成功。在与业内人士交流后,发现素食产业太不容易了:普遍亏损,黄继光式的无名英雄遍地都是。那个时候他就在思考,素食产业为什么这么难?

在他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消费者对素食存在着巨大的误解!素食给普通大众的印象就是青菜萝卜,是缺乏营养的,只吃素会没力气的!

为了改变大众这一印象,姜禹诚决定要做一件吃肉的人也很难做到的事:选择一条有挑战的路,请素食者们一同挑战一次万里骑行,以此为素食正名:素食是有营养的,素食者的体力是丝毫不亚于肉食者的!

所以,从上海到拉萨的这个万里骑行,并不该只是他一个人要做到,而是一群吃素的人都要能做到!于是,他开始从社会中招募并选拔了一群“吃草”的骑手们。

02“吃草”的骑手们

看到姜禹诚的召集,很多素食朋友们都非常激动,积极报名参加。这一路上,一同骑行的朋友身份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有企业家、导演、高管、学者、僧人、艾灸师、艺术家、媒体人、大厨、全职妈妈、退休老师……

比如,80后的秀丽是一位全职妈妈,也是唯一完成从上海到拉萨全部行程的女骑手。骑行一直是秀丽的爱好,上大学时期她就是自行车协会的成员。因为有了孩子,她开始更加关注营养与健康,秀丽也在2016年参加了素食星球举办的素食一月的活动后,成为了一名素食者。

因为对素食与骑行的喜爱,她与“万里素骑行”有了一次美妙的机缘,决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性素食者一样可以实现万里骑行的壮举。

骑行的队伍中还有徐嘉博士的身影,素食圈里的很多朋友都认识他。他来参加挑战的原因也是相当淳朴,他说:“希望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好好运动一下。”

当然,徐嘉博士也由衷地认为,能够证明素食者一样有体力有体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希望能够亲身参与其中。

导演徐立也是骑行队伍中的一员,他以全程亲历式的方式,把这段朝圣之旅拍摄成了一部纪录片《巅峰体验》,将这段难忘的挑战永远保存了下来,成为国内首部素食主题教育电影。

他们都是平凡人,在风云变幻的旅程中,性格不同、背景迥异的他们一路上跌跌撞撞,面临着真实的考验。

03方法总比困难多

318国道有着“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之称,也有人称它为真正的天路。沿途美景高度集中,且包含多种自然景观:从平原到高原,从雨林到草原,从荒漠到灌丛,都在这条路上。

不过美丽的同时,也伴随着重重困难,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骑行经验的业余骑手们:身体、团队、资金、天气……每一项,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很多人并没有骑行的经历,因为缺乏经验,刚从上海出发就有队员摔伤,好在队员们相互扶持和帮助,事后复盘总结经验,之后才顺利抵达目的地。姜禹诚之后分享说:“骑得时间长了,不会骑的也就都会了!”

女队员的爬坡会比男队员慢一些,常常落在后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好强的秀丽在后期骑行的过程中为了跟上队伍,不得不放弃美景,不停下来拍照记录。呼吸之间都专注于骑行。最后,她以团队中第三名的成绩登顶拉萨!

骑行途中,他们多次遇到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但一路上总有人向他们伸出援手,他们不断收到社会各界给予的捐款捐物,以及各个地区的接待和支持。在到达成都后,资金再度陷入紧张,最后,选择继续入藏的队员们每人乐捐了2000元,才得以继续前行。

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临时组成的团队,总会遇到一些理念不符的情况。团队中的队长被更换过,团员间也有过矛盾冲突。但为了达成同样的目标,一切问题都能够得到化解。

在突如其来的矛盾与争执中,他们选择一次次面对,一次次与内心对话,沉浸式感受,撕裂式成长,用智慧照亮心中的迷雾。

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需要求同存异,更重要的是,当有不同想法时,回到初心,回到想要宣传素食的那颗心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时,上天一定会帮助你。“万里素骑行”的队员们也都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04路上吃什么?

这一路上他们都吃些什么?这可能是大家最好奇的。他们一路上就吃四种东西:蔬菜、水果、豆类还有谷类,这四种东西是他们每一餐的核心。没有任何的动物性饮食,没有鱼虾肉蛋奶。

沿途他们只要遇到合适的餐厅就停下来,请餐厅老板做低脂纯素的食物。每次遇到的老板听到这样的要求,都会说:这样做出来不好吃!但是每一次这样端出来的食物却都十分美味,大家也都吃得很饱很满足。或许是因为老板们的用心,也或许是素食者们对食材本身的敏感,简单的食物也都变得津津有味。

05骑行不是目的,共同成长才是

在《素食跑步修行》中作者说:素食不仅关乎如何吃饭,更关乎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他们这一路去到素食餐厅,来到自然农场,克服恶劣天气,沿途举办环保讲座,分享低碳素食生活理念,见证了素食的美好。

这个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整个社会欲望蒸腾,浮躁与压力共生,焦虑和矛盾凸显。厌倦了城市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人们,迫切需要暂时逃离疲惫与挣扎的生活,寻找出口获得喘息,并期待用返璞归真的方式在路上寻找生命的答案。

素骑行的队员们是幸运的,他们用两个多月,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蜕变,而且,这场蜕变在他们回来后的生活、工作中持续发酵,挑战自我,重建人生。

“素食不是目的,爱才是;骑行不是目的,共同成长才是。”此次素骑行朝圣之旅骑手之一的《巅峰体验》的导演徐立如是说。

领队姜禹诚说:“大觉之道,一路西行;万里骑行,素造未来。这一路上,我们得到了太多熟悉的、陌生的个人和机构的慈善捐助,正因为他们,我们备受鼓舞,深受感动,也正因为他们,我们坚定前行,义无反顾。”

秀丽回忆道:“还记得这一路上骑友们耐心陪伴我骑行到最后,教我不要着急,调整节奏,给我鼓励。我们一起吃豆花,一起穿越猴群,一起翻山越岭到天黑,一起抵达圣城拉萨……这是我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回头看,一切都心怀感恩。”

骑行结束后,生性倔强的秀丽整个人变得柔软温和了许多,并拥有了人生中第二个孩子,成为了两个宝宝的榜样妈妈。

徐嘉博士分享说:“一路上我们在大中小各种城市,在骑行的过程中,我们找各种机会,跟当地的老百姓来分享素食的利益。很多人听完这个知识和这些数据之后,觉得非常的惊讶,素食原来有这么大的好处。”

“确实我们的‘万里素骑行’,不光光能证明素食的健康,同时,素骑行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过程,它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种健康的饮食,以及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

21世纪人类最大的战场,不在平原,不在海洋,也不在太空,而在人的心灵深处。人们将或主动或被动地与自己开战,直至与自己和解。

“万里素骑行”的骑手们伴随着无数自省、成长、爱与奇迹。这一路,他们骄傲的倔强、坚定的泪与笑、站在超越自我的边界,冲破所有跌宕和习气对视,像个英雄一样去征服内心世界的棱角,一起素骑行,一起追寻心灵的净地……

注:此次万里素骑行的纪录片《巅峰体验》现在正在点映中,之后将会在全国院线公映。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哦~

 

来源:本文为素食星球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