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诗典陕西80后诗选丨王保强/苗布布/亡蛹/秦客/马慧聪

 左右诗歌馆 2020-12-24

职业危机

王保强

“我这人从不近女色”

科长轻拍我的肩膀,微微一笑

这让我感到很害怕。

伊沙推荐语:

本诗作者在长安“金秋诗会”上对我说,曾二十次向我投稿——我刚才查了:17次。不算多,最高纪录是多少?我没有统计过,最多的一定是迄今还没有推荐过的。对那些顽强不息的投稿者,我感谢他们,也不理解他们何以坚持新诗写作不动摇。本诗被当场订货,作者面老(85后长得像70后),本诗也写得老辣。 

断腿乞丐

苗布布

一个受伤的乞丐

摆出受伤的pose

在下午的阳光下

一条人来人往的大街

眼睛紧闭

嘴唇嗫嚅

深情的面孔

饥渴的

吮吸着阳光的汁液(一点儿也不像在乞讨)

看了他一秒

又看了他一秒

他还是摆着

同样的pose

让人真怀疑他是假的

伊沙推荐语:

苗布布刚在“诗江湖”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个女生——现在已经不知道这个印象是如何来的,或许是我感受到了某种才气。然后到了两年前,他在长安诗歌节的一个公开场合现身,上台朗诵了首诗,我才知道他是个男生——陕北后生。《新世纪诗典》表明;陕北出诗人,集中在榆林,现在延安也出了。乞丐是个热门题材,写好不容易,本诗还是写出了些许新意。

阴雨清明

亡蛹

许多年后

这也是我们的节日

我们也会安静地躺在地下

等待地上的亲人

寻找路口

逢时烧钱

许多年后

我们也会腐烂

看长在棺外的花草

四时开落

春来又绿

我们也会变成泥土

也会忽然间从这个世界消失

去地下相会儿时呼喊的爷爷奶奶

那里也有几代同堂

也有天伦之乐

也有家族的派对

但不会再有婚丧嫁娶

阴雨清明

我在长安

遥望正北

几堆耸立数年的坟头

那里正住着我的先辈

我无墓可扫

我安静地住在城里

在清明,思考

许多年后我的身体

会不会变成一块

在黑暗中歌唱光明的

地下的煤

伊沙推荐语:

大家回想一下:有关清明节的诗,《新诗典》已经推荐了多少首?对中国诗人来说,这是一个易出佳作的题材,因为它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独特的节日,是一个我们可与天上亲友的亡灵相通的日子,是沉淀在我们血液中的真正的文化。本诗作者亡蛹属于“解放军”(世纪初西安青年诗人流派组织),“解放军”当年闹哄哄,给我印象并不好,现在看来还是出了不少人。

黑海

秦客

三伏天,陕北黄土高原上
母亲回忆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
雨水缺少的陕北,那年风调雨顺
黑里下,白天晒
黑里下,白天晒
母亲说,地上的庄稼见风就长

庄稼绿得就像黑海一样
那年庄稼丰收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们村
出生了十几个男娃和女娃

伊沙推荐语:

诗歌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住它的传统性、地域性,是一个重大课题。一味土不行,一味洋也不行,土洋结合才有最大的魅力,不要忘了丽江大研古镇是意大利设计大师的一件作品。本诗魅力也在于此,它是现代意识的,同时又写出了陕北的味道。黄土高原的风情,从语言之间弥漫开来。

赶时间

马慧聪

带母亲去医院

看脚

她非要坐公交

我劝说

难得一起出门

还是打个车吧

她说

还是等拍完片子

你再打车去忙

我溜达溜达

就回去了
2016.1.5 

伊沙推荐语:

经过长达两周的"南行记"-新诗典桂新马泰跨国诗会的长途旅行,经过14天在国内外旅途中条件受限的推荐,我终于回到家中,回家后首位推荐的是一位陕西青年诗人,认识马慧聪有几年了,他忽然改写口语诗-关键是写得十分到位让我小吃一惊,我从不劝人写口语诗,但我希望年轻人写得好,本诗就是写得好。

新世纪诗典陕西80后诗歌大展目录:(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期:新诗典陕西80后诗选丨西毒何殇/艾蒿/左右/袁源/焕

第二期:王保强/苗布布/亡蛹/秦客/马慧聪  

第三期:惠诗钦/冬子/庄波/刘天雨

……

以上诗歌选自《新世纪诗典》(第一季~第五季),伊沙编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