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科大为何选择南阳?原来因为这……

 刘沟村图书馆 2020-12-24

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史前考古与科技文明南阳研究中心”成立,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这是我市考古及古代文明研究历程中的又一盛事,对于探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将开启新的征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中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会长刘海旺,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张慧明,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

国科大为何选择南阳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蕴含着独特的考古和科技文明资源,还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等著名的历史人物。”徐中平说,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称赞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张衡在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予以充分肯定,1970年,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1977年,将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张衡探索自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依然是今天科学家所秉持的宝贵特质,中国科学院大学希望将来能培养出更多像张衡一样卓越的科学家。

“建立这个研究中心,既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和考古学及科技考古研究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从多维度研究中华文明,增强文明自信的现实需要。之所以选择在南阳建立,跟南阳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历史与文化地位有关。”孙小淳说,“南阳研究中心”的成立,就是为了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在科技考古与古代科技史研究领域的优势,充分利用南阳地区丰富的考古遗迹及文物资料,开展中国史前考古与科技文明的研究,可以研究的课题有很多,农业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等;天文学史、农学史、环境科学史、物理与材料学史、建筑学史、水利史、旧石器考古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玉石器加工、原始艺术等,通过对南阳史前考古发掘的整理和阐释,研究史前先民的科技经验,探索中国上古科技文明的源头,构建史前考古与古代科技史研究的全新模式。

耀眼的南阳史前文明

南阳原史文明是华夏文明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50万年前,当南召猿人在这里生活并孕育出初步文明的时候,就注定了南阳这块土地将成为华夏文明的诞生地;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岩石文”在南阳大量存在,这是古文字研究的基石,记忆的信息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宝库;黄山遗址蕴藏的上古密码,留下一个个文明起源的足迹……就在12月21日,冬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组织专家学者对南阳古代天文遗迹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谢庄岩画天文台”或将为南阳文明探源提供天文学答案……

从旧石器时代走向新石器时代,从文明之源到文明曙光,南阳一步步照耀华夏的历程。南阳原史文明踏着南召猿人的足迹汇聚成历史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的进程、华夏文明的源起与传播,形成一种多元一体的文明体系。这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内部活力,使南阳成为华夏文明的肇始地与引领者。


· ENJOY ·
📝 全媒体记者 / 黄翠
🎨 编辑 / 蔡鲜
📋︎ 初审 / 黄星 杨东梅
📝 终审 / 王笑荷

温馨提醒:涉及广告昵称的留言不会被公布,请大家注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