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的那个人,绝对不是我:为什么会自杀的孩子,都有一对自恋型父母?

 阿胜263 2020-12-24
来源:王玺心理空间(ID: wangxixinli
作者:王玺

国庆前夕,一对中年夫妻急慌慌从外地赶到北京,寻找他们三年未见的女儿。

但他们不知道女儿住哪儿,女儿工作单位在哪儿,女儿有没有谈恋爱,女儿有什么样的朋友和社会交往……

任何能够帮助他们寻找到女儿的线索都没有,作为父母,他们对女儿的生活状态几乎一无所知。

这对夫妻就这样痛苦地迷失在偌大的北京城。

一番抱头痛哭之后,他们决定来做咨询。

我很好奇为什么之前可以三年不见面,偏偏这会儿急着找女儿。

当妈的说:这不是快过节了吗,我们想让她回家,就联系她,结果发现她手机把我们拉黑了,给她发微信也不回,我和她爸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爹的说:我们平时工作很忙,孩子也不爱跟我们联系,我们最多十天半个月的在微信里问候一下。两个月前,我女儿跟我们发微信说想辞职,又说不想活了,把我和她妈吓坏了,要来北京找她,她死活不让我们来,说就想一个人呆着。但我还是让她妈来北京了。

当妈的说:上个月我自己来的,都到她住的地方了,愣是没见着。她说她现在状态不好,没脸见人,如果我敢上去敲门,她就敢从楼上跳下来。

说到这儿她泣不成声:结果我们娘俩,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通过微信语音交谈了几句,女儿就打发我回去了,还让我们别管她,不要担心她。这次我们来北京,发现她竟然搬家了,也没有告诉我们搬哪儿去了。

我说:是挺让人担心的。

当妈的说:就是很担心她呀,不然我和她爸不会大老远跑北京来。我觉得我女儿可能抑郁了,她一直情绪不好,工作不顺心,恋爱也不顺利。虽然她状态一直不太好,应该还不会自杀,但万一以后自杀呢,她一个人呆久了,会不会哪天想不通了呢。

我:你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她抑郁了?

她说:大概三年前吧,她突然跟我们说以后不想回家了,除非混得好了再回去。当时我们还觉得孩子挺上进挺懂事的,哪知道这一下三年都没回家。以前我女儿可恋家了,对我们可孝顺了,只要有机会就赶回去看我们,亲戚朋友都夸我们养了个懂事体贴的好女儿。

说到这儿,夫妻俩齐齐摇头叹息。

我说:三年前就觉得女儿可能抑郁了,当时你们怎么面对的?

夫妻俩彼此对望一眼。

妻子说:我们没怎么管,觉得她都是大人了,可以自己负责了。刚才我突然想起来,其实不止三年前,孩子还在念大一的时候就曾经跟我们说过,说她觉得自己可能生病了,心理上的病,对什么都没兴趣,都不想活了,她想让我们带她去看心理医生。

我说:你们带她看了吗?

她摇摇头。

我说:我觉得你们的女儿不是突然变成这样的。大一时她就觉得自己病了,向你们求助,你们没有重视。三年前你们也认为她抑郁了,但没有做什么去帮助她。

夫妻俩对望一眼,都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妻子说:可能我故意回避了这件事情,不想听她说那些负面的东西。

丈夫说:这件事当时我知道以后很生气,我觉得她就是日子过得太好了,所以才无病呻吟,小题大作。我们对她那么好,从小到大惯着她,她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动不动就喊抑郁了,不想活了,传出去这不是笑话吗,你让我们做父母的脸往哪儿搁?

妻子点头附和: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孩子,哪知道她这么不争气。

丈夫说:我们这次来北京,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她要躲着我们,我们也没办法。我们也想通了,大不了就当没养这个女儿,她爱咋地咋地吧。

我说:抑郁的人是很痛苦的,现在是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许你们要试着去理解女儿,去关注她内在的需求。

听到我的话,夫妻俩脸色大变您的意思,她抑郁我们有责任?在这件事情上,就是死,我们也不认为我们当父母的有什么错。我们已经给了她能给的一切。

从他们的态度里,我有些理解、同情他们的女儿了.

有这么一对缺乏同理心和觉察力的爹妈,她不抑郁是不可能的。

咨询临结束时,妻子跟我说:

'我已经把您的联系方式发到我女儿微信上了。她要是愿意咨询,麻烦您帮她一下。她要是不联系您,那就算了,我们也没办法了。'

想想他们不知隐身何处独自疗伤的女儿,我有些难过。

去年11月有两位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在广西涠州岛自杀身亡。

一位女孩在留下的遗书中说:

“我从十岁就对死亡充满憧憬......对不起妈妈,生了我这么个怪物会让你很难过的,但我确实不适合活在这世上......”


如此明显的轻生倾向,却遭到女孩父母的强烈否认。

一个细节显示他们有多忽略女儿,女儿自杀前跟网友说自己要去跳海,父母却认为她只是去完成一项海上运动,而非自杀预告。

以自杀来结束痛苦的孩子,可能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死并不足以撼动什么,改变什么,甚至连唤起父母的某些反省与觉察都不太可能。

那些无法看到并接受孩子真实存在的父母,是典型的自恋型父母。

对他们而言,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自恋型父母的孩子,活得既憋屈又痛苦。

自恋型父母有什么特征?

自己永远是对的,孩子永远是错的。

把自身无法接纳的负能量和负面情绪都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当替罪羊。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感受,无法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

拒绝接受孩子的真实,一心只期待孩子活出父母想要的样子,把自己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和愿望统统寄托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我功能的延伸,而非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

总之,自恋型父母的核心只有一个:孩子的命都是我的。

自恋型父母最爱对孩子说的话: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

你错了,你必须听我的。

如果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你和我一样,我的感受就是你的感受。

我最了解你,你心里怎么想的我都知道。

自恋型妈妈和孩子的日常对话:

孩子:妈妈,我好冷。

妈妈:你怎么会冷,我都觉得热。

孩子:妈妈,我饿了。

妈妈:才几点?我一点都不饿。

孩子:妈妈,这个菜有点变味了。

妈妈:不可能,我吃着都没事啊。

如果孩子自我认知低,容易被暗示,遇到总是否定自己感受的妈妈,则很容易陷入到自我怀疑与愧疚中:

“我的感觉被否定了,我的感觉和妈妈的不一样,那我的感觉是真实的吗?”

自恋型父母的眼里是看不到孩子的,他们真正在意的人只有自己。

孩子若优秀,他们骄傲自豪。孩子若平凡,他们如遭重挫。

他们能够爱孩子的方式,大多是物质上的满足和生活上的照顾,并以此为借口振振有辞表示自己有多爱。

由于他们自己的内心既空洞又匮乏,根本无力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回应和连接。

很多来咨询的人跟我说,有时我觉得自己不存在,甚至是破碎的,碎成了一片一片的。

有如此感受的人,往往有着自恋又控制的父母。

他们恨不得孩子人生的所有事情都由他们来做决定,大到读什么学校、找什么工作、交什么朋友、是否结婚生子,小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留什么发型......

他们都想干预一番,并且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

他们常常是矛盾的,一边责怪孩子对父母依赖,责怪孩子不够优秀,一边又痛恨孩子的独立,并把孩子的独立视为对自己的背叛。

自恋型父母的孩子,经常会处在暴怒和内疚交替发作的状态里。

暴怒是因为自己从未被真正看到过,内疚是因为令自己爱恨交加的父母,在世人眼里,却是那么的善解人意和完美。

处处标榜自己的善良和爱心,爱所有相干或不相干的人,唯独不能爱自己的配偶和子女。

英剧《梅尔罗斯》在豆瓣评分高达9.2分。

影片一开场就扣人心弦,主人公帕特里克·梅尔罗斯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诉他,他的父亲大卫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正努力从吸毒眩晕中镇定下来的帕特里克没有悲伤,而是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的父亲生前是非常强势暴戾的男人,在家中大权独揽,说一不二。

帕特里克从小就被父亲施以挫折教育法:

“教育应该让儿童以后能说出‘如果我这都能挺过去,以后什么都难不倒我’。”

“父母不应该轻易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这些需求是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勒索。”

“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就应该让孩子早些认识到现实生活的残酷,好为今后的成长做准备。”

为了实施他残忍的教育理念,大卫对儿子格外冷酷暴力,毫无温情。

此外,他甚至还长期性侵自己年幼的儿子。

他不允许儿子与妻子亲密,认为男孩与母亲亲密是懦弱的表现。

帕特里克恐惧父亲,只要有父亲的地方,似乎连空气都是凝结的。

他努力让自己显得安静,连在家里走路都小心翼翼,不敢发出声响。

但即便如此小心,他依然逃不过父亲对他的虐待。

同样遭受父亲暴力对待的还有他的母亲。作为丈夫还要在经济上依靠她的富家千金,她完全有能力离开可怕的丈夫,保护自己和儿子。

但她没有这么做,她甚至配合了丈夫的冷酷,对儿子也表现出冷漠和拒绝。

当痛苦不堪的儿子一遍遍请求她“妈妈,我想离开这里”时,她选择了回避,对他遭遇的一切视而不见。

多年以后,当帕特里克终于鼓足勇气告诉母亲,自己在幼年时期一直遭受父亲的性虐待,母亲的回应简直令他崩溃:

她一点都不惊讶,反而很漠然地说:还有我。

比较讽刺的是,对儿子无比冷漠绝情的母亲,对外人却满怀悲悯、乐善好施。

她竭尽全力去帮助很多人,在世人面前成功打造了仁义博爱的好名声。

去世前她甚至将所有家产捐给慈善机构,直接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

如果说帕特里克的父亲是施虐者,他的母亲就是助虐者。

这对超级自恋的CP组合,至死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伤害、摧毁了无辜的儿子。

每每听来访者谴责父母的自私自利,哭诉自己从小到大的遭遇,总会有一些无力感。

这个无力感有对方传递给我的,也有我心知肚明的部分:无论是愤怒的痛斥还是无助的哭泣,来访者心里其实都在暗暗期待父母能有所领悟,有所改变

亲子关系中有一种悲伤:父母永远等着孩子去感恩,孩子永远等着父母去道歉。

最后双方都难免失望。

父母痛骂着“你这个白眼狼怎么还不去死”,孩子痛哭着“我只是想要一个道歉,为什么这么难”。

经常有来访者追问:痛苦实在太重了,我该怎么办?

彼此关系建立得比较稳定的时候,我会建议对方尝试去接受父母本来的样子,尝试接受父母不会因为子女的痛苦而有所改变,甚至连他们能否去觉察、反省都不要奢望。

除此之外,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还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选择自由和独立。

心理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独立。

当我们有能力有力量的时候,才能去回溯过往的一切,去理解、接受父母本来的样子,去降低对父母的期待,和父母之间逐步建立起分寸与边界,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即便理解并接受了过往发生的一切,你依然可以选择原谅,或者不原谅。

这是对自我的疗愈,是和父母最好的相处之道,也是打破家族魔咒的一条出路。

很多拒绝接受现状、一直活在怨恨里的子女,到最后往往发现,自己竟然活成了父母的样子,那曾经令自己无比憎恨嫌弃的模样。

帕特里克的父亲就是这样,他之所以如此残酷地对待自己的儿子,来自于他的父亲也曾经这样残酷地对待他。

在痛苦中无力抗争的他,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父亲的翻版。

作为家族第三代的帕特里克也差点走上父辈的老路,他以吸毒、酗酒等放纵行为来毁灭自己,以至于他的婚姻和家庭也遭受了童年阴影的折磨。

幸运的是,在心理师好友的帮助下,最后他放下一切,选择与过去告别,重新回归家庭,回归正常生活的轨道。

他终于打破魔咒,活出了他自己。

- End -

关于作者王玺,北京资深心理师(从业十年),曾当过公务员、杂志副总编辑,发表作品百万字,曾获北京市好新闻一等奖,出版人物传记《路在脚下延伸》,曾任天津电视台《我是当事人》栏目嘉宾专家。公众号文章均为原创,公众号ID:wangxixinl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