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法厉无边 2020-12-24

最近有些同学很有疑问。

想学习书法,却不知道先写大字好,还是先写小字好。

还有一些同学,看着自己写下的拳头大的字,再看看《灵飞经》《乐毅论》这些精巧绝伦的小字,立刻心生羡慕,想要改变方向,从小字开始重新学起。

那么,我们在初学毛笔字的时候,到底是先写大字呢,还是先去临小字呢?

表着急,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字的“大小”之别

写大字还是写小字?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关于大小字的区别

在正式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大字和小字到底有什么区别。

对于行草而言,字的大小是可以根据书者自布之章法来把控调节的,所以,这里我们就以隶书或是楷书为准。

什么才算是楷书中的大字呢?

其实也很好理解,从字面就可以看出来,大字,就是“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字嘛。

许多人初次接触书法的同学,他们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自己临写的《九成宫》、《张迁碑》、《多宝塔》之类的碑帖,就是大字。因为买的拓本上这些字都很大嘛。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其实不然。对于《九成宫》和《多宝塔》来说,虽然不属小字范畴,但也不在大楷之行列。这两部帖,原碑贴上字的大小,直径大概是在三厘米左右,还是很小巧的,并非我们在一些影印版书贴上看到的那样大。

拿实物来对比一下就比较清晰了。奥利奥饼干可能大家都吃过,就是扭一扭泡一泡的那个。

这两部碑上的单字的大小,差不多就是一个奥利奥饼干的大小。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这样来看的话,其实原书者在碑上的书丹并不大,只是要比现在我们用硬笔写出的字要大一些而已。

《张迁碑》呢,实地去看过这块碑的同学,应该也都知道,《张迁碑》原碑上的字其实很小,几乎就比小楷稍稍大一些,全然没有我们在一些字帖上看到的那样大,那样“奇怪”。原碑上的字反而更有种小巧可爱的模样,绝对让人一改临帖时的“第一印象”。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下面我们直入主题,来聊一聊所谓的“大字”吧。

还是以楷书为参照。

关于大楷的定义,其实有不少。

有人认为,直径三厘米以上的字就是大楷,有人则认为五厘米之上的字是大楷,还有人觉得,九厘米以上字才能算是大楷。

当然,以字的面积去衡量大小,无可厚非,也属实正确,但是个人以为,判断大小楷的标准,除了字本身的大小以外,还可以从字的风格与写法入手,来判断作品是“大”还是“小”。

苏轼有句论书之语,很为现代学书者所熟知,叫:

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这句话其实把大小字的难点概括的很精当了。

写大字时,看起来空间很大,发挥的余地很大,但真正要在这样一个空间当中去布局,让字变得紧凑有法,其实并不简单。而写小字呢,与大字正好相反,给定的空间狭小,却需要我们在这方小小空间里面,将字写得宽松清晰。这一点更为不易。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用写小字的方式去写大字,可能写出来的字可能就会很奇怪,用写大字的方法去写小字,写出来的字可能就是一泼墨团。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可以举个例子。我们如果把钟绍京的《灵飞经》拿出来,将上面的每个字放大五倍写出来,你一定会觉得写出来的这个字有些奇怪。丑倒谈不上,就是觉得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若是把整部《灵飞经》都用放大五倍的写法临写出来(注意,这里是临写,而不是将原帖直接放大),即使技艺高超,恐怕与原贴看上去也是“貌合神离”,韵味全失。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我们再把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变成小楷去写,呈现出的效果可能同样会是“形在神散”,失去了原碑的那种恢宏磅礴之气。

所以,个人以为,大小字的区别,其实在书写之初就已经有了区分,小字以点带画,轻妙灵动,精巧可人;大字重在形气,方重古朴,气势十足。

二者在创作之初,皆是利用了大小与表现力的关系,而“因势利导”,所创作出来的符合自身大小特点的字。这或许是大小字除了本身大小之外的另一特点。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下面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对于初学者而言,是从大字入手好呢?还是以小字入手好呢?

个人建议是,最好不要从小字入手。

当然,这样说也是有原因的。个人觉得,相较于大字而言,小字其实更加难以掌握。

对于初学者而言,我们对于毛笔的掌控程度是很差的,大多数人可能是第一次手握毛笔,在对于毛笔书写特性的认知几乎空白的这个阶段,我们甚至不知道怎样写好一个横,一个竖。若在这个阶段,我们就去拿起小笔去学写小楷,无疑是让一个初学雕刻的学徒工,一入手就去学习如何在核桃上“雕梁画栋”。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这显然是违背学习规律的。

讲到这里,我们其实可以从“学习”这个大角度去切入,以此去分析一下。

学书,其实与学习任何技能本质上都是相通的。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就拿上学来讲。为什么我们要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至于再往上的硕士,这样的一个阶段去学习呢?如果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直接去教授孩子们大学才去学习的知识,那岂不是将人才的培育周期大大缩减了吗?

同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让那些汉字都认不全的小小学生,一入学就去学习大学阶段的线性代数,马哲思修,先不说能否理解其含义,单单是书本上的字可能都认不全,更别提去解那些让大学生们都头疼的物理、函数了。

学书也是一样。如果一入手,我们就去学写那些精细飘逸的小楷,无疑是让一位刚入行的小银匠,一进门就去学习如何打一枚小巧精致的雕花耳环,打一只纹路细密的银质戒指,即使这位小银匠苦心将戒指耳环的雏形打造了出来,但其中的纹理花饰,恐怕也很难完成;同理,如果让这位刚入行小银匠,一入手就去学如何雕一尊大的观音造像,罗汉金身,他可能都不知晓如何去入手,为何这样入手,同样有些不太合理。

所以,我们初学书法,可以从“中间”去入手。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开始呀,不要去写太小的字,也不要去写太大的字。太小的写不好,太大的写不对,我们可以选择中间大小的字来学习。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拿楷书来举例。我们可以去学“中楷”,也就是《九成宫》《多宝塔》碑帖这样大小的字。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实际练习当中,我们也可以将字的笔画放大一点,写起来可能更加容易掌握。

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这样的字大小适中,在实际书写练习过程中,可以让我们清晰感受行笔时的动作变化。小字“太小”,我们在书写时可能还没来得及去感受行笔轨迹与笔画的变化特点,一笔就结束了。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还未尝出滋味,果子就没了。

假设这样的一次练习可以积累一个经验点,“满级”是一百个经验点,那么我们想要练好小字的一个笔画,就至少需要一百次的练习。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然而我们去练习大一些的字,也就是所谓“中楷”,字的笔画与形态更加直观,我们在练习时可以通过手与笔的配合,去体验一个笔画的书写过程,进而加深对于软笔书写的一个理解,同时也能让我们的手,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得到“锻炼”,去记住并掌握这种感觉。假设这样的过程一次可以获得十个经验点,那么,我们只需十次练习,就可以理解并掌握一个笔画的写法。

当然,以上的经验点之说,只是一个比喻,并非真的是十次、百次,仅是为了凸显一个对比,大家不必纠结这些。

我们再来说说另一方面。

这一方面,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查漏补缺。

小字的点画小巧玲珑,一些横竖笔画可能直接会用点来替代。这样的临写练习,其实比较拼“运气”。就是说,我们可能在某一次练习的时候,不知怎的,很完美的就还原了这个字的一个横、一个竖,或是一个点等,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下次再书写时,可能也难以再写出这样的感觉。

这会造成一个什么后果呢?就是不清楚自身的练习效果到底怎么样。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有些同学可能也很勤苦,花费了很大的心思,练习了整整一张纸,但是到头来,仍旧不知道自己写出来的笔画到底对不对。而小字的笔画细小精致,我们很难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细节问题,从而使我们的用功成了“无用功”。

学习任何技能,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是说,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提笔就能写好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的“成功”,是要建立在诸多失败上的。

就书法学习而言,我们的“失败”,就是练习时临写的那一张张“残次品”。它们虽然不标准,但是可以反映我们的一个临写过程与临写状态,让我们能直观的去知晓自身的缺陷在哪里,不断地去修补、进步,这样才能反推着我们去写好,写标准。

就这一点来讲,初学就去学习小字,显然是不太“划算”的一种选择。

最后呢,其实还有一点,也是最真实的一点,那就是:

小字,就是小楷吧,太难了!

初学书法就想写小字?打败你的不是天赋,是天真

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可能是:小字要比大字容易一些。然而现实很残酷,想要写好小楷,确实是很需要一些功底的,并非我们想去写就可以写好的。

写好小字,尤其是用毛笔去写好小字,不仅需要合适的书具,同时也需要我们有不凡的用笔能力。在现实情况中,这两种条件,显然是大多数初学者都不清楚、不具备的。所以说,对于初学者而言,不太建议大家从小字开始学起。

当然,这里也仅仅是建议,毕竟每个人的资质与条件是不同的。对于一些想要学习书法、对书法感兴趣的同学而言,大家还是从一些“主流”的隶楷碑帖去学起,等到有足够的功力之后,再去学习小楷,也是不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