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朋友圈 | 陈省华:我也来晒晒娃

 时拾史事 2020-12-25

四六七

四川不愧是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都说蜀道难,比中状元还难,可是阆中的老陈家特产就是状元。老大陈尧叟,状元,老二陈尧佐,进士,老三陈尧咨,状元,老爸陈省华是后蜀孟昶的官员,被大宋和谐之后当过开封市长。
将相本无种,荣耀显贵并没有捷径,不管岁月如何被蹉跎,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战争到和平,从乱世流离到天下一统,陈爸爸和陈妈妈慎始如终把三个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首先是牢固树立高中状元的远大理想,然后采取多种形式比如飞花令、快乐大本营等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知识竞赛,以及体能达标训练。三个熊孩子的青春期来不及压抑来不及叛逆就被父母送到开封参加科考。
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老大陈尧叟考了个头名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宋太宗亲切接见新科状元,虽然小陈不靠颜值吃饭,但颜值加分这件事让小陈想低调都不大可能。宋太宗拉着美少年小鲜肉的手嘘寒问暖,小陈有问必答,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一看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呢?王顾左右,近臣连忙拿出备忘录近前:启禀陛下,新科状元陈尧叟是是四川阆中陈省华的长子。陈省长是谁?回陛下,是陈省华。哦,那就请上台前让朕看看。近臣再近前悄悄:陛下,陈省华现正在山西娄烦上班,臣已经传了下去让他不日进京面圣。
老爸陈省华听到召唤马上交接工作打点行装,那时慢,陈省华跨了个年头赶到京城面见宋太宗。宋太宗一见之下心生喜欢,如果第一次见陈尧叟是被新科状元的青春闪了眼。那么见到陈省华则多半是爱屋及乌,感谢陈省华给陈尧叟弟兄三个一个遮蔽乱世风雨的屋子,一个温暖富有学习氛围的家,为大宋培养出安邦定国的优秀人才,给老陈赐红袍。
成功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成功之后却有许多机会,陈省华的机会就是儿子成功之后自己从八品直接升为五品,从基层官员跨入高级官员的行列。尊重我爸爸就是看得起我,陈尧叟心里那个美,灵感一触即发:蟾桂骊珠,连岁有弟兄之美;鱼章象简,同时联父子之荣。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就是这么牛,还是这么帅。
好事成双两全最美。金榜题名之后,脚后跟赶着脚后跟接踵而来就是洞房花烛。陈尧叟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朝廷重臣,也是他们陈家父子的同事马尚书的宝贝女儿娶回家,马姑娘在家金尊玉贵千娇百媚,十指不沾阳春水。老马更是女儿奴,看着出落的如软语娇花的小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为了给女儿选一个合适的人家,老马阅人无数费尽心机,谁谁家的儿子长得好学习也不错却喜欢在秦楼楚馆流连。那谁家的孩子哪哪都好,他妈妈却喜欢穿红戴绿跳广场舞,喜欢扎堆婆婆妈妈碎碎念。横比竖挑,只有这个陈尧叟兼具明星的颜值、学霸的情商,家世清白又深得皇上的青睐前途一光明,简直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老马一番运作之后,陈家上门求亲了。把宝贝女儿交给陈尧叟那一刻,老马的心肝肺、胆肠胃还有阑尾疼得翻江倒海。从此无心爱良夜,天天盼着宝贝女儿带着丫鬟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回娘家。
马姑娘回到了娘家,老马和马夫人争先恐后问东问西,得知新女婿和女儿举案齐眉十分恩爱,老两口喜上眉梢。
可是女儿却皱起了小眉头,马夫人以女人的敏感问女儿是不是婆婆不好相处。马姑娘说不是,俺的娘待我像亲妈。我这个后天的亲妈还特别勤劳善良,事必亲躬率先垂范。我嫁到她家只睡了三天懒觉。三日入厨下,她老人家已经在那里开始洗手羹汤。妈,你说我能袖手旁观吗?站在她身后,纠结在心头。所以,经验教训都是在实践中一步步总结出来的,说多了可不都是泪,可怜我长在你身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今我的双手血泪斑斑。在家做女儿是个宝,嫁做人妇是根草。有木有?以后我每天都要早起围着他们家的三尺锅台,这样的日子一眼望不到边何时是个尽头呢?
马姑娘的焦虑深深传导给望穿双眼盼儿归的父母,马夫人拉着女儿肉眼可见变粗糙、满是新伤旧痕的小手,无语凝噎。老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恨不能和女儿一起嫁过去,给陈家当厨师长。
马尚书和亲家翁一起上班,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一前一后走出宫门。马尚书赶上亲家翁陈秘书长的脚步,家长里短的扯了半路,我们已走得太远眼看没有了话题,眼看就要各奔东西,老马说:亲家,那谁在家没怎么学过家政,尤其是厨艺。你和亲家母不要对她要求太高了。陈省华秘书长一听就知道亲家是几个意思:哪有啊?不过是跟着我老婆在厨房打打下手。公说公有理,马尚书也不好再说什么:那就请多关照。
自从老大陈尧叟当了宰相,老爸陈省华每天睡觉都会笑醒,走路时不自觉有点横。幸福需要分享,快乐和成就需要张扬。陈省华在亲友群发帖子说当你老了,最怀念的是亲情。于是,至爱亲朋满载着亲情来到陈府看望当朝宰相的爹和妈,看坐、奉茶,话说从前亲厚和情谊。
聊着聊着宰相和他弟弟们都下班回来了,他们不顾工作一天的辛苦和疲惫,带上笑容,带上祝愿,毕恭毕敬立在父母和亲朋身边,饶有兴致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时不时上前给他们斟茶倒水。客人们深感不安,如坐针毡。陈省华让他们尽管放松,不过是小孩子家懂一点礼数,宰相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不是?
门前大树下,常有乘凉歇脚的人,大家对陈府指指点点:看看人家这家风,不出宰相才怪,出一个宰相还不算,还得再出一个宰相。
参考资料:《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 中华书局

上一篇:大宋朋友圈 | 天道有轮回 谁也别笑谁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