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晨碎语 | 坚持对的东西,哪怕临时做不到(20.12.20)

 昵称815848 2020-12-25

这几天,一篇《张桂梅PK清华副教授:不要站在高楼上,傲慢地指着大山》在各公众号中转来转去,像日落前的火烧云,红得耀眼。

读过一部分,没读完。

不喜欢这类文字,也不喜欢写这类文字的人。

不管是不是出于本意,感觉作者就是个拨弄是非的是非人。

尽管作者的初衷或许只是蹭话题赚流量。

昨天,看到了杨东平老师的教育洞察Vol.06——《高楼PK大山?培养普通人无关阶层和出身》,感觉说出了很多我想说的心里话。

读过刘瑜副教授的很多文章,很喜欢她的睿智和犀利。

听说过张桂梅老师的一些事迹,很敬佩这位给农村孩子很多帮助的张老师。

看到过刘教授引发争议的那篇文章,《我的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文章,没细读,很认同她的观点。

网上有些争论,和以前的农村妇女吵架差不多,并无细读的价值。

关于教育,一直推崇快乐教育,一直认为父母的主要责任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他建立一个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与学习相比,更重要的事情,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建立一个相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做一个好人。

尽管素质教育很难,尽管现实生活中素质教育搞得有些面目全非,但一直认为,素质教育的方向是正确的。

一直认为,现在的教育,把学生、家长和社会搞得心焦气躁,精疲力竭,是有问题的,是需要改进和纠正的。

在孩子学习问题上,赞成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一直认为,孩子适合读清华就读清华,适合读山大就读山大,读不了大学,读个职业学校,做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干活挣钱吃饭,也不是天要塌下来的事儿。

大部分孩子读不了清华北大,甚至读不了山大;大部分孩子,包括读了清华北大山大的孩子,终将成为普通人。

我们自己就是些普通人,为啥就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普通。

实话实说,在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家长能做些事情,但基本做不了多少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长的所作所为,甚至是适得其反。

很理解很多家长的想法和做法,很多家长也是为环境氛围所绑架,坐在有些失控的列车上,身不由己。

不仅孩子问题,其他问题,也有这个问题。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应该保持应有的冷静和理智,有个基本的判断,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对的,并努力坚持正确的东西。

即使有些时候,我们无法按照正确的方向运动,也要从心里坚持正确的东西,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做好普通人,有啥不好。

记于2020年12月20日

公众号IDkbwdwys0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