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贤贤易色

 猪王小屋 2020-12-25

贤贤易色语出《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然其解释却版本众多,庶人常为之惑也。

杨伯峻先生将贤贤易色解释为,对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这样的解释让人费解,在网上也遭受嘲笑。显然其以色为女色,以女色而联想到妻子。显然这样的解释是草率的。然而以色为女色却非始于杨先生。《汉书·李寻传》云:“《书》云‘天聪明’,盖言紫宫极枢,通位帝纪,太微四门,广开大道,五经六纬,尊术显士,翼张舒布,烛临四海,少微处士,为比为辅,故次帝廷,女宫在后。圣人承天,贤贤易色,取法於此。”显然以色为女色,汉代便是如此。然此乃李说帝舅曲阳候王根之言,曲意道家修真之本以为王者宫廷布局之法,亦苦心社稷之情也。故朱熹在《四书章句》中云:“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 邢昺疏云:“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贤,则善矣。故曰贤贤易色也。”王念孙云:“易者,如也。贤贤易色,犹言‘好德如好色’也。”皆以色为好色也。

然以色解释为好色,与后文文义无明显联系,反而显得突兀牵强。近人有块垒者便寻求更理想解释,于是解释成“尊敬贤人,改变脸色以显示恭敬。”如此似乎近似调顺了。然按其意,古人当云“贤贤色恭”,况易色也不一定色恭为然也。故贤贤不必囿于贤人也。其实子夏卜商,盖出阴阳世家而善易,阴阳式微而合于道家,而贤贤易色,当是道家之言。色,颜气也。人之忧喜,皆著于颜,故谓色为颜气。易,和易也。《论语·八佾》云:“丧,与其易也,宁戚。”便是和易之意。贤,善也。贤贤,至善之谓。贤贤易色者,和易之色以为至善也。如此与下文结合紧密,语义条然,亦下文三事之总纲。即事父母需要有和易之色在先,然后能竭其力;事君需要有和易之色在先,然后能致其身;与朋友交需要有和易之色在先,然后言而有信。其实贤贤易色亦便是孔子所云之“色难”。道者以色和为本,孔子以色和为难。显然未学而和者,不学而得至道,如六祖得其衣钵,子夏云:“吾必谓之学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