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生活离不开仪式感

 亦然花开 2020-12-25

第302篇文章        图片:网络  



品味多彩人生

早上,妻子给我发来一个链接。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篇文章《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很难养出幸福感的孩子》。读过之后,感触颇多。

以前的我,生活比较简单,没什么追求,干什么事情最怕的就是麻烦,不想辛苦自己,也不想麻烦别人。如果对号入座的话,我就是那种生活中缺少仪式感的人。现在看来,其实有些东西还真不是那么回事,生活中还是应该有一些仪式感的。

演员黄磊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有个男人向我的女儿求婚,而对方说不办婚礼,那么我会跟女儿说:不要嫁给他!连那样的仪式感都没有,我认为是不对的。”

仪式,是很多人经常忽略的一个词。其实在无聊的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一份恰如其分的仪式感,去度过平淡的日子。

有心理专家认为:正常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

仪式感是一种规矩,但又胜于规矩。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为了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生活需要味道,需要品质,需要精神。而生存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生存条件,比如水、食物、空气、环境等等。生活之所以称之为生活,就是要在生存的基础上,有思想,有追求,有进步,有幸福,而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活着。一些必要的仪式感,就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不二法宝。

仪式感不需要多少物质基础,它体现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尊重和热爱。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餐桌上的一束鲜花,开学前的新书包,上课前班长的一声“起立”,春节时门上那一幅幅春联......这一件件小事,都能赋予生活仪式感,都能使生活充满阳光,充满乐趣。

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仪式感。比如,孩子学校有活动,你可以放下工作亲自参与其中;孩子的生日、毕业典礼、成人礼,你一定要参加。因为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是与过去的一个告别,是全新的开始,如果有父母的陪伴,那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父母给孩子的仪式,不仅仅是在特殊的日子,也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是每天的一个电话和问候。这些看似很小的事,都会成为孩子最美好的回忆。

婚姻生活需要仪式感。很多夫妻生活过得平淡无趣,充满了争吵冷战,有的经常是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原因固然有很多,比如性格不合,沟通不够,没有新鲜感,没有生活激情,但更多的是缺乏了必要的仪式感。有些事你不说不做,即使心里很爱对方,但对方却感觉不到,结果两个人的心越走越远。所以要想夫妻恩爱、幸福如初,每年的一些重要节日,包括对方的生日、结婚纪念日、情人节等,送个礼物给对方,出去看一场电影,来场只属于两个人的约会,不仅可以增进两个人的感情,也会使婚姻生活充满乐趣和激情。

一度以来,我们对仪式感心生误解,认为仪式感只是一种形式,虚头巴脑,不切实际,做起来又很难。但其实偶尔的仪式,既是对彼此的尊重和重视,又可以增加一些新奇感,还会使人看起来不那么随便和随意。

生活就摆在那里,活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在平凡而又琐碎的日子里,拥有一些仪式感,能让你眼前一亮,心怀期望,心怀感恩,这些与矫情无关,与物质基础无关,而是你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渴望,对自己的重视。仪式感从来都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它是对自己,对别人,对生活的一种用心,令人感动,让人充实,使人敬佩。它会让你积极乐观地在这个苟延残喘的现实里寻找别样的生活之美。


精彩推荐

【原创】以德报怨,否极泰来

【原创】300篇文章的背后

【轻松一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原创】装傻与让步

【原创】甜饭

【原创】也说起跑线

【原创】人生三境界

【原创】走路也能赚钱,不妨试一下

【原创】今天我一岁

【原创】我的印度瑜珈老师

【原创】我与瑜珈

【原创】母亲的电话

【原创】结婚纪念日

【原创】也说“校园欺凌”

【原创】青春年少正当时

【原创】结婚二十年

【原创】与浙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原创】西湖夜景

【原创】又见杭州(二)

【原创】又见杭州(一)

【原创】放鞭炮

【原创】春联

更多精彩,请点击“历史文章”查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