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学习要做到专一、持之以恒

 亦然花开 2020-12-25


今日读《曾国藩家书》中《致温弟·述学诗习字之法》一章。这封信是曾国藩第一封单独寄给一个弟弟的信,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弟弟的疼爱与期冀。

那一年,六弟温甫在曾国藩的资助下到长沙的著名书院城南书院读书。期间经常写信给哥哥汇报读书心得。曾国藩在接到六弟的三封来信之后,写了这封回信。

在信中,他对六弟谆谆教诲,教给他如何选择师长和朋友,并告诫他要尊敬师长,善待朋友,这样才能在品行和学问上获得进步。


01  择师择友当慎重

对于选择师长和朋友的方法,曾国藩在信中这样说:

“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大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若果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对于能成为兄弟、师长、还是朋友,要根据每个人的学识、品行来看。如果看起来有威仪,品行淳朴实在,学识广博通达,就可以作为师长。如果仅仅是博学多才,文雅有度,能写文章,可以作为朋友。

但不管是师长,还是朋友,都不能平等视之,而要尊敬爱戴,否则时间一长,就会慢慢变得有所轻视和慢待,不能从中得到益处。


02 读书贵在专和精,而不在多

对于读书,曾国藩指出,功课不能定得太多,“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功课定的多了,就不能做到专心,所以万万不可。

“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来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

他反省了自己过去对弟弟们学业上的要求,只是一味地限制功课,要求弟弟们按课程学习,不管弟弟们的喜好,现在感觉着实有些不妥。所以现在教弟弟一定要做到专才行。

“时文须学《东莱博议》。”“学诗从《中州集》入亦好。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吾之嗜好,于五古则喜读《文选》,于七古则喜读昌黎集,于五律则喜读杜集,七律亦最喜杜诗,而苦不能步趋,故兼读元遗山集。”

这是曾国藩对六弟提出的读书、读诗的建议。从中可以看到他的细心和耐心。

“尔先须过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即不读亦可。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叶,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尔要学诗,先须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

这些是学文、学诗的具体做法。从中不难看出曾国藩治学的严谨,和对弟弟们的殷切希望。

“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惜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曾国藩不但在读诗和学诗方面很有心得,而且对自己的诗才也颇为骄傲,认为自己所作的诗不亚于明朝诗人陈子龙。可见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曾国藩强调在读书学习方面必须要有恒心,尤其要“专一”,这样才能把一本书读透、读精、读深、读懂,这些对我们现在的读书学习也大有裨益。


03学习写字须有恒

“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在练习书法方面,曾国藩强调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有一天的间断,只有长期不停地刻苦练习才能够成为书法家。

“陈季牧最喜谈字,且深思善悟。吾见其寄岱云信,实能知写字之法,可爱可畏。尔可从之切磋。此等好学之友,愈多愈好。”

学习时要多与人交流,相互切磋,可以从中学到别人的许多优点。这样好学的朋友越多越好。

曾国藩所强调的这些学习方法,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必须做到“专一”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