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家书》:明师要博学专长,严格有恒,专心善教

 亦然花开 2020-12-25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选择一个好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西汉学者杨雄曾经感叹道:“师哉,师哉,桐之子命也。”意思是说,老师啊,老师,学生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里。

曾国藩在《致诸弟·择明师以教子侄》中说:“九弟书来坚执不肯,欲余另请明师。”九弟曾国荃坚决反对自己教子侄读书,一定要另外请一位明师。对此曾国藩表示了赞同。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能被称为明师呢?曾国藩提出了自己见解,并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01 明师必须博学

想要成为明师,就必须要博学。

在中国古代,博学是文人们读书时所追求的目标。

所谓“一物不知,儒家之耻”。一个人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开阔学生的眼界,才能够厚积薄发,让学生在学习中吸取足够充足的养分。

事实上,人在学习时眼界的大小,决定了他所能达到的程度的高低,更决定了他将来取得成就的大小。

正所谓“取法乎上者,仅得其中;取法乎中者,仅得其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02 明师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一个明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研究任何学问时,都应该请有专门知识和能力的老师来进行指导。

曾国藩在为子侄挑选老师时,就十分重视老师的专业知识。

“余意中实乏明师可以聘请。日内与霞、次及幕中诸君子熟商,近处惟罗研生兄是我心中佩仰之人。其学问具有本原,于《说文》、音学、舆地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亦皆讲求有年。吾乡通经学古之士,以邹叔绩为最,而研生次之。其世兄现在余幕中,故请其写家信,聘研生至吾乡教读。”

曾国藩想请罗研生来家中教书,就是因为他擅长品读《说文》、音学和地理,而在诗、古文和书法方面也颇有心得。这样的老师,有专有长,正是曾国藩心中所希望的明师。


03 延师当请严而有恒者

曾国藩在《致沅弟·延师当请严而有恒者》中,再次提出了选择老师的原则和标准。

“鼎三明年读书,应请先生。余心中无人,请弟与季酌定。”“芝生不肯就馆,弟请师,当请严而有恒者,又不专好用自己工夫之人,或请省城朋友亦可。此事关系极大,不可草率。省中间有著名善教书者,却不在学问大也。”

曾国藩十分重视教师的选择。在对教师的选择上,他有着自己的标准。

就像在信中提到的那样,他认为好的老师不仅是“严而有恒者,又不专好用自己工夫之人”,还必须是“善教书者”,至于学问大不大反而是最后才需要考虑的。

从此可以看出,曾国藩在选择老师时有四个标准,那就是严格、有恒心、专心、善于教书。

所谓“严师出高徒”,不仅是曾国藩,古人在选择老师时,都很重视老师是否严格。

明代的王守仁就曾经说过,教育中最难的是有严师,教师要求严格,所讲的道理又很权威,这样才能够施行教育。

有恒心和专心也是一个好老师所必备的素质。曾国藩所谓的“专好用自己工夫”的老师,其实是不称职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每天都只想着自己的事,而把教书当作谋生的手段,是不可能教育好学生的。

最后,一个好老师还必须会教学生,即要善教。如果一个老师满腹经纶,但却不擅长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这样的老师即使学问再大,也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

虽然名师未必一定能出高徒,但跟随一个有才华、有品德的老师学习,总会有一定的长进和益处。

有人认为,曾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在曾国藩去世之后还能长期兴盛不衰,与其家族对教育、对老师的重视是分不开的。这一点是非常有道理的。

可见,为后代子孙选择明师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是现在许多人为什么要花很大代价,花费很多功夫,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好的老师,甚至于租房陪读的重要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