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加新传学院教研活动有感

 天地沐春风 2020-12-25

        如今吾国大学共同的显著特征就是“大”,中工两万多学生居然是全省本科高校中规模最小的,若单从办学规模论,全国或许有一千多所本科高校都属于世界一流大学。彰显“大”的同时“学”是否被淡化了呢?

       与20年前我校两千多学生相比,规模整整扩大了10倍,这里不谈大学扩招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一个明显问题是教师队伍扩张的太快,靠时间积累和传帮带形成的很多优良传统中断了。比如说,过去某教研室是10位老教师共同熏陶1位新教师,假以时日新教师入乡随俗。后来变成1位老教师出面组建新教研室,一下子来了10位新教师,即便老教师再以身作则诲人不倦,到底谁会影响谁呢?

       好在教育界的骨干力量还是清醒的,近10年各高校都打出了加强内涵建设的大旗,其实质就是让老教师为新教师补教书育人基本常识的课,教学过程作为一门事关百年育人的艺术,绝不会直接与学历文凭划等号,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仍然行之有效。由于各高校扩张后都搬迁至郊外的新校区,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的教研活动名存实亡,所以内涵建设喊了多年效果并不明显。以前我主政理学院的时候就采取了学院直接组织教研活动的做法,定期组织老教师示范教学和年轻教师试讲,然后大家点评讨论,事实表明这种做法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还是有帮助的。今天下午参加新传学院的教研活动让我感到很亲切,原来他们也是在扎扎实实开展“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活动,每学期都组织观摩教学和教师讲课比赛。

       新传学院属于我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其师资结构和办学设施可能不如那些资深学院,但是这几年发展很快,横向比较在省内高校间有着很不错的口碑,特别是班子和谐、团队年轻有活力,是一个明显的潜力股。这次活动由获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教师先做示范教学,然后有五位教师登台讲课,虽然每个人只有短短的20分钟时间,但也足以表现出他们成熟的教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颇为用心的教学设计。

       这种活动对台上台下的教师都大有帮助,包括身为点评专家的我,比如教师讲课加深了我对音乐和乐器的了解,增强了对新闻采访时提问技巧的把握,尤其是听了“演讲的结构之美”后,梳理明晰了我对演讲的通俗理解,了解了演讲有黄金圈、PREP、时间轴、金字塔等四种常用结构,其实这些知识对每一位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都有用。当然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每位教师可以继续优化改善的环节,也是教研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太大了,教学质量乃至办学实力都体现在二级学院,很多事学校层面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喊喊口号还可以,具体工作还得下面落实。另一方面则是时代发展了,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并不一定会引起以科研为主的新教师的敬佩与模仿,在学校与生活区相隔较远的情况下,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已不具备经常把人留在校园搞活动的实力,这个时候就该二级学院出面了。以教育家的思路办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每一个管理干部都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的共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