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的乐趣要自己寻找

 天地沐春风 2020-12-25

      一个人父母双亡,在其身边没有任何亲戚或同学,也找不到儿时的伙伴与邻居,独自一人过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生活,这个人是不是很可怜?孤儿并非特指幼儿,老年人俗称老小孩儿,失去双亲和伴侣、孩子又不在身边,也是一种孤儿。我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虽然具备了孤苦伶仃的全部客观条件,但是个人生活并不乏快乐,这或许就是年孤儿与年幼孤儿最大的区别。

      只因身体尚健、衣食无虑,在世人习惯性扎堆欢聚的节日里,路人也看不出你的精神感受是否有所寄托有人分享,便可以如壮年一般故作轻松潇洒地在田园或景区留下自己的足迹。一个经济独立身体健康的独居老者,应学会与亲朋好友在不同维度一起创建虚拟大家庭,就像如今的电视电话会议一样,可以把远隔千山万水人们的关注点聚拢在一起,只不过我们不需要视频也不需要音频,聚拢的范围也更加宽广,可以跨越时空与维度,用灵魂感知彼此的存在,用意识交流彼此的心声。即便尊贵如佛祖真主上帝以及远古先哲圣贤,也可用意念邀请聚会。倘若能做到这一步,世上便不会再有真正孤独之人。

      孤独源于内心的自我封闭,意念一到既可将自己与喧嚣的世界隔离开来,虽欢歌笑语在侧而目不见耳不闻。欢乐源于内心的自我突破,需将主观意愿与外在环境相结合而后寻觅共鸣点,也就是内心的欢乐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或者人与自然的交流,说到底快乐自来于彼此的欣赏与分享。思想豁达的老者,观夕阳未必就会伤感,沐朝霞必然身心愉悦,每一幕春色都会补充生命的活力,每一株小草都昭示着自然轮回的祥和。

      岁月的脚步如此匆忙,不知不觉中世人就像融入了小长假八达岭长城上的游客队伍,没有绝对的强迫、也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都在人海中随波逐流,所不同的是,有人轻松祥和、有人郁闷焦躁,快乐与否都是内心的抉择,只不过这种抉择与日常修为密切相关,普通人难以在短时期内自我转换痛苦与快乐的角色。岁月有可能已经让我们的内心伤痕累累,然而也会让我们更加坚强与豁达,赋予我们更多的智慧去寻觅轻松快乐的生活。明天立夏,时光将进入一个新的频谱阶段,让我们在平凡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